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什么東西的巨大能與它相提并論。
宇宙大尺度結構模擬。Zarija Lukic / MIT
宇宙中存在著許多龐然大物。那些由星系依靠引力連接而成的超級結構,小的稱星系團,大的則為超星系團。
我們所在的銀河系隸屬于“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寬度達到了5億光年。但和那些隱藏在深空中的真正巨物相比,卻又是小巫見大巫。
已知宇宙中最大的物質結構之一是傳說中的“武仙-北冕座超星系團”,又稱“武仙-北冕座巨壁”或“武仙-北冕座長城”。它由一系列星系和星系際物質構成,是宇宙大尺度蛛網結構纖維的一部分。但它的存在卻是一個理論無法解釋的謎。
“武仙-北冕座超星系團”位于武仙座和北冕座之間。但實際上又并不局限于此——它在天球上可以從牧夫座一直延伸到雙子座。
2014年,科學家首次發(fā)現(xiàn)了這一結構。而最近,同一批科學家,在研究了542個伽馬射線暴后,實現(xiàn)了對該超星系團更為精確的測量。結果發(fā)現(xiàn),它比人們之前認為的更加巨大。
研究結果顯示,這個超星系團的徑向范圍比之前的計算結果更廣。
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雖然這個超星系團的遠端難以確認,但是某些距離地球較近的伽馬射線暴也隸屬于這個巨型結構,表明這個超星系團的近端比原先人們認為的更靠近地球。
這一發(fā)現(xiàn)讓人感到困惑。因為武仙-北冕座超星系團,已然是一個不可思議的龐然大物。而它的存在,本來就是與宇宙學基本原理相矛盾的。
當前通行的宇宙學原理認為,宇宙在大尺度上應當具有同質性和各向同性——也就是說,無論是在宇宙的哪個方向上,物質的分布在大尺度上都應當是相同的。
根據這一前提,任何大于12億光年的宇宙結構,都不足以在138億年(宇宙的年齡)內形成。
但距離地球100億光年的武仙-北冕座超星系團寬度卻超過了100億光年(沿著其最長邊可以排列94000個銀河系),占整個可觀測宇宙寬度的大約10%;深度超過72億光年;厚度也在10億光年以上。
伽馬暴觀測結果還顯示,北天球的伽馬暴發(fā)生頻率要遠高于南天球。這既是這個超星系團存在的證據,同時也暗示物質在宇宙中的分布可能并沒有那么均質。
它是宇宙學家面臨的一個巨大挑戰(zhàn)。
參考
Scanning the Universe for Large-Scale Structures using Gamma-Ray Bursts
https://arxiv.org/abs/2504.0535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