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黃帝內經》的知識理論思想出發,現代人白發增多且年輕化,主要有以下原因:
1. 情志失調思想壓力大:《黃帝內經》云“愁憂者,氣閉塞而不行”。現代社會節奏快,人們面臨工作、學習等多方面壓力,長期緊張、焦慮、憂愁,導致氣機不暢,氣血運行受阻。頭發依賴氣血滋養,氣血不暢則無法充分濡養頭發,致使白發出現。
2. 情志失調情緒過激:《黃帝內經》提出“怒傷肝”“恐傷腎” ,情緒過激會損傷臟腑。長期憤怒、抑郁影響肝臟疏泄,導致肝郁氣滯、氣血失調;過度恐懼傷腎,腎藏精、其華在發,腎精不足頭發失養,引發白發。
3. 飲食不節過食辛辣油膩:《黃帝內經》倡導清淡飲食,指出“膏粱之變,足生大丁”。當下人們常吃辛辣、油膩、甜膩食物,易滋生濕熱,阻礙脾胃運化。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其功能受損則氣血生化不足,頭發得不到充足滋養,進而變白。
4. 飲食不節營養不均衡:《黃帝內經》強調“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 。現代人存在挑食、偏食現象,營養攝入不全面,缺乏維生素B族、銅、鋅等與頭發生長相關營養素,影響黑色素合成,促使白發產生。
5. 起居無常熬夜:《黃帝內經》主張順應晝夜陰陽變化,“法于陰陽,和于術數” ,夜晚應早睡養陰氣。但現代人熬夜普遍,長期熬夜損傷陰氣,造成肝腎陰虛。肝藏血、腎藏精,精血同源,肝腎陰虛則精血無法上榮于頭,頭發變白。
6. 起居無常缺乏運動:《黃帝內經》提及“久臥傷氣,久坐傷肉” ,現代人久坐少動,導致氣血運行不暢,新陳代謝減緩。氣血不暢無法將營養輸送到頭發,影響頭發生長,引發白發。
7. 外感邪氣環境污染:《黃帝內經》指出“虛邪賊風,避之有時” 。當下環境污染嚴重,如空氣污染、水污染、紫外線輻射等。外界邪氣侵襲人體,影響氣血運行和臟腑功能,人體防御下降,氣血失調,頭發失養變白。
8. 外感邪氣氣候變化:氣候變化無常,若不及時增減衣物,人體易受風寒、風熱等邪氣侵襲。風寒侵襲頭部,使頭部經絡氣血凝滯,影響頭發營養供應;風熱易傷陰血,導致頭發失潤變白。
9. 違背自然規律:《黃帝內經》強調人體與自然統一,應順應四時變化。但現代人生活常違背自然規律,如夏季貪涼飲冷、冬季衣著單薄,破壞人體陰陽平衡,影響氣血和臟腑功能,對頭發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10. 過度勞累:長期過度勞累,無論是體力還是腦力,都會損耗人體正氣。《黃帝內經》認為正氣虧虛,身體易出現各種問題。過度勞累使氣血耗傷,肝腎等臟腑功能受損,無法為頭發提供充足滋養,致使白發早生。
11. 房事不節:《黃帝內經》提倡節欲保精,若房事過度,會損傷腎精。腎為先天之本,腎精不足則無法滋養頭發,導致頭發早白、脫落等問題。
12. 濫用藥物:現代社會藥物種類繁多,部分人因不合理用藥或濫用保健品,損傷脾胃、肝腎等臟腑功能。藥物的副作用影響氣血運行和身體的正常代謝,干擾頭發的生長環境,進而引發白發。
13. 先天稟賦不足:根據《黃帝內經》理論,人的先天稟賦對健康有重要影響。部分人先天腎精不足,從出生就存在頭發易白的潛在因素,隨著年齡增長,在外界因素影響下,白發問題會更早、更明顯地表現出來。
14. 缺乏精神調養:《黃帝內經》重視精神對健康的作用,若只注重物質生活,忽視精神調養,長期精神空虛、缺乏內心的寧靜與滿足,會影響臟腑功能和氣血運行,導致頭發營養供應不足,出現白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