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20 日,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的微信公眾號鄭重發文予以介紹,在近兩年的時間里,中國教科院課題組針對義務教育階段涵蓋 1 至 9 年級的教師群體,全面且深入地開展了“課后服務與教師負擔情況調查”。
就調查所呈現的結論而言,當前教師對于課后服務在減輕中小學生壓力方面所發揮的作用,其認同度處于一個相對較低的水平。例如,在認為“課后服務能夠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負擔”的教師中,占比僅僅達到 65.8%。這意味著,有多達三分之一的教師持有不同看法,他們認為課后服務并沒有切實有效地減輕中小學生的過重負擔。
從教師工作負擔的角度來看,令人震驚的是,高達 88.7%的教師明確表示自己的工作負擔有了顯著的加重。其中,認為負擔“增加很多”的比例為 52.3%,而覺得“增加較多”的比例則為 36.4%。進一步的數據表明,98.3%的教師在工作日的在校工作時間超過了 8 小時。這當中,甚至有 9.3%的教師每日的在校工作時長超過了 12 小時,如此高強度的工作時長無疑對教師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以教師的家庭生活為例,超長時間的工作無情地占用了教師本應投入家庭生活的寶貴時間。有 55.3%的教師深刻地感受到,由于工作的原因,他們難以更為出色地履行在家庭中的責任。比如,一位教師因為長時間投入工作,錯過了孩子重要的成長時刻;另一位教師則因為工作繁忙,無法在父母生病時給予足夠的照顧。這種情況在教師群體中并非個例,而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網友們對此議論紛紛。有人直言不諱:“課后服務費的分配簡直讓人瞠目結舌,領導只是轉一圈,所得居然比辛勤耕耘在一線的老師還要多。”
還有人憤憤不平地表示:“我擁有 30 多年的教齡,豐富的教學經驗讓我深知,如今的課后服務簡直就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它不僅讓教師和學生身心俱疲,還極大地加重了家長的經濟負擔,然而在教書育人方面卻絲毫未見成效。”
更有人強烈譴責:“課后服務無非是延長教學時間,使得教師的上課節數大幅增加,學生的負擔也隨之水漲船高。由于師資水平這一根本因素的限制,實際上只是學科課程的節數增多了而已,所謂服務課不準上某些內容,全是假話!!!!”
課后服務絕不應該采取一刀切的方式。不可否認,有的家長確實有這方面的需求,比如那些因工作繁忙而無暇照顧孩子的家長,學校只需安排幾位老師輪流看管即可,并且給老師支付合理的加班費。需要的學生可以留在學校完成作業,而不需要的則能夠正常放學。
但當下的情況卻是強調必須參加,有些學生即便不想上也別無選擇,因為有時課后服務的老師還會講授新課。如此一來,學生疲憊不堪,老師也心力交瘁,而所賺取的課后服務費卻少得可憐。課后服務看似方便了一小部分人,卻讓大多數人苦不堪言,更是對祖國的花朵造成了極大的傷害,讓孩子們逐漸產生了厭學的心理。
學校的本質應當是專注于教育教學,而非涉足服務行業,因此著實沒有必要推行課后服務。即便少數家長沒時間接孩子,學校門口眾多的托管機構完全能夠解決這一問題,又何必讓學校來承擔這樣的責任呢?那些制定課后服務政策的領導簡直就是冥頑不靈,明明清楚民眾的滿意度極低,卻仍要大張旗鼓地表彰自己所謂的功績。
從小,老師就教導我們,知錯能改,善莫大焉,還是個好孩子。難道取消課后服務真的就如此艱難嗎?如今,除了知識的傳授,還需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綜合素質的培養,以及應對不斷更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這些變化無疑使得教師的工作變得更為復雜和繁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