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臨沂市瑯琊書房?雕塑園館內,讀者正安靜圍坐在桌前聚精會神地閱讀,他們周圍布滿各式各樣的植物,陽光透過大玻璃窗灑落在書頁間和植物葉片上,場面靜謐而美好。這是臨沂首家生態圖書館,館內紙質圖書近8000冊,同時擁有來自世界各地植物種類超300種,讓讀者仿佛置身于植物王國與知識殿堂相融合的奇妙空間里。
近年來,我省各地推進全民閱讀,打造各具特色的書店和公共閱讀空間。臨沂打造“瑯琊書房”閱讀新空間,去年以來累計建成瑯琊書房近60處,今年以來依托書店、繪本館、景區、民宿、飯店等社會主體創新打造“瑯琊書房·悅讀驛站”110余處。淄博探索“城市書房+”多元運營模式,已建成開放海岱樓鐘書閣、紫園、福園、孝婦河濕地公園等51家城市書房,累計接待讀者數量超850萬人次。
截至2024年12月底,山東省城鄉書房963個,其總面積約為21.37萬平方米,總藏書量約457萬冊。
“城鄉書房與傳統圖書館分館、流通站相比特色更加鮮明,大都位于公共服務的重點區域,依托原有的書店、景區、酒店、公園建設,形成完整的服務鏈,方便市民參與。” 山東省圖書館業務輔導部主任王彬告訴記者,近年來,各地將城市書房打造成城市文化展示的窗口,把城市書房嵌入旅游景區,以文塑旅,同時加強活動策劃和數字技術應用,推動公共文化建設與旅游產業發展相融合。
“目前城鄉書房選址主要位于城區臨街區域,而面向縣級以下社區服務中心、文化廣場、公園等還存在書房建設盲區。”王彬坦言。為解決鄉村社區居民文化活動空間匱乏、閱讀資源分散等問題,德州市德城區以建設鄉村書房為突破口,探索公共文化服務新路徑。
“我們充分利用社區閑置用房,完成書房場地改造與設備配置。設置閱讀區、兒童繪本區、電子閱覽區、文化活動區等功能分區,配備紙質圖書5000余冊。”德城區運河五四社區書房負責人介紹,“自書房開放以來,累計舉辦各類活動200余場次,參與者2萬余人次,彌補了鄉村社區公共文化服務短板。”
(大眾新聞記者 唐曉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