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鄭州車主趙毅第37次嘗試啟動哪吒汽車APP,屏幕上依然跳動著刺眼的網絡斷開提示。這個曾承載著智能出行夢想的軟件,如今成了困住他的數字牢籠。這并非個例,在席卷新能源汽車行業(yè)的倒閉潮中,數以萬計車主正經歷著同樣的荒誕現實——價值十幾萬的智能汽車,可能因為一張物聯網卡欠費淪為廢鐵。
斷網、關店、無配件:新能源車主的集體困境
在北京某地下車庫,威馬車主吳俊的手機藍牙鑰匙突然失憶,價值20萬的新能源車變成打不開的鐵盒子。車友群里的消息更令人窒息:上海車主的減速器異響苦等配件半年無果,武漢恒馳車主因修電池可能違法的警告不敢碰愛車,鄭州大中原汽車城的哪吒4S店早已人去樓空。
黑貓投訴平臺數據顯示,自2024年底以來,新能源車售后投訴量激增300%。拆車件市場見證著荒誕經濟學——某型號減速器價格半年暴漲37%,維修師傅開始建議車主去報廢場淘寶。
智能汽車的阿喀琉斯之踵
這不是簡單的機械故障。車道學院院長黃建華指著拆解的新能源車底盤解釋,三電系統像被加密的魔盒,車機系統更連接著云端大腦。當車企服務器停擺,不僅意味著軟件更新終止,更可能導致車輛喪失數字生命體征。
鄭州汽修工龍師傅的遭遇印證了這點:他曾嘗試為某倒閉品牌車輛更換電池,卻發(fā)現即便硬件完好,系統依然拒絕識別。就像給植物人換了新心臟,但沒有激活密碼。
灰色自救與監(jiān)管真空
絕望中的車主們發(fā)明了各種數字偏方。趙毅們發(fā)現的物聯卡充值漏洞,48小時即遭封殺;有技術宅嘗試破解車機系統,卻收到法律風險警告。這種困局催生了地下產業(yè)鏈:暗網出現新能源復活服務,要價高達萬元。
二手車市場則上演著價值崩塌。某哪吒汽車準新車掛牌價不足原價30%,車商坦言:我們收的是帶輪子的定時炸彈。這種恐慌形成惡性循環(huán):殘值下跌加速車主逃離,而逃離者又加劇市場恐慌。
萬億市場的未竟之問
面對行業(yè)困局,哪吒汽車創(chuàng)始人方運舟在供應商會議上承諾恢復網絡,但這更像是杯水車薪。黃建華指出根本矛盾:智能汽車天生帶有服務屬性,但現行法規(guī)還停留在'賣硬件'時代。
行業(yè)呼吁的售后保障基金設想引發(fā)熱議。按每車預留5000元計算,40萬車主需要20億押金池,這對本就脆弱的造車新勢力無疑是沉重負擔。更尖銳的問題在于:該由誰來監(jiān)管這筆基金?車企破產時如何啟動?
當鄭州晚霞染紅王坤那臺等待維修的哪吒汽車時,這個曾象征未來的工業(yè)藝術品,正成為智能出行狂飆時代的警示碑。在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突破40%的當下,如何構建可持續(xù)的售后生態(tài),已不僅是行業(yè)課題,更是關乎公共安全的必答題。或許,該重新思考那個古老的商業(yè)命題:當我們購買智能汽車時,我們到底買的是什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