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法者,治之端也。
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黨的歷史上首次召開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將習近平法治思想明確為全面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時代為什么實行全面依法治國、怎樣實行全面依法治國等一系列重大問題。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本刊特開設專欄,以此作為展現人民法院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窗口。
本期特推出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黃海龍特稿。
文 | 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
黨組書記、院長 黃海龍
執法辦案是人民法院履職的基本方式,是司法活動的主要載體。據《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2024年全國法院共收案4601.8萬件,結案4541.9萬件。在新時代新征程面對繁重的辦案任務,人民法院要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緊緊圍繞“公正與效率”永恒主題,始終把“公正高效辦理每一個案件”作為履職辦案的基本價值取向,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一、
“公正高效辦理每一個案件”的重要意義
“公正高效辦理每一個案件”,不是純粹的理論問題,而是具體的實踐要求,是統籌司法工作的政治責任、法治責任和審判責任的重要抓手。
從政治責任看,“公正高效辦理每一個案件”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公正司法重要論述的實踐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時就深刻指出:“人民群眾看我們黨、看我們的政權,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看我們法院、檢察院辦案是否公正、高效,有無貪贓枉法。不要忽視一個微小的案件,一個人一生很可能只接觸一件案件、進一次法院,但會影響一個人對整個司法機關的認識,影響黨和政府的形象。”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嚴格執法、公正司法、高效司法、廉潔司法等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論述,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內容,為人民法院司法工作作出了科學指引,提供了重要遵循。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公平正義是司法的靈魂和生命”,反復強調“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要求“所有司法機關都要緊緊圍繞這個目標來改進工作”。堅持嚴格公正司法,“公正高效辦理每一個案件”,是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內在要求,是做實為人民司法、實現“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厚植黨的執政根基的必然要求,也是“從政治上看、從法治上辦”政治責任的具體化、實踐化。
從法治責任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依法治國,必須緊緊圍繞保障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來進行”。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張軍強調,“公正與效率”是司法工作永恒的主題,“公正高效辦理每一個案件”是做實“公正與效率”工作主題的應有之義。執法司法公正高效權威才能真正發揮好法治在國家治理中的效能。如果沒有每一個案件的公正高效,司法維護公平正義就成為空中樓閣。“公正高效辦理每一個案件”,著眼于辦案中實體公正、程序規范,體現辦案質量優、效率高、效果佳,通過一個個案件的公正高效形成司法整體公正,更好維護公平正義,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人民群眾對公正的感知,體現在辦理的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隨著我國依法治國全面推進,人民群眾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提出了更豐富內涵、更高水平的需求,司法機關必須緊扣“公正與效率”辦好每一個案件,回應新時代人民群眾對司法的新期待。
從審判責任看,“辦案”是憲法法律賦予人民法院的基本職責任務,這是人民法院的“責任田”、主責主業。人民群眾評價法院工作,主要就是看案件辦得好不好。今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法委書記陳文清到廣西調研時強調,每一個錯案對當事人都是百分之百的傷害,要努力做到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用心用情辦好每一個案件。嚴格依法辦案、辦好每一個案件,是每個法院、每位法官義不容辭的責任。人民群眾是感受公平正義的主體,這種感受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它寓于個案公正之中,并通過無數個案體現出來。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做到每一個案件都體現公正高效,這是人民法院職責所在,必須持續朝著這個目標努力,答好讓人民滿意的時代司法問卷。
二、
“公正高效辦理每一個案件”的實踐路徑
“公正高效辦理每一個案件”的價值取向,追求實體公正、注重程序規范、提升辦案效率、確保辦案效果,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司法公正獲得感。
要堅持實體公正與程序公正并重。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所謂公正司法,就是受到侵害的權利一定會得到保護和救濟,違法犯罪活動一定要受到制裁和懲罰”。公正司法包括實體公正與程序公正,實體公正注重結果的公正,程序公正注重過程的公正,兩者相輔相成、密不可分。公正的程序是“看得見”的正義,只有嚴格遵守法定程序,作出正確的判決,才能讓人民群眾看得見、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辦案要堅持實體公正和程序公正并重,嚴格依照法定程序,依法查明案件事實,正確適用法律,確保裁判結果正確。要嚴格依法辦案,把好事實關、證據關、法律適用關,貫徹證據裁判原則,以程序公正確保實體公正。在司法實踐中,一些當事人產生不滿,并不都是不服實體結果,而是認為缺乏程序公正。在司法辦案過程中,要嚴格依照程序法的規定,保障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知情權、申請權、陳述權、申訴權等基本訴訟權利,讓當事人對公平正義可感可及。
要注重政治效果、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相統一。要樹立正確法治理念,把打擊犯罪同保障人權、追求效率同實現公正、執法目的同執法形式有機統一起來,努力實現最佳的政治效果、社會效果、法律效果。要強化“如我在訴”意識,把定分止爭、實質性化解糾紛貫徹辦案始終,防止就案辦案、機械司法,避免程序空轉。要運用政治智慧、法治智慧、審判智慧依法維護各方利益,在司法調解時要考慮到自動履行問題,在審理時要考慮到潛在關聯案件問題,在裁判時要考慮到執行問題,把公正司法落細落實,促進“案結事了、政通人和”。要加強裁判文書釋法說理,力求法理、事理、情理三理并茂,做到以法為據、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讓當事人和社會公眾體悟到法律背后的法治精神、道德引領和人文關懷,增強對司法裁判的認同。
要統籌好質量、效率和效果三者關系。要堅持質量優先、兼顧效率、注重效果,在保障司法公正的前提下重視司法效率,追求有效率的公正,高質效做好每一件事、辦好每一件案,著力提高服判息訴率、自動履行率。要加大速裁程序適用力度,簡案快審、繁案精審。要強化盡可能一次性解決糾紛理念,在案件審理的每一個環節“求極致”,盡可能把辦案每一個環節工作做到最好,盡可能一次性實質化解矛盾糾紛,盡可能“一攬子”解決相關聯的糾紛問題,減少不必要的上訴、申訴、信訪等程序,實現辦案質量、效率和效果的有機統一。
要兼顧好守正與創新的關系。“守正”要求司法工作必須遵循司法規律,嚴格依法履職,法定職責既不能讓渡也不能擴張,反對亂作為、不作為,嚴禁違規異地執法和趨利性執法司法。同時要堅持守正與創新相統一,推進司法領域全面深化改革,破除制約司法工作高質量發展的瓶頸問題。當前,全球進入數字時代,如何把握機遇、運用信息化賦能司法審判、促進審判質效提升是人民法院面臨的重要課題。要進一步優化人民法院在線服務,推動在線開庭,推行電子送達方式,提供多渠道便民司法措施,降低當事人訴訟成本,提升審判效率。要全面推進全國法院“一張網”應用,推行數字化辦案,充分運用類案檢索等信息化手段,熟悉、掌握既判案件和裁判規則,規范自由裁量權行使,提升案件質效。要持續推進無紙化辦案,做實電子卷宗隨案同步生成、隨案移送,輔助文書生成、類案自動檢索等,縮短案件流轉時間,提升辦案效率。
三、
完善“公正高效辦理每一個案件”的機制保障
要堅持問題導向,健全相關保障制度機制,抓監督、善管理、強隊伍,規范權力運行、完善辦案機制、提升隊伍素能,為做實“公正高效辦理每一個案件”提供有力支撐和保障。
要強化監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做到嚴格執法、公正司法,還要靠制度來保障,讓執法司法權在制度的籠子里運行。”要在堅持“讓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司法責任制的基礎上,完善審判權運行制約監督機制,落實和完善司法責任制,從制度機制上保障高質高效辦理好每一個案件。要充分發揮審判團隊、專業法官會議、審判委員會會議作用,完善合議庭、法官會議、審判委員會責任機制,把好案件質量關。要壓實院庭長的審判監督責任,通過閱核發現法官辦案中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加強審判監督管理,以審判管理責任的落實促推全面準確落實司法責任制,促進裁判尺度統一。要健全司法責任甄別、追究和懲戒制度,推進法官懲戒工作實質化運行,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失職要問責、違法要追究”。要充分發揮司法公開對司法權力運行的監督制約作用,將審判權和執行權的運行更好地置于社會的廣泛監督之下,以公開促進公正廉潔司法。
要強化管理。公正高效辦好案件,既是辦出來的,也是管出來的,這就需要科學的審判管理。在宏觀層面,要重視業務數據的統計和分析作用,用好審判質量管理指標體系,掌握審判工作的運行情況及變化趨勢,及時發現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合理調配審判資源,堵住審判管理風險漏洞。對基層人民法院,應側重對審判效率、矛盾糾紛化解效果的評價;對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應側重其審級監督指導、統一法律適用職能的發揮,以及依法糾錯方面的評價。在微觀層面,要加強精細化管理,嚴格規范流程節點和審判程序,加強案件質量評查,強化審限管理,做實全員績效考核,引導廣大法官把注意力放在公正高效辦理好每一個案件上。
要建強隊伍。“公正高效辦理每一個案件”,關鍵在于有一支過硬的高素質專業化法官隊伍。在司法實踐中,造成辦案質量不好、效率不高、效果不佳問題,涉及“人”的因素主要是:有的法官司法能力不足、社會經驗缺失、司法作風不嚴謹,甚至有的徇私舞弊、貪贓枉法。當前,法院面臨的壓力之大、挑戰之多、責任之重是前所未有的,正如張軍院長指出的,最突出的困難挑戰就是案件總量大與定分止爭難。必須加強政治建設,引導廣大干警勇于面對更重的壓力和困難,堅持實干為要、實干為民,“公正高效辦理每一個案件”,竭力提高審判質效,更好防范化解矛盾,切實維護和諧穩定。要著力提升專業能力。院庭長作為“關鍵少數”要發揮關鍵作用,帶頭學習好、領會好、落實好習近平法治思想,同時強化審判監督管理,通過參加專業法官會議、審判委員會討論案件等,做好“傳幫帶”,示范帶動法官提高審判能力。最重要的是法官自己要認識到差距、不足,不斷加強學習,更加主動地提升公正司法能力。要持續堅持嚴管厚愛。扎實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通過“抓作風、強隊伍”促進“公正高效辦理每一個案件”。要鞏固深化黨紀學習教育成果,用足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久久為功狠抓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落實。要始終保持反腐敗高壓態勢,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深入推進風腐同查同治,進一步加大查處違紀違法力度,堅決清除“害群之馬”,以廉潔司法確保公正司法。
本期封面及目錄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中國審判》雜志2025年第7期
中國審判新聞半月刊·總第365期
編輯/孫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