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今年首個A級車展——第二十一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下稱“上海車展”)正式啟幕。
據悉,本屆車展共邀請到來自26個國家和地區的近1000家中外知名企業參展,展出總面積超過36萬平方米,參展國別范圍更廣,規模再創新高。本屆車展以“擁抱創新,共贏未來”為主題,科技和創新成為重要的展示方向。
相較往屆車展,本屆車展首次舉辦了“2025 全球汽車領袖圓桌會議”;此外,汽車科技及供應鏈展區展出面積約10萬平方米,參展企業規模和數量較上屆呈顯著增長。
距離上一屆上海車展已經過去兩年,兩年間,汽車行業格局發生巨變。一方面,激烈的競爭催生了更為殘酷的淘汰賽,極越、高合汽車、哪吒汽車等一批車企在上海車展已不見身影。此外,韓系品牌現代和起亞,法系品牌東風雪鐵龍和東風標致,一汽-大眾捷達、東風日產啟辰、上汽通用雪佛蘭、捷豹路虎等品牌也缺席本屆車展。
而在參展企業中,毫無疑問,席卷全行業的智能化技術與創新是本屆車展的重頭戲。在車展開幕之前,已有超過20家車企推出智能化相關技術,新上市的智能化車型則多達30余款。
技術躍進的同時,構建良性行業發展生態也極為重要。上海車展前夕,4月16日,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組織召開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準入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工作推進會,會議再次明確智能駕駛的宣傳邊界。
官方下場,為智能化宣傳劃下邊界,體現在本屆上海車展上,則是車企在強調技術突破的同時,回歸理性及安全本源。
在智能化競爭正酣的下半場,本屆上海車展無疑為行業的智能水平、軟件定義等提供了一個階段性的觀察窗口。當技術突破與行業監管齊頭并進,智能駕駛才能真正駛向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超百款首發新車亮相
作為今年的第一場A級車展,上海車展不僅為行業技術發展提供觀察樣本,也是汽車消費的重要風向標。本屆上海車展首次將展期延伸至五一假期,觀展總人次有望超過上屆的90.6萬人次。
當前,汽車市場競爭異常激烈、消費者需求愈發多元化。
“(車企們)一方面‘卷’參數,一方面‘卷’價格。”上汽通用副總經理薛海濤在4月21日的別克品牌日表示。
銷量榜上也沒有常勝將軍,今年一季度,新勢力銷量排名再洗牌,小鵬汽車超越理想汽車占據銷量榜首,二者交付量分別為94008臺、92864臺,不過,二者交付量相差僅約1100輛。
自主品牌的出擊和合資品牌反攻也依舊激烈。根據乘聯會數據,3月自主品牌零售122萬輛,同比增長31%,環比增長33%。當月自主品牌國內零售份額為62.7%。1-3月自主品牌零售市場份額63%,較去年同期增長7.9個百分點,這意味著合資品牌市場份額不足四成。
具體來看,今年1-3月廠商零售銷量排行榜前五中,僅有一汽大眾一家合資品牌躋身其中。排名第一、第二的比亞迪、吉利汽車第一季度銷量也咬得很緊,銷量分別為69.6萬輛、61.5萬輛,二者合計占超25%的市場份額。
圖片來源:乘聯會
在激烈的競爭中,加速產品迭代已經成為大多數車企爭奪市場份額的共識。
在上海車展開幕之前的兩周,車企已經開啟了緊鑼密鼓的產品上新。據時代財經不完全統計,4月9日到4月22日,大約有20場汽車發布會,其中上市或預售的新車包括:比亞迪漢L/唐L、方程豹鈦3、享界S9增程版、零跑B10、昊鉑HL、極氪007GT、2025款小鵬X9、廣汽Honda P7、沃爾沃全新XC90、問界M8、智界R7增程版……
本屆上海車展則有超百款首發新車亮相。此外,小米汽車、鴻蒙智行、方程豹、蔚來子品牌樂道、螢火蟲等品牌也首次亮相。
作為東道主的上汽集團包下了3號館,旗下上汽榮威、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五菱、MG、智己、上汽奧迪、凱迪拉克等均參展,其中上汽榮威占據該館最大的面積。上汽大眾首款增程式概念車ID.ERA將亮相,這款概念車也是大眾品牌在中國的首款增程車型。
比亞迪的展位位于8.1H館,旗下騰勢、方程豹、仰望悉數到場。6.1H館同樣熱鬧非凡,匯聚了小米汽車、寧德時代、樂道汽車、零跑汽車等。
豪華品牌方面,梅賽德斯-奔馳的Vision V概念車及全新純電長軸距CLA迎來全球首秀,后者是MMA平臺打造的首款國產車型。寶馬集團將亮相30余款車型,此外,BMW新世代智艙迎來中國首秀。
智能化技術密集發布
本屆車展最鮮明的特點之一是汽車智能化技術的大比拼。
工業和信息化部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具備組合輔助駕駛功能(L2級)的乘用車新車銷售占比已達57.3%。2025年底,這一數據有望達到65%。
智能化成為當下車圈最火熱的話題。相比往年,今年汽車市場的智能化競爭更為激烈,節奏更快。比亞迪率先推出“天神之眼”駕駛輔助系統,隨后,吉利汽車、奇瑞汽車、廣汽集團、上汽通用五菱等車企紛紛公布了最新的智能化技術。
中泰證券表示,進入第三消費時代后,目前車企核心能力的重要性排序為:智能化能力=市場需求把控能力>電動化節奏。長期來看智能化建設能力會成為差異性的核心影響因素。
本屆上海車展印證了這一點,多家車企帶來了最新的智能化技術。
車展開幕前夕,在2025別克品牌日上,上汽通用汽車旗下別克品牌攜手Momenta,2025年全面部署L2城區輔助駕駛技術。據悉,別克L2城區輔助駕駛技術采用一段式端到端大模型。4月22日下午,華為乾崑智能技術大會舉行,正式發布了華為乾崑 ADS 4的高速L3商用解決方案。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CEO 靳玉志表示:“目前華為已在云端世界引擎進行了6億公里的高速L3仿真與驗證,已為高速L3量產商用做好準備。”
此外,自主品牌帶來一系列組合輔助駕駛新品登陸上海車展,包括昊鉑HL、傳祺向往S7、傳祺向往M8、深藍S09等,進一步向市場份額發起沖擊。
合資品牌方面,寶馬在上海車展進行了新世代智能座艙的中國首秀。一汽大眾發布了首款專為中國市場打造的CMP平臺概念產品,其將成為承接大眾在華智能化戰略的關鍵車型。此外,一汽大眾還推出了全自研智慧座艙。本田方面告訴時代財經,繼去年針對中國市場推出全新純電品牌“燁”之后,Honda中國在此次上海車展發布了以電動化和智能化為核心的最新戰略。
一場關于智駕安全的思考
值得一提的是,在智能化技術革新背后,監管體系的構建與宣傳邊界的劃定正在為行業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上海車展前夕,相關監管部門、行業協會等紛紛出手,引導技術穩步有序發展。
4月16日,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組織召開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準入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工作推進會。會議強調,汽車生產企業要充分開展組合駕駛輔助測試驗證,明確系統功能邊界和安全響應措施,不得進行夸大和虛假宣傳,嚴格履行告知義務,切實擔負起生產一致性和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切實提升智能網聯汽車產品安全水平。
緊隨其后,中汽協21日發布了《關于規范駕駛輔助宣傳與應用的倡議書》。其倡議的內容包括企業應明確系統功能邊界與安全響應機制;合理設計人機交互方式,確保信息提示及時并易于理解。企業應嚴格依據《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GB/T 40429—2021),杜絕虛假宣傳與過度營銷,避免使用模糊或誤導性表述。企業應建立面向用戶的組合駕駛輔助功能產品告知機制,確保用戶清晰認知駕駛輔助與自動駕駛的本質區別等。
在此背景下,時代財經注意到,在上海車展這一車企集中宣傳和營銷的窗口期,車企的風向已經開始出現變化。
從上海車展前密集的發布會來看,更多車企把“安全性”提上了新的高度,車企在展示最新技術的同時,也反思智駕發展存在的問題。
“在智能輔助駕駛落地的過程中,存在混淆用戶視聽的傳播,導致用戶對L2、L3的認知不足,帶來駕駛安全風險,會對行業帶來較大風險。”在4月16日的嵐圖L3級智能架構技術發布會后,嵐圖汽車CBO、銷售公司總經理邵明峰表示。其認為,對于乘用車企業來說,L3的到來,不僅是責任主體的變化,主機廠應該把技術冗余做到極致。
“離開安全談智駕,就是本末倒置。”4月12日的廣汽科技日上,廣汽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馮興亞表示,消費者對智能出行有著更高的期待。體驗可以由用戶定義,但安全必須由車企定義。
沃爾沃汽車亞太區總裁兼CEO袁小林則公開表示,技術突破固然重要,但責任歸屬的模糊可能讓用戶陷入“信任陷阱”。若車企以營銷話術過度美化輔助駕駛功能,可能導致消費者誤判系統能力,進而引發安全隱患。
2025年的上海車展,新技術與新產品頻出,對智駕宣傳邊界的審視與反思并存,透過上海車展,未來技術迭代的趨勢可期,智能駕駛行業趨于理性可期,無疑將進一步促進汽車生產消費的活力,車展疊加五一假期促消費政策的實施,將成為進一步推動國內汽車消費的催化劑和觸發點。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恰逢上海車展40周年。從1985年首屆展會由傳統燃油車打天下,到新能源車登臺唱主角,再到智能化角逐擺上牌桌,兩年一屆的上海車展記錄了我國汽車產業的變遷,也將續寫更多中國汽車的故事。
本文源自:時代財經
作者:賀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