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知識局
文字 | 乞力馬扎羅的雪
制圖 | 板栗 校對 | 朝乾 編輯 | 板栗
根據媒體報道,現任教皇方濟各(Francis)于當地時間2025年4月21日清晨7:35在梵蒂岡因病去世,享年88歲。
梵蒂岡既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又是一個龐大的信仰帝國。而這個特殊國家的統治者,就是教皇(又稱教宗,Pope)。教皇的離世和繼任,牽動著全球14億天主教徒的關注,也是全球局勢的風暴眼之一。
創造了多項第一
梵蒂岡是羅馬的城中之國,由幾座教堂和幾個廣場構成。但梵蒂岡又是全球最大的宗教組織——天主教會的最高權威所在,一舉一動都對全球局勢,尤其西南歐、拉美等天主教國家,有著巨大影響。
梵蒂岡掠影
(圖:壹圖網)▼
方濟各是一位傳奇教皇,本名豪爾赫·馬里奧·貝爾戈里奧(Jorge Mario Bergoglio),1936年12月17日出生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的一個意大利移民家庭,在成為神父前,他曾做過保鏢、看門人和化學家。
17歲時,貝爾戈里奧感受到“神的召喚”,立誓成為神父,后進入神學院學習,并于1958年3月11日以見習生的身份加入“耶穌會”。“耶穌會”是天主教內部的男修會,在歷史上曾以對抗宗教改革,審判“異端”聞名。
早年時期的貝爾戈里奧▼
此后,他一步步從普通神父做到了樞機主教(俗稱“紅衣主教”)。
2013年2月28日,前任教皇本篤十六世因健康問題辭職。3月12日,貝爾格里奧歷經五輪投票,被選舉為新的教皇。
他的當選創造了許多項“第一”:第一位南美籍的教皇,1300年來第一位非歐洲出身的教皇;第一位以“方濟各”為名的教皇(紀念天主教“圣人”方濟各)。更令人矚目的是,他是近500年來第一位出身于“耶穌會”的教皇。
教皇方濟各▼
“天堂對無神論者同樣開放”
除了上述“第一”以外,方濟各還與“解放神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解放神學”是一種“革命”的神學主張,是馬克思主義與天主教神學的結合,主要在拉美地區天主教會中流行。
信奉“解放神學”的神父們扛著十字架鬧革命,甚至出現了許多“游擊隊神父”,成為拉美天主教會一道神奇的風景。
哥倫比亞的卡米洛·托雷斯·雷斯特雷波神父
就是共產主義者、民族解放軍游擊隊成員
(圖:izquierdadiario.es)▼
實事求是地說,方濟各并非“解放神學”的直接旗手,但是深受“解放神學”的影響,尤其是從其就任教皇以來的言行來看,方濟各的思想與“解放神學”如出一轍。他毫無疑問是“解放神學”的繼承者和發展者。
方濟各上臺以來,很好地貫徹了“解放神學”的主張:關注窮人福利、直言不諱地批評資本主義。
2015年在訪問拉美時,方濟各發布講話稱:“無節制地追求金錢是魔鬼的糞便”,并表示,貧窮國家不應該淪為發達國家的原材料和廉價勞動力的提供者。
2015年教皇方濟各突然訪問羅馬郊區的一個貧民窟
其中許多人來自他的家鄉南美洲
(圖:壹圖網)▼
2020年,方濟各又發表講話說:“無論我們多么相信新自由主義信仰的教條,市場本身都無法解決所有問題。”
在天主教會內部,方濟各也進行了大膽改革:他向女性開放了羅馬教廷的高級職位,并宣稱“天堂對無神論者同樣開放”。
2014年,在教皇首次出訪歸來的飛機上,當被問及同性戀牧師時,教皇回答說:“我有什么資格評判?”這些都為他贏得了“左翼教皇”的稱號。
和前幾任教皇相比,方濟各的生活堪稱“簡樸”,他并未選擇宗座宮的豪華宮殿,而是居住在相對樸素的“圣瑪爾大之家”招待所。他還放棄了教皇專屬的豪華防彈座駕,這又為他贏得了“自由革命者”的綽號。
方濟各是自庇護十世以來第一位住在教皇公寓外的教皇
(圖:wiki)▼
但是,“自由派”認為方濟各不夠“自由”,“保守派”則認為方濟各“過于自由”,特別是美國天主教會內的保守勢力,甚至不顧“圣統制”傳統,對方濟各發起猛烈抨擊。
如特朗普的堅定支持者、得克薩斯州泰勒教區主教約瑟夫·斯特里克蘭,多次直接批評方濟各。當然梵蒂岡也沒慣著他,在2023年將其解職。
繼任者的產生
接下來,梵蒂岡將進入一個過渡期(稱為“宗座出缺期”),而新任教皇的產生過程非常富有戲劇性。
當前教皇選舉的規定形成于1996年約翰·保羅二世時期。根據相關規定:有選舉權的樞機主教們將會被關進梵蒂岡宗座宮保祿小堂中,然后前往著名的西斯廷小堂召開所謂的“秘密會議”(Papal conclave),選舉新教皇。2024年美國電影《秘密會議》生動地展現了這一過程。
向左滑動-劇照截圖
(圖:《秘密會議》)▼
“秘密會議”由252名樞機主教團中的138名選舉人(80歲以下)參加。
這些樞機主教將在西斯廷小堂進行四輪投票,直到候選人獲得三分之二多數票。這一過程通常持續15至20天。像2013年,方濟各就歷經5輪投票才最終當選。
西斯廷小堂內有米開朗琪羅所繪《創世記》穹頂畫
和《最后的審判》穹頂畫
(圖:壹圖網)▼
而在這個過程中,還有一個有趣的細節,梵蒂岡工作人員會通過西斯廷小堂煙囪冒出的煙來向外界傳達信息:如果是黑煙,則表示教皇尚未選出;如果是白煙,則表示新任教皇已經產生。屆時,全球媒體都會盯著西斯廷小堂的煙囪。
其中,黑煙由點燃濕稻草產生,而白煙則由燒毀選票產生。自1963年起,為使白煙更明顯,在燃燒選票過程中加入了一些化學物質。同時,圣伯多祿大殿會在選出新教皇后會配合白煙鳴鐘,以方便迅速傳播消息。
白煙鳴鐘(圖:youtube)▼
黑煙(圖:youtube)▼
可能的繼任者
雖然從理論上來說,任何受洗的天主教男性信徒都有資格當選教皇,但是自1378年以來,所有的教皇都是在“樞機主教團”成員中選出的。
目前已有多位熱門繼任者人,比如意大利媒體近期頻繁提及梵蒂岡國務卿帕羅林(Pietro Parolin)和教皇“和平特使”祖皮(Matteo Zuppi)。
現年70歲的帕羅林樞機自2013年起,就一直擔任梵蒂岡國務卿,屬于“溫和派”。
而69歲的祖皮樞機近年來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多次以教皇特使的身份訪問熱點國家和地區,以顯示其在全球外交上的重要角色。
這兩位熱門人選均為意大利籍,符合天主教內歐洲派的期望。
除了帕羅林和祖皮,來自非洲與亞洲的潛在人選也受到關注。來自剛果的安邦戈(Fridolin Ambongo)和曾擔任教廷“正義和平委員會”主席的加納樞機主教彼得·圖克森,也被提及。
盡管被視為黑馬,但他們因反對方濟各批準同性伴侶祝福,可能難以獲得改革派的支持。
此外,菲律賓籍的“圣座萬民福音部”部長、前馬尼拉大主教塔格萊(Luis Antonio Tagle),被譽為“亞洲方濟各”,也被視為潛在繼任者。
歐洲方面,匈牙利籍的艾爾德樞機(Peter Erdo)也是可能的人選之一。
而在美國方面,曾任“馬耳他騎士團”監督的伯克樞機主教(Raymond Burke)也有一定潛力。
然而,這兩位樞機均持保守立場,對方濟各的開放政策持反對態度。
無論誰上臺,方濟各開啟的改革都將面臨新的變數。作為傳承千年的世界最大宗教組織,天主教會下一步將走向何方,都值得我們關注。
1.https://www.politico.eu/article/pope-francis-rome-vatican-city-germany-catholics-liberal-revolution/
2.https://en.wikipedia.org/wiki/Papal_conclave
3.https://www.gainesville.com/story/news/2025/02/25/who-will-be-the-next-pope-what-to-know-about-pope-francis-conclave/80241928007/
4.葉健輝:教宗方濟各與阿根廷的解放神學,《世界宗教文化》,2022年第6期。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shutterstock
東方財經雜志 東方文化雜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