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是十五運會開幕倒計時200天的日子,再過3天就是第25個世界知識產權日。本屆由粵港澳三地聯合舉辦的全運會在國內尚屬首次,在三地三法域的大背景下,賽事知識產權保護層面面臨的挑戰非常多。新快報記者邀請多名法官和律師一起,以十五運會吉祥物喜洋洋、樂融融為例,共同探討大賽知識產權保護的方方面面。
■廣東奧體中心體育場的改造已基本完工。
在三地不同法院起訴 法律適用有區別
在大型賽事的知識產權領域,吉祥物知識產權的保護可謂是重中之重。廣州知識產權法院三級高級法官朱文彬表示,大灣區內對大賽吉祥物的侵權行為若在粵港澳三地均有發生,有可能產生粵港澳三地法院均有管轄權的情形。但在三地不同法院起訴時,法律適用存在區別。
以內地和香港為例,在內地法院起訴吉祥物產生的仿冒混淆行為,法律依據主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的相關條款。而在香港法院,當事人則根據普通法向法院提出假冒訴訟,假冒訴訟具體涉及原告商業標識的商譽或聲譽、被告行為導致的混淆誤認可能性、原告因此遭受的損失等要件。
假如涉及在內地法院的裁判要在香港執行等更特殊的情形,還要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相互認可和執行民商事案件判決的安排》予以處理。
廣州市律師協會一帶一路法律專業委員會主任張由律師認為,十五運會吉祥物的商標、外觀設計等知識產權即使已在內地注冊,也不會自動在香港、澳門受到保護。因此,品牌方應當在粵港澳三地分別注冊相關知識產權。
在張由看來,由于粵港澳三地三法域對于知識產權的保護范圍、標準、措施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品牌方在不同法域進行運營、授權、維權時,應當針對當地規定制定差異化策略。
“建議品牌方在進行跨法域許可授權時,明確授權地域和權利范圍,避免出現重復授權、沖突授權、授權無效等情形。另外還需注意的是,香港的公司名稱注冊審查原則比較寬松,容易被他人注冊以吉祥物名稱命名的公司,品牌方可以考慮依據香港《公司條例》提前布局知識產權關聯保護,預防風險。”張由建議道。
■十五運會吉祥物“喜洋洋”“樂融融”。
擅自將吉祥物做成表情包等可能構成侵權
如今,傳統意義上的仿制吉祥物的方式已越來越少了,賽事吉祥物或者標識性物品的侵權方式是怎樣的?張由律師認為,現在很多侵權都發生在線上,這種侵權的行為更為復雜、多變。
據公開報道的數據,2022年北京冬奧會期間,全國各級版權執法部門檢查實體市場相關單位8.9萬家次,刪除涉冬奧侵權鏈接11.07萬條,處置侵權賬號1.01萬個,有效維護了冬奧版權保護秩序。本次十五運會可能存在的跨境侵權糾紛,更需要三地有關部門加強合作。
“例如網絡銷售、視頻帶貨、微信表情包、AI創作等,都可能成為實施侵權的手段,知識產權保護難度更大。從非商業的角度來說,如果未經主辦方許可,擅自將吉祥物做成表情包等,在網上傳播使用;或是利用AI合成視頻讓吉祥物‘開口說話’,讓公眾誤認為是官方發布的信息,均有可能構成侵權。”張由表示。
從商業角度來說,如果網紅博主發布自制吉祥物衍生產品,繪制吉祥物畫作的視頻、直播教程。或是將這些自制產品、二次創作產品,打著“粉絲自制”“吉祥物同款”的名義進行售賣,也可能構成侵權。
在張由看來,這類侵權行為以網絡為載體,更加隱蔽、多發,且難以追責。這要求品牌方要擺脫過去傳統的知識產權保護思維,采取更為有針對性的應對措施。
知識產權保護應考慮相關全產業鏈范圍
廣東華進律師事務所的香港律師楊先恒表示,十五運會首次在粵港澳三地舉辦,需要企業、組織、跨國公司進行涉外投資和活動時展開知識產權保護。
當知識產權在不同的法域,需要以“三軍未動,糧草先行”的角度,提前在境外提出注冊申請,以確保在展示公眾之前,為有關知識產權取得相對有利的保護位置。
吉祥物作為賽事識別性的象征,其保護范圍涵蓋了中英文名稱及其外觀造型,需要考慮中英文的商標在相關產業鏈上下游以及其他領域進行登記注冊。
具體到侵權方式,楊律師認為線上應用很可能是侵權的重點領域,因此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應考慮相關全產業鏈范圍的保護。
過往境外大型賽事發生賽事品牌標識爭議的案件很多,對此楊律師認為,知識產權有其地域性的限制,企業把商品、服務或商業活動往境外發展時,需要考慮各個要素,進行全面的“清查”,從而排除被指控侵權風險的可能性。未來,大灣區將會承辦各類國際級賽事,因此在知識產權領域,這樣的“清查”檢索就非常重要。
案例
“零實物庫存+虛擬展示”
網店新型侵權模式被識破
日前,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監督處監測到,某電商平臺一店鋪涉嫌違規銷售“十五運會吉祥物中華白海豚擺件”。官方通過大數據平臺鎖定涉事企業為惠州市合創藝術雕塑有限公司,聯合博羅縣園洲市場監管所成立專項組。
經過執法團隊對該公司注冊地址的實地調查,發現其經營場所未存放任何涉案商品。于是,執法人員現場調取企業出入庫單據、生產臺賬等文件,同步登錄其淘寶店鋪后臺查驗銷售記錄,通過視頻連線要求經營者遠程展示倉儲實況。
經交叉驗證,確認該網店雖設置產品鏈接,但未發生實際交易。這種“零實物庫存、虛擬展示”的新型侵權模式被當場識破。
針對經營者對《特殊標志管理條例》認知不足的情況,知識產權保護科副科長李偉表示:“十五運會標志已由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告保護,未經執委會授權,任何生產、銷售行為均屬違法。”
據悉,執法人員同步指導企業完成三項整改:一是即時刪除侵權商品鏈接,二是全面排查店鋪歷史頁面,三是簽署《知識產權合規經營承諾書》。目前,該店鋪已徹底清除涉及“中華白海豚吉祥物”的17處圖文信息。
■采寫:新快報記者 高京 毛毛雨
■攝影:新快報記者 觀顯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