題記:解放碑的老虎屁股,指它的高度。50年前,其周邊尚無一座建筑超過它。誰第一個同意超過它的?是錢敏。
錢敏
1
錢敏,1915年生人,籍貫江蘇無錫,1937年投身抗戰洪流,1965年經鄧小平點將調三線建設任副總指揮,1972年調重慶任市委副書記,是繼魯之后的重慶二號人物。
錢敏作風務實,曾給全市各級干部留下良好印象。
他來重慶后,遇到了一個棘手問題。
這就是位于解放碑旁邊的三八商店(今重百大樓股份公司)要改造,高度會超過解放碑,怎么辦?
今人會想,超就超唄,這有啥不好辦的?
好多建筑不是早已超過解放碑好多倍了嗎,但當年,這可不行。
2
1973年夏天,太陽熾烈,按重慶人的話說,叫天氣“熱得咬卵”。
8月初的這天下午,三八商店的負責人傅成均、陳智輝、王德興三人,通過在市委機關的內線朋友引薦,走進市委副書記錢敏的辦公室。
此前,傅等人已數次請示了市委書記魯大東,請求對商店進行徹底改建,但魯死個舅子不批,理由很簡單也很強硬:新建商場超過了解放碑的高度,這決不允許!
解放碑標高多少?27.5米。
一個企業的改造,還需要市領導批嗎?
那是必須的。傅成均稱,在計劃經濟年代,企業所有利潤都要上繳,如果要改造擴建,就得打請示,批準后,“上面撥款下來你才能搞。三八商店因地處解放碑,必須得市領導親自批,才敢動?!?/p>
作為西南地區最大的百貨商場,三八商店的主管部門市第一商業局,從1972年9月起就給上級打緊急請示,強調三八商店是1940年大轟炸后建成的臨時用房,經營三十多年后已成危樓,必須拆除重建,“否則一旦出事,后果不堪設想”。
請示報上去11個月了,仍無回音。
這讓傅成均們急得團團轉:“商店木結構多,好多地方都腐爛了!每天顧客打擁堂,再不改造,會出人命的!”
3
描寫解放碑的文字已經汗牛充棟,我不贅述。
要說的是1949年革故鼎新后,解放碑周邊的建筑物,標高沒一幢超過它。
原因是當時市里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即凡是解放碑周邊的新建樓宇,高度不能超過它:1954年三八商店第一次改造時沒超過,群林市場、市美術公司、市工藝美術公司、長江文具店等改造,也不敢超過。
畢竟,解放碑太神圣了——
抗戰勝利后國民政府修建它,使之成為整個亞洲戰場唯一的抗戰勝利紀功碑;
解放初期,二野司令員劉伯承將它改為人民解放紀念碑。
歷史功勛擺在那里,誰敢動?
魯大東進軍大西南時是師政委,劉伯承手下戰將,無論是出于對老首長的尊重、還是他本人對解放碑的情感認同,他都不允許任何建筑超過它。
這是條“紅線”。
因此,三八商店要改造,只能在地基紅線內。
地基紅線有多大?約2000平方米。
而商店要想擴大營業面積,只能向高度要空間,但高度像老虎屁股摸球不得,咋整?
雖說在幾代重慶市民記憶里,“三八商店”是商品齊全、服務周到的代名詞,但它最致命的缺陷卻是兩個字——
危樓!
4
要說呢,魯大東也清楚危樓這個事實,可他同樣也兩難:在尊重劉帥和尊重客觀事實面前,該怎么取舍呢?
進一步說,如果劉伯承元帥能知曉此事,他肯定會批準的。畢竟,元帥愛兵如子、敬民如父,怎能忍看危情如累卵?
但三八商店的負責人,是沒法上達“天聽”的。
傅成均等只能見到比自己職務高的,就訴苦衷,“商店真要出了事,不但有政治影響,還有國際影響??!”
政治影響可以理解,“國際影響”亦非危言聳聽:
當時經周恩來總理批準,國家計委把引進的大型化工企業定點在重慶長壽,即四川維尼綸廠,簡稱“川維”——這是70年代國家在渝投資的最大項目,援建專家來自法國和日本,有幾百號人,不少專家逢周末或節假日,就要帶家屬專程來解放碑逛三八商店,若出事,如何了得?
5
這天,內線朋友打來電話說,“魯書記去北京開會了,你們要不要找錢副書記碰碰運氣?”
那天在市委2號樓,錢敏認真審看完改建圖紙后,抬頭輕輕一笑:“是不是超高了呀?”
傅成均腦殼嗡地一響,要壞事!只能硬著頭皮接話道,“也就超了那么一點點,商店畢竟要發展呀,請錢書記能夠體諒。”
錢敏仍笑瞇瞇的。王德興大起膽子補了一句:“錢書記,要是再不改造,恐怕真要出大事喲!”
屋內沉靜了一會兒,就見錢敏掏出筆,簽了字。
多年后憶及往事,傅成均仍感慨萬千——
以錢敏的宦海沉浮和閱人無數,他難道不知道超高的利害關系嗎?難道不知道這樣處理可能會與魯產生矛盾嗎?
他啥都明白,但他堅持了共產黨人最根本的四個字:
實事求是。
6
傅成均三人直到走出市委大院,才敢撫掌大笑:“這下,商店有救了!”
回到店里,他們立即召開動員大會,要求立即停業,立即拆除舊店。問為啥這么急,傅成均笑稱,“怕夜長夢多嘛,咱們先把生米煮成熟飯再說!”
說干就干:8月,商店整體拆除;11月,市一建公司進場;1974年12月新大樓主體完工,高5層,超過解放碑10余米,建筑面積達7800平方米,總投資144萬元,是當時西南地區最大的百貨商場。
期間,三八商店正式更名為重慶百貨商店。
新商店的開張轟動一時,重慶日報專門作了報道,稱“這是山城400萬人民的一大喜事!”
最讓傅成均們擔心的事并沒發生。這期間,魯大東仍是市委書記,他也知道既然企業要發展,那就從善如流吧!
1977年,魯調四川省任職,錢升任市委書記;
而就在這一年,重慶決定在市中區連接南岸的石板坡處,規劃修建主城第一座長江公路大橋,按當時的財稅體制,重慶財力無力承擔,但錢敏態度很堅決:必須修!
錢敏主持修建的重慶第一座長江公路大橋
世間很多事,動起來才有希望。
大橋于1977年11月26日動工,1981年1月26日通車。其間,有多少市民去橋梁工地參加義務勞動?。∵@對重慶人來說,是一座情感之橋。
1978年,錢調北京第四機械工業部任部長。臨行前夜,他讓小車司機獨自載著他在城區轉了一大圈。
這位內心豐富的江南才子,以這種方式與沸騰的山城作最后的告別。
當小車從臨江門經過重百商場時,他讓司機開慢點,司機問:“錢書記,你要不要去一趟商場?”錢敏注視著燈火輝煌的店堂和進進出出的人流,笑了笑,“不打擾他們了,走吧”……
今天的解放碑,坐落在高樓的深谷里
今天的解放碑,成就了商品和美女的聚集
7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今天的解放碑周邊早已高樓連云,即便是幾番改建后的重百大樓,面對更高大的樓宇,也只能是小弟了。
解放碑本身雖置身高樓谷底,但它的精神內涵,仍然雄健——半個世紀前那些破冰吃螃蟹的人,大多已離開人世,包括錢敏書記,誰還記得他們?
文字是沒法立碑的,只有史實,會銘刻心底。
孔子說,仁者壽。錢敏活了101歲,高壽者,心系生民慈悲,仁為德。
今天,我寫下這些文字,以致敬錢敏書記和重百的前輩們——他們是創新者,他們從不說“擔當”二字(當年也沒這個詞),但他們有真正的擔當:憋足一口氣、扭成一股繩、做成一件事!
這就叫真正的男人!
有的人外表雖像男人,卻心胸險惡,自己先撈飽了再說,哪管他人瓦上結霜、門前長草!
是以,我們不能不懷念當年人際關系的干凈、單純、陽光——
不送禮,不請客,不敬酒,也不卑躬屈膝,干群間自然就有了一種情到深處的融洽與溫馨——還有啥事干不成呢?
是以,事業豈有不栽之理?
這世間,有些事可以遺忘;
有些事,可以長久念記;
有些情感和擔當,經過時間的發酵,仍散發著溫暖人心的光亮和力量——當一個人與一群人想到了一起,便成就了這座城市舊貌改觀的濫觴……
今天,很多人還在尋找這樣的光亮和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