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特斯拉召開了第一季度財報電話會,首席執(zhí)行官馬斯克與首席財務官Vaibhav Taneja詳細闡述了公司在自動駕駛、能源業(yè)務、產品更新及全球市場面臨的挑戰(zhàn)與機遇。以下是會議的關鍵亮點:
自動駕駛:Robotaxi與FSD的突破
馬斯克強調,特斯拉正處于自動駕駛技術的前沿,計劃于2025年6月在德克薩斯州奧斯汀推出由Model Y(參數(shù)丨圖片)車隊組成的Robotaxi服務,首批約10輛自動駕駛出租車將投入運營。他預測,到2026年下半年,數(shù)百萬輛特斯拉汽車將實現(xiàn)完全自動駕駛(FSD)。馬斯克表示,F(xiàn)SD無人監(jiān)督版本預計在2025年底前在美國發(fā)布,安全性需超越人類駕駛員。特斯拉的自動駕駛軟件副總裁Ashok Elluswamy補充道,F(xiàn)SD的本地化參數(shù)將適配不同地區(qū),如雪地駕駛,同時驗證工作對Robotaxi的運營至關重要。
馬斯克對中國市場的FSD測試表達了特別的興趣,稱中國用戶“正在將FSD推向極限”。他還透露,特斯拉的成本僅為Waymo的四分之一,憑借高產量,特斯拉有望在Robotaxi市場占據99%的份額。此外,Cybercab的樣本驗證正在進行,計劃于2026年投產。
新款Model Y與交付挑戰(zhàn)
首席財務官Taneja解釋,第一季度汽車交付量減少主要由于全球工廠切換至新款Model Y的生產。他指出,第一季度是汽車銷售的傳統(tǒng)淡季,加之新款Model Y的產線調整,交付受到一定影響。盡管如此,舊款Model Y在第一季度售罄,顯示出強勁市場需求。馬斯克補充道,Model Y仍是全球最暢銷的汽車,新款的推出進一步鞏固了其市場地位。
擎天柱機器人與能源業(yè)務
馬斯克對特斯拉的人形機器人“擎天柱”(Optimus)寄予厚望,預計2025年將在工廠部署數(shù)千個擎天柱,目標到2030年實現(xiàn)年產百萬臺。他坦言,受特朗普政府對華關稅影響,擎天柱供應鏈面臨挑戰(zhàn),但特斯拉正通過本地化生產應對。能源業(yè)務方面,馬斯克表示,固定儲能業(yè)務表現(xiàn)強勁,預計將擴展至每年太瓦級規(guī)模,成為公司增長的重要支柱。
關稅與本地化戰(zhàn)略
馬斯克和Taneja均強調,特斯拉是受特朗普關稅影響最小的汽車制造商之一,北美產品線85%符合美墨加協(xié)議,中國的本地化率高達95%。公司通過垂直整合生產電池、陰極等關鍵部件,降低了對外部供應鏈的依賴。盡管如此,馬斯克承認關稅對低利潤的汽車行業(yè)構成挑戰(zhàn),并表示將繼續(xù)倡導降低關稅,但最終決定權在特朗普政府。
廉價車型與市場競爭
關于備受關注的廉價車型,特斯拉高管表示,項目按計劃推進,但受限于現(xiàn)有生產線,產能爬坡速度低于預期。新車型設計將與現(xiàn)有車型相似,以最大化生產效率。馬斯克預測,未來消費者將更傾向于智能汽車,類似iPhone顛覆傳統(tǒng)手機市場,特斯拉的市場份額有望進一步擴大。
品牌與外部挑戰(zhàn)
針對外界對特斯拉品牌形象的質疑,高管們表示,第一季度專注于新款Model Y的換代,市場主導地位未受影響。Taneja提到,部分地區(qū)的抗議活動和敵意對銷售造成一定沖擊,但馬斯克認為這些抗議背后是既得利益者的操控,而非自發(fā)行為。他重申打擊浪費和欺詐的重要性,并表示從5月起將減少在政府事務(如DOGE)上的時間,專注于特斯拉的核心業(yè)務。
馬斯克對特斯拉的未來充滿信心,稱其可能成為“比接下來五家公司總和還要有價值”的企業(yè)。他預計2025年將面臨意外挑戰(zhàn),但自動駕駛、機器人和能源業(yè)務的進展為公司長期增長奠定了基礎。馬斯克特別提到,特斯拉的“拆箱”生產系統(tǒng)將革命化制造流程,Cybercab生產線循環(huán)時間有望縮短至5秒,遠超上海工廠當前的33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