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山西日報重磅推出的特別策劃——MV融媒音樂新聞故事《閱啟新章》上線,片中,一位洋面孔引起大家關注。
她就是來自俄羅斯的漢學家——塔季揚娜·科爾尼麗耶娃,中文名字叫做“齊緣”。齊緣和山西有什么樣的故事,又是如何促進俄中文化雙向交流的?
▲齊緣參與《閱啟新章》的拍攝
齊緣與“萬里茶道”的神交集
參與《閱啟新章》的拍攝時,齊緣剛退燒,她已經習慣了所到之處的“側目”和關注,笑著說:“這是一種山西式的友好,有一次,一位出租車司機搖下車窗和我說hello,我也回答他,你好呀!”
邀請俄羅斯國家博物館主席古謝夫·弗拉基米爾訪問萬里茶道起點武夷山,重要節點太原、平遙、大同等地;組織圣彼得堡天才少年班學員來山西研學,受邀參加世界漢學家大會……這是齊緣去年至今的一小部分行程安排。
加上日常接送孩子上下學,周末在迎澤公園遛娃,在線給俄羅斯學生上課,往返于俄中兩國之間策劃、參加各種學術活動,生活在太原的齊緣充實又忙碌。
為什么偏偏是山西,是太原?
時針回撥到17世紀末至20世紀初,中俄之間形成了以茶葉為大宗貿易商品的長距離商貿網絡,正是由晉商開拓,我們耳熟能詳的“萬里茶道”。
而齊緣學習、任教所在的圣彼得堡國立大學,其開創人比丘林作為俄羅斯漢學一派開山鼻祖,為“萬里茶道”添加了文化交流的鑰匙,留下諸多學術成就并垂范后世。大量的閱讀和學習,為齊緣愛上中國文化、愛上山西埋下伏筆,她也將“萬里茶道”視作自己與中國緣分的一部分。
更巧的是,齊緣的丈夫喬翔鵬是山西人,也是萬里茶道中晉俄商貿文化中心主任。他們相戀于天津,后一同任教于俄羅斯圣彼得堡國立大學。深諳兩國深情厚誼,夫婦倆十幾年來為促進中俄友誼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齊緣(右二)組織俄羅斯青年從中國書法了解中國文化
閱讀架起中俄文化互信之橋
“讀懂中華文明,才能共促交流對話。”
這是齊緣多年來推動中俄兩國文明互鑒的心得,這得益于閱讀本身。
《中國文化中的龍生九子觀念》《中國傳統屋頂上的跑獸文化淺析》《中國文化中的紫微大帝》《齊天大圣:文學人物與崇拜對象》《中國的佛教節日》《京劇中的關羽臉譜》……這些都是齊緣先后發表的學術文章。
“作為比丘林在漢學學術領域的后輩學人,除了秉承嚴謹的學術作風、開闊的學術涉獵、面向實踐的有效教學外,做好跨越文化的橋梁,成為溝通兩國人民心靈的使者,更是我們應從比丘林身上繼承的。”從俄羅斯圣彼得堡國立大學東方系博士畢業后,齊緣一直從事中文教學及翻譯工作。
“文學是體現文化狀態的重要元素,是文明間交流互動的窗口”,齊緣說,精準的翻譯才能讓俄羅斯讀者和觀眾切實感受到中國作品蘊含的精神風貌和文明內涵,而這一切的前提,是要大量閱讀中國文化典籍,對中國文化有深刻了解。
▲齊緣、喬翔鵬夫婦與俄羅斯聯邦委員會國際事務委員會第一副主席杰尼索夫
2025年2月10日,《人民日報》國際版以“俄羅斯漢學家齊緣——精準翻譯,促進俄中兩國文化交流”為題報道了齊緣的故事。
文章提到,自2010年起,齊緣在工作之余堅持舉辦面向俄羅斯公眾,尤其是兒童和青少年的中國傳統文化普及活動。僅在去年,她就組織20余場“萬里茶道”主題的中國世界遺產及中華文化進社區活動。圖片展、書法藝術講座、皮影戲演出……一場場形式多樣、內容充實的文化交流活動吸引了俄羅斯民眾的廣泛參與,不少家長特地帶著孩子從外地趕到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地參加活動。
▲齊緣與俄中友好協會第一副主席加林娜·庫利科娃
齊緣表示,未來將繼續以“萬里茶道”為經緯,做俄中兩國文化交流的民間橋梁,深化俄中人民的友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