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貓問題,早已不是某個社區的局部困擾,而是擺在整個社會面前的一道棘手難題。近日,瑞金二路街道在集瑞里舉辦“瑞金共話”活動,匯聚政府、企業、公益組織和社區居民四方合力,共話破解“流浪貓治理”這一難題的“金鑰匙”。
政府“搭臺”,引領治理方向
面對流浪貓問題,瑞金二路街道并沒有選擇“單打獨斗”,而是主動“搭臺”,整合各方資源,為治理工作提供清晰的方向。
街道成立了由街道黨工委書記任組長的治理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了成員單位的職責。首先,將在香山、思南等5個居民區試點采集流浪貓基礎數據,為后續治理提供精準依據;其次,推廣智能貓屋集中管理設備,其中,星巴克設計的多功能貓屋成為一大亮點;然后,實施流浪貓TNR計劃,委托專業第三方開展全流程服務,并建立“一貓一檔”數據庫;最后,通過組建護貓志愿隊、舉辦領養活動等措施,引導居民形成尊重生命、和諧共生的理念。這些措施的背后,是街道為打造“環境優美、治理有序、鄰里和諧”的示范社區,以“控總量、優結構、促和諧”為目標,推廣“TNR+智能投喂+居民自治”模式的堅定決心。
公益先行,提供專業支撐
在“流浪貓治理”的道路上,公益組織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上海貓島公益項目負責人查振良分享了他們的經驗。貓島公益項目涵蓋流浪貓公益定點絕育、社區免費流動絕育車、貓島生態放歸、宣傳科普教育等多項內容,打造了一個集科普宣傳、流浪貓中轉、TNR實施、領養等功能于一體的平臺。如今,該項目已建立了1365人的志愿者隊伍,與225家企業建立合作伙伴關系,2022至2024年間,已為全市1556個社區治理了6272只流浪貓。查振良介紹說:“未來,項目還將從流浪貓數字化管理系統、完善平價醫療機制、建立流浪貓社區治理體系等角度出發,持續為流浪貓治理提供專業策略。”
社區唱“主角”,探索治理路徑
“我們通過采取‘絕育+領養+放歸’這一治理方案,并且經過居民們的不懈努力,流浪貓數量得到控制,居民自治活力也被激發出來。”社區是流浪貓治理的“主戰場”,居民是治理的“主角”。面對這些問題,與會居民區代表分享了所在社區依托“零距離家園”平臺,運用“三會”制度,以“全過程人民民主”形式探索出的治理經驗和成果。
香山居民區歸納了流浪貓治理的四大難點,即投喂引發的社會矛盾、健康安全問題、無序繁殖加劇、長效管理機制缺失,并且認為應通過精準掌握流浪貓底數、加強數字化管理、提高領養率、降低退養率等措施予以破解。
思南居民區以老式公房為主,老鼠較多,居民對流浪貓寬容度較高,但由此導致的環境臟亂差和擾民問題也突出。居民區計劃通過統計流浪貓數量,再進行絕育,以此降低區域內流浪貓的生育率和群體數量。
瑞成居民區的康綏公寓以黨建為引領,通過“源頭防控—規范管理—長效治理”三步走策略,探索符合社區實際的“流浪貓多元共治”管理路徑,包括組建分工明確的治理隊伍,承擔巡查、宣傳、救助等工作;建立居民溝通機制,及時反饋治理進展;針對“棄養導致流浪貓泛濫”問題,用棄養案例警示養寵居民減少沖動養寵行為;申請自動喂貓器,引導居民采用“手機掃碼投喂”,避免流浪貓因食物聚集進入生活區域等。
社會各界參與,匯聚治理合力
在“流浪貓治理”的過程中,企業和社會各界代表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星巴克咖啡經營有限公司代表陳成提出了“公益貓屋+志愿培育”合作倡議,通過設置智能貓屋、招募企業志愿者等方式參與社區治理,與街道、公益組織合作開展領養活動,下一步還將協助街道采取定時投喂、定點管理等方式,管控街道內流浪貓數量。
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們也結合長期聯系社區的工作經驗,提出了建議。在區三屆人大代表、茂名居民區黨總支書記耿文蕙看來,要從根源上解決流浪貓問題,需明確責任主體;建立TNR專項費用機制,拓寬資金來源;提高居民保護和愛護動物的意識,減少人為棄養行為。各方力量匯聚,為“流浪貓治理”注入了強大活力。
“小區里無序喂養的貓碗逐漸清理掉了”“車庫里的貓咪糞便少多了”……一個個向好的變化正在發生。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瑞金二路街道正努力蹚出一條破解“流浪貓治理”難題的路徑,持續完善和優化“流浪貓治理”方案,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瑞金樣板”。
記者 / 宋梅 公韻涵(實習)
編輯 / 樊陸佳
圖片 / 瑞金二路街道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黃浦官方微信
黃/浦/進/行/時
1.
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