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提供智能聽書機等高科技硬件外,廣圖還通過志愿服務讓視障者體驗到閱讀的每一個細節
走進廣州圖書館西門,地上一條清晰的黃色視障導引線和一條盲道,明了地通往視障人士服務區。4月23日是第30個世界讀書日。日前,新快報記者走訪了廣州圖書館視障人士服務區,通過了解視障服務區內的設備,跟隨視障志愿者制作盲文書籍導引活動,同場體驗影像閱讀推廣活動,感受視障人士暢享書海的點滴。
800臺智能聽書機
有500臺在外借
黃色視障導引線和盲道,貫穿了整個圖書館的視障人士服務區,為視障讀者提供了明確的行走指引。順著導引線,新快報記者走進視障人士閱讀區。
閱讀區的左邊是工作人員的崗位,視障人士可以在這里咨詢或借閱書籍和智能聽書機,旁邊是配備有視障閱讀軟件的電腦區域。再往里走,書架上放置著5000冊左右的盲文圖書;低視力或者色度感應有障礙的讀者在視障輔助閱讀器上,通過放大倍數、調節色差等操作來閱讀書本。值得一提的是,書架上配備固定的盲文標簽,視障讀者不僅可以快速定位館藏類別,而且能獨立找到所需盲文書刊的所在處。
閱讀區里最顯眼的要數那臺無障礙閱讀一體機。這是一臺搭載了讀屏軟件和盲文點顯器的電腦,視障讀者不僅可以通過這臺電腦上網沖浪、電子閱讀,還能作曲和編程……
除了這些,廣州圖書館還準備了800臺智能聽書機。據廣州圖書館的工作人員介紹,現在有500臺在外借中。讀者只需要辦理讀者證就可以將聽書機借走,一次可以借用半年,還可續借半年。更人性化的是,如果需要續借,視障讀者無需親自到館,只需打個電話即可完成續借;如果忘了打電話,館員也會主動幫忙在后臺操作續借。
封面加盲文貼紙
入選全國優秀案例
新快報記者留意到,盲文圖書都是相當有分量的“大部頭”。為了解決拿放不便的“硬傷”,廣州圖書館的工作人員想出了在盲文書上貼上盲文貼紙的方法。
“以前,視障人士想看書,要把每一本都從書架上拿下來,翻開封面,用手觸摸上面的盲文,才能知道書名。如果不是自己想要的書,還要摸索著把書放回去。”廣州圖書館視障人士服務區主管陸秋潔指著盲文書上的盲文貼紙介紹道,“幾年前,我們同事決定自己改造這些書。我們買來了盲文寫字本,一個一個地把書名釘在紙上,測試了書籍的不同位置,最終決定把盲文紙貼在書的封面上,這樣子,大家要找書時,把書稍微抽出來一點,就可以摸到上面的盲文,判斷是不是自己想要的書籍。”
據介紹,以前沒有盲文打印機的時候,他們都是自己買寫字板,把盲文書籍的書名一個一個釘出來,再貼到封面上去。2023年,廣州圖書館實施的《盲文書刊穿點“衣”暢游書海》項目更是入選了《2022—2023全國無障礙環境建設優秀典型案例》,成為了唯一入選的圖書館案例。
而購入盲文打印機后,這項工作就變得相對簡單起來。在廣州圖書館九樓的辦公室內,工作人員蔡東愷將厚厚的盲文紙放入打印機的紙槽中,在連接的電腦上打開漢盲雙向翻譯平臺,輸入需要打印的文字內容,軟件迅速將普通文字轉換為盲文格式,屏幕上顯示出由點陣組成的特殊字符。不一會兒,紙上就印滿了凸起的盲文點。
雙向奔赴
視障學生志愿者化身“圖書醫生”
為了更好地打造視障人士服務區,視障志愿者和廣州圖書館實現了“雙向奔赴”。2024年11月,廣州市啟明學校與廣州圖書館共建校外實踐基地,共同開展“指讀書海”志愿服務項目。他們以在架近1000冊通用盲文版圖書為目標,為其制作便于摸讀的封面盲文標簽。首批30名視障學生和家長志愿者在去年11月9日成功為292本盲文圖書制作了標簽。
4月19日,第二批二十多名來自啟明學校的視障學生和家長志愿者再次在廣州圖書館忙碌了一天。當天上午8時30分,師生和家長們就從鐘落潭的學校出發,最小的學生曾雅婷,今年上五年級。
■4月19日,二十多名啟明學校的視障學生和家長志愿者在廣州圖書館為盲文書籍制作封面貼紙。
在廣州市啟明學校少先隊大隊輔導員時琴老師的指導下,視障學生發揮所長,將特制的膠紙放進盲文寫字板。“鋼筆”戳寫盲文標簽:第一行寫盲文版本、第二行寫書名、第三行寫作者。視障學生制作出來的標簽,老師檢查無誤后,就可以撕開膠條貼到書籍封面左側。
膠紙很硬,寫起盲文來有些困難,但同學們仍舊干勁十足,熱情滿滿。初三學生范鳳媚當天上午一口氣就做了7本書的標簽。結束服務后,她不好意思地打開了手掌,揉了揉發紅的掌心。“今年的膠紙有點硬,但是我還是堅持下來了。”在她旁邊,是初三級的劉森林。儼然成了“熟手技工”的他,在其他人都停下手后,仍然不停地“尋找”可以制作標簽的膠紙。曾雅婷制作標簽后,不忘給出建議:“這次的膠紙太窄了,有些寫完了書名就寫不下作者,拆裝膠紙也增加了時間,建議館方下次提供寬一點的材料。”這些視障學生,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為無障礙服務賦能。
“盲文書籍的盲點會隨著摸讀次數的增加而損耗,一旦點位塌陷,就會導致閱讀內容出錯。”時琴介紹。為此,視障學生的志愿服務內容還包括為盲文書籍進行“體檢治療”,檢查盲點塌陷情況,并做好標記以便圖書館進行維護。“這個項目讓視障學生將日常學習和課外閱讀與服務社會相結合,培養了他們的自信、自立和自強品質,同時也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時琴說。
將無障礙進行到底
口述電影讓視障讀者感受電影魅力
在廣州圖書館,口述電影是深受視障讀者喜愛的影像閱讀推廣活動。4月13日上午,廣州圖書館聯合“心聆感影”項目團隊舉辦了第103場無障礙觀影活動——口述電影《朱同在三年級丟失了超能力》。來自廣州青年志愿者協會助殘服務總隊“心聆感影”項目的口述員尚燕穗、李嘉瑤、何錦雯,用他們的聲音為視障讀者帶來了一場充滿想象力和奇幻色彩的銀幕體驗之旅。
“電影里有一個場景,朱同在操場上奔跑,他的笑容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口述員尚燕穗詳細地描述著電影的畫面,讓視障讀者能夠通過聲音感受到電影中的每一個細節。視障讀者們專注地聽著,雖然無法用眼睛看到畫面,但通過口述員的描述,仿佛置身于電影的世界中。
據了解,廣州圖書館的口述電影活動不僅局限于館內,還延伸到了館外。4月10日,館員和華南農業大學外國語學院志愿者來到荔灣區西村街道的“和光閱讀館”,為附近居住的視障者帶來粵語口述電影《和平飯店》;4月20日,在寰映影城天河環貿天地店的支持下,廣州圖書館攜手星辰社舉辦了“大愛有聲進影院”之《不說話的愛》融合觀影活動。新快報記者了解到,這次活動不僅招募了30名視障讀者,還邀請了來自廣州市啟聰學校的50名聽障學生免費觀影。通過手語解說與口述影像的協同配合,打破了感官界限,讓視障和聽障人士都能享受到電影的魅力。
■采寫:新快報記者 許婉婕 李佳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