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部分自我在書籍中得以安放,書籍本身,也有自己的容身之所。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我們收集來了16個網友的“書架”。
這些“書籍的小窩”有壯觀繁茂的,也有讓人忍不住笑出聲的。花架、鞋架、酒箱、衣柜……無數你以為離書很遠的東西,其實都能和書有關。
有的書架和床長在了一起,有的書架就長在辦公桌上。有人把一張巨大的電子書架貼在了卷簾上,有人用全封閉的書架,把書保護了一層又一層。
再狹窄的空間,人們也能憑著心之所向,為自己的書“創造”出一小片天地。
就像書有千萬種讀法,書架也有千萬種模樣。在世界的某個小角落里,各種各樣的“書架”承載著書籍,也收納著我們的生活。
你的書架長什么樣?你對書架有哪些想象?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我們將挑選3位朋友,各送出編輯部精選的圖書盲盒一份。
我的 書架是我小時候爬過的樹
@宗詩
我的父親是一個動手能力很強的人,他會用撿到的樹枝做毛筆架,衣架;會用樹樁做板凳、做茶臺;會用樹根做擺件,做茶臺。
我和爸爸擔心買來的書架無法承受太多厚重的書,所以就有了用樹做一個書架的想法。
這個書架不僅僅是一個普通的書架,更是我們家的一個情感寄托。
它是由是兩棵遼伏蘋果樹做立柱,一棵榆樹解成四塊木板,運用榫卯工藝制成的。而這兩棵蘋果樹是老家果園長了二十年的老家伙,榆樹也是老家小院門口的標志性樹木。
簡簡單單的三棵樹,承載著我們一家對于老家的回憶,每次摸到它,都仿佛跨越時空回到了那段在果園里爬樹蕩秋千的日子里…
花架、鞋架,都成了書架
@無敵臘狗
我從小學五年級開始就住在這個房間。
圖片里面最大的書架,是六年前淘寶不到一百塊錢買的,旁邊還有很多小書架,是親戚不要的閑置家具,或者家里不要的花架、鞋架,在價格的樸素中透露著生命不能承受的重量,可能還有點安全隱患。
我的書架上,除了成功學,基本上什么種類都有。看似繁雜,但我自己可以立馬找到自己想要的書。
卷簾上的書架
@野斑馬
我喜歡讀科幻,也漸漸培養起來讀原版的習慣,后來偶然想到,可以把自己讀過的電子書合成為書架秀。
簡單來說,就是把自己讀過的電子書收集起來,ps成書架圖片。合成這些圖片其實非常費勁,生成虛擬書架并沒有現成的工具,連書籍尺寸和書脊圖片都很難查。
搬進新家后,客廳陽臺需要做一幅近三米寬的卷簾,我就把之前合成的書架文件稍加整理,做成了1:1的全尺寸書架圖片,我擺了一本真書作尺寸對比,完全一樣。
紅酒味書架
@Saazhops
紅酒箱壘的書架,書香與酒香混合^ - ^
書架長到了床上
@五月阿隆
家中有將近5000本書,實在放不下,所以想到了把書放到床上。橫著放要比豎著放更省空間,睡覺也比較安穩,不會踹到書。
后來到北京工作,小出租屋里面也有將近2000本書,主要是哲學類、歷史類、人類學、社會學類。我每年的閱讀量在130本左右,多的時候能讀160本。
一直期待以后能買個大房子,大房子里放很多書架,把我和我女友的書都放上去(女友喜歡看文學類書籍,我們兩個的書都不重復)。
希望最后能擁有一個像翁貝托·埃科那樣的私人圖書館。
裝滿繪本的書架
@靜
有孩子后,我愛上了童書。家里各種各樣的繪本越堆越多,絕大部分其實是我的讀物,小孩唯愛植物大戰僵尸。
搬家的時候,書裝了整整30箱,還沒收拾完。當初絕對想不到,舍不得這個繪本書架的不是小孩,而是我!
把書放進衣柜里
@迷路
我把家里的閣樓客廳隔成了房間,書架和衣柜背靠背共同組成了房間對外的一堵墻。衣柜朝內,書架朝外,是專門請木工做的一組柜子。
書架上的書,以文學為主,以國別為一級、作者為二級分類擺放。
我從前在書店上過班,對書籍的打理和保存比較在意,所以選擇了不透明木門書架,防潮、防曬、防灰,好打理。書架里的部分書籍,還有封口袋。
選擇封閉書柜的另一個原因,是不喜歡被人看到我喜歡讀什么書(我看的書一定程度上代表著我的性格、我的組成部分、我的內心,不想被人窺視),有些珍貴的書也怕被不愛惜書的親戚朋友拿走,所以不太愿意對外展示藏書。
透明書架
@小狗學生
我的書架是一個透明的亞克力箱子,方便搬運、不容易落灰,去實驗室、去圖書館都可以提著,隨手放也沒關系。
我喜歡一切都干干凈凈、清清爽爽。
可以“變身”的書架
@家有旺仔
自己調色、自己做了個實木書架。這個書架可以隨意調節間距,適合放大小不一的書。
每次圣誕節,書架都會“變身”一次,書堆成圣誕樹、書架上放禮物飾品,和我們一起過節。
地下室的書窩
@小奶鍋燉魚
向往擁有一個“滿墻書架、滿眼是書”的家已經很多年了。
為了實現這個想法,我特意選了這個有地下室的房子,因為書籍不適合長期暴露在陽光之下(當然也是因為當時買不起200平的大平層放書)。
這是一個幾十平的集收藏和閱讀于一體的地下閱覽室,在閱覽室的斜對面還有的小小的隔層書房,可以看書也可以寫字畫畫。另外,這個區域還有個未完工的階梯閱讀區,那邊也可以看書。
我看書就是隨時隨處,興致來了就站在書架旁邊也能看一會兒,因此閱讀的區域會距離書架很近。
我對這個閱覽室的構想還有很多,也在一點點慢慢實現著。
宿舍書墻
@流惜子
我是北京大學歷史學系的在讀博士生,宿舍相當狹窄,按理說是放不了多少書的。
我盡我所能地安插下了三個大書柜,把床拉出一點,靠墻放置了兩個頂到天花板的書柜,又在和室友的床之間放置了一個。
我很喜歡定期整理藏書,把他們都取下來,再放置一遍,看到自己堆到天花板上的一面墻滿滿的藏書,我就覺得很有成就感很幸福。
還有一點很自豪,我宿舍的書柜都是我自己組裝的,畢竟網上的書柜買來了都是拆開的木板,我又不能請師傅入校。從讀本科到現在,前前后后組裝了有十來個書柜,都成合格的木工師傅了(笑)。
臥室飄窗的小書架
@小師妹
我的大部分閱讀都是在臥室在床上進行的。
臥室有個角落,隱蔽在窗簾后面,太陽曬不到,塞進去個柜子,放我喜歡的常讀的和近期在讀的書,簡直完美。
還沒擁有自己的房子的時候,我就幻想好我的書房應該是什么樣子了,可真擁有后,我卻發現,滿墻書柜是很好看,可不適合懶人。
小書架好打理,也好更新。書架小了,藏書量就有限,要適時舍棄一些不常讀不想讀的書。
每次更新書架,我都有種洗澡換新衣的感覺,很輕松很快樂,偶爾會有猶豫和不舍,可更新完畢后會更加興奮。
班味書架
@小貓老師
工作了兩年,沒想到最常用的書架是辦公桌上的這個東西。里面是教案、教學書,還有學生借給我的他們愛看的書。
班味浸透了書架,也浸透了我的生活。
可復制的桌上書架
@脆皮蛋餅
我在宿舍的小桌子上造了個書架。快遞送來一堆木板,被我動手組裝得很漂亮,給足了安全感。
朋友看到后都想要同款,于是跑去她們宿舍,哼哧哼哧組裝了一個又一個。這個小書架,成了“可復制”的閱讀角。
媽媽的書架是我的萬花筒
@王咖喱囖
媽媽的書柜上下六層,還分內外兩排,這里面的書,我到現在也沒有讀完過。
媽媽的書柜里什么經典的、奇特的、花里胡哨的書都有。
許多書都是很老的書了,紙已經變得很薄,微微透著油墨,字很小,封面是老式的插畫。
小時候的我總在媽媽的書柜前長久地逗留。
后來的中學時代,我為了班里被男生欺負的女同學站出來講過話,為了不合理的規章而號召全班一起去提意見。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小時候仔細讀過的武俠好像也留下了一些什么蓬勃有力的東西在我的生命里。
從小到大,我在媽媽的書柜里看過許多個世界。
少女時代的她把許多夢想、青春、幻想、熱愛都放在這兩座大大的書柜里,許多書被放在最里面,她很少再翻起,但被我不嫌麻煩地偷偷翻出來過很多次。
那些東西以萬花筒的形態變成我最初望向世界的窗戶,善惡是非,情愛糾葛,關于自由,關于人生,關于瑰麗的想象,奇幻的冒險。
關于那個坐在家里客廳的大窗臺上,低頭看書,轉頭看雪,六歲的小小的我。
書架長在工位上
@鳳凰網讀書
編輯部的書架,長在工位上。
我們決定讓每天收到的書籍流動起來,做成圖書盲盒送給讀者。盲盒里的書會有九成新的、拆封過的,但每本都是編輯部嚴選。
之后,「鳳凰讀書盲盒」將隨機掉落,記得看看每條推文的評論區。
閱讀愉快!
編輯 | 草草,土豆苗
頭圖 | 《何時是讀書天》
主編 | 魏冰心
知識 | 思想 鳳 凰 讀 書文學 | 趣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