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今年會重現2009年的“貨幣寬松盛宴”?央行用連續六個月的“按兵不動”,給所有人潑了一盆冷水!4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最新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別為3.45%和4.2%,連續第六個月保持不變
翻開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那句時隔15年重現的“靈活適度”,曾讓無數投資者熱血沸騰——要知道,上一次出現這個表述,正是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后的“救市時刻”,隨后伴隨的是連續降準降息、信貸井噴式增長。市場普遍押注,今年貨幣政策將重回“大水漫灌”模式,甚至有機構預測降準降息頻次將創歷史新高!
但現實卻狠狠打了所有人的臉。自2023年10月以來,LPR再未下調分毫,央行也遲遲未祭出降準大招。對比過去四年12次降準+多次降息的密集寬松節奏,今年的貨幣政策突然畫風突變,變得異常“保守”。一位從業10年的資深交易員感慨:“我準備了全套寬松預案,結果等來的是‘政策真空’,這波操作太出乎意料!”
政策定力背后,藏著兩大棘手難題。首先是外部環境的“拖后腿”:原本市場指望“等美聯儲降息后,國內同步寬松”,但美聯儲最新表態潑來冷水——2024年可能僅降息一次,甚至“按兵不動”!這意味著,國內政策的“寬松窗口”被無限推遲,有經濟學家直言:“等美聯儲,怕是要等到黃花菜都涼了!”
其次是匯率保衛戰的隱憂。盡管有人反駁“匯率貶值壓力是老觀點”,但現實數據不容忽視:2023年四季度,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一度跌破7.3關口,資本外流風險若與寬松政策疊加,可能引發金融市場震蕩。在“穩匯率”和“穩增長”的天平上,決策層顯然選擇了更謹慎的打法。
更扎心的是,即便未來央行出手,寬松空間也所剩無幾。目前1年期LPR較2019年高點已下降1.1個百分點,5年期LPR更是跌到4.2%的歷史低位,房貸利率早已跌破“4時代”。某頭部券商分析師直言:“現在就算降準0.5個百分點,釋放的流動性效果也遠不及2015年,邊際效應已經弱到極致!”
政策轉向的蝴蝶效應正在顯現:銀行股逆勢上漲,反映市場對“低息環境終結”的預期;而房地產企業卻急得跳腳——原本指望降息降低融資成本,如今只能“望洋興嘆”。
最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是政策表述與行動的“反差”。政府工作報告重提“靈活適度”,本被解讀為“大開寬松之門”,如今看來,這里的“靈活”或許更強調“精準調控”而非“大水漫灌”。正如一位經濟學者所言:“決策層已經意識到,單純靠印鈔救市,解決不了當前的結構性矛盾!”
這場政策預期與現實的激烈碰撞,究竟誰能笑到最后?當所有人都在等“寬松大招”時,央行卻用“按兵不動”給出了答案。接下來的金融市場,注定比想象中更驚心動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