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影視城中國街道景區。
中山影視城航拍圖。
中山影視城位于南朗街道翠亨村孫中山故里旅游區內,是國家5A級景區的核心之一。
本次問卷調查共收集近700份有效答卷。整體上游客對中山影視城的體驗滿意度較高,尤其是景區衛生狀況、服務等方面,均表現出較強的認可度。調查也揭示出中山影視城在文化IP辨識度、場景、技術應用等方面有待提升。
中山職院經管學院副院長楊超表示,相較于國內其他影視城,中山影視城在技術應用方面相對滯后,缺乏爆點事件與IP聯動,難以在市場中脫穎而出。建議從場景擴容與沉浸式升級、產業鏈延伸與文化IP強化、科技賦能與數字化轉型、區域聯動與品牌輸出、打造多元消費場景、強化“影視+”核心定位等方面發力實現破局。
游玩整體體驗 ★★★★
景區整體滿意度近八成 衛生、服務認可度較高
調查數據顯示,79.23%的受訪者選擇“非常滿意”或“滿意”,這表明大部分游客對中山影視城的整體體驗持積極態度。景區餐飲配套方面,42.94%的游客表示非常滿意,28.22%的游客表示滿意,合計達到71.16%,多數游客對現有餐飲的質量持肯定態度。
南都記者了解到,目前中山影視城日場(16:00前入園)門票價格為15元/人,彩燈會成人票(16:00后入園)票價為39.9元,彩燈會兒童票(16:00后入園)票價為25元。此外還推出了雙人騎馬套票、旅拍套票、雙人馬車游園套票等供游客選擇。
3月25日上午,南都記者在中山影視城走訪時看到,雖然當天為工作日,仍有不少游客入園游玩,較深中通道開通以前“熱鬧”了許多。中山影視城提供的游客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游客量約20萬人次,2023年約28萬人次,2024年約62萬人次,呈逐年增長之勢,除了景區在經營、游玩體驗上的升級之外,深中通道的開通是中山影視城2024年游客數量激增的直接原因,從深中通道開通之日(2024年6月30日)至2024年12月31日,中山影視城接待游客約49萬人次,2025年截至2月底約16萬人次,其中深圳游客占比相當可觀。
“園區內的表演活動比以往多了。”帶朋友在中山影視城游玩的市民張先生表示,園區的表演豐富了許多。中山影視城介紹,平日、周末、節假日均會推出文旅活動。常規文旅活動包括每日迎客舞、綜藝演出、民族特技、小丑表演、歡樂竹竿舞等;截止到2024年8月31日,每逢周末夜場推出非遺火壺、打鐵花、篝火晚會等表演;節假日(五一、中秋、國慶等)有大型特色主題活動,以及動漫節主題活動。
“最讓人驚喜的是票價‘平’了許多。”張先生稱,以前票價五六十元一張,現在只要十幾元,性價比一下子就起來了。問卷調查中關于社交媒體中出現頻率較高的評價中,61.04%的人選擇認同“票價親民”,這也說明價格因素在景區吸引力中占據一定的地位。
盡管不少人認同“票價親民”,但在實際游玩中,也有游客表示“景區相關設施有待提升”。從深圳來中山影視城游玩的周小姐告訴南都記者,票價雖然便宜,“但景區還是有些簡陋,體驗式、互動性的項目可以再豐富些”。
歷史文化底蘊深厚 中山元素隨處可見
2006年,中山影視城獲“中國十大影視城”稱號。這里是電視劇《孫中山》《日出東方》《走向共和》、電影《風雨十二年》等作品的取景地,至今已拍攝各類影視劇近300部。近年幾部爆款電視劇也選擇在中山影視城取景拍攝,如《澳門人家》《中流擊水》《星辰大海》《下南洋》《芻狗之血》等。在劇照館內,陳列著不少影視劇照,以及影視明星在中山影視城拍攝時的場景。
在規模上,雖然中山影視城稍遜于橫店等其他影視城,但中山影視城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也使其有著更加豐盈的精神內涵。中山影視城位于南朗街道翠亨村孫中山故里旅游區內,是國家5A級景區的核心之一,它沿著一代偉人孫中山先生的革命足跡,濃縮他在中國和世界各地從事革命活動的紀念地而建造起來的。
中山影視城內有南京中山陵、總統府、廣州起義指揮部、黃埔軍校、上海孫中山故居、英國倫敦警察局、英國大教堂、美國唐人街同鄉會館等曾經發生過重要歷史事件的場景,以及中山近代名人館、劇照展覽館等參觀景點。
南都記者在現場走訪時,電視連續劇《孫中山》中山艦場景展覽館給人的印象尤為深刻。據了解,中山艦原名“永豐艦”,曾出現在“護國討袁運動”“護法運動”“東征平叛”“孫中山蒙難”“中山艦事件”等重大歷史事件中,孫中山先生就曾在中山艦領導革命。中山艦場景展覽館內不僅陳列了中山艦的模型,還復刻了中山艦諸多內部場景,包括臥室、會議室等,步入展館仿若登上中山艦,展館內的文史資料生動再現諸多重大歷史事件。
不少游客表示,走進電視劇中的場景,厚重的歷史感撲面而來,這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更容易讓人產生共鳴。在影視城內能發現不少中山元素,如中山故事專賣店,情懷滿滿。“在游覽中還能發現崖口云吞、石岐乳鴿等中山特色美食,讓人從視覺、味覺、觸覺上去感受一個更加立體的中山”。
專家建議
產業支撐、文化IP辨識度不足 建議強化“影視”游玩元素
在受訪者對中山影視城的期待和建議中,69.72%的受訪者期待或建議突出影視元素提供更多游玩場景;81.6%的受訪者表示期待或建議結合當下熱門影視節目推出主題游玩項目。在影視主題活動強烈參與感調查中,59.66%的參與者表示對影視主題活動有強烈的參與感。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山影視城之于游客最大吸引力調查中,沉浸式游玩服務受到78.68%受訪者的青睞。這也說明了游客對于“影視”“沉浸式”游玩項目更為期待。
楊超表示,作為“影視城”,中山影視城缺乏影視產業支撐,文化IP辨識度不足,游客粘性弱,周邊消費未能激活,發展遭遇瓶頸。在強化“影視”元素方面,可增設動態影視場景,如采用可拆卸模塊化布景,吸引更多劇組取景。打造影視共創計劃,為游客提供微型攝像機與剪輯模板,游客拍攝的“番外短片”可參與月度評選,優勝作品在影視城官方賬號播放,增強游客參與感與互動性。同時開發沉浸式劇場,強化NPC互動,讓游客深度融入場景。
還可與影視公司合作打造“拍攝+研學+衍生品開發”鏈條。挖掘中山華僑文化,設計“僑鄉往事”主題影視路線,利用VR技術還原歷史場景。聯合本地非遺,如小欖菊花工藝,推出影視IP周邊產品,如場景微縮模型、角色手辦等。
開設“影視創作體驗營”,讓游客參與微短劇拍攝,開發“影視通會員卡”,包含拍攝體驗折扣、優先參與劇組探班等權益,增強用戶黏性。此外,深挖孫中山文化與民國歷史,策劃“重走辛亥革命之路”等主題線路,提升文化IP辨識度。
從政府層面而言,可以整合中山文旅資源,將中山影視城與孫中山故居、紅博城等串聯成“文化一日游”線路。融入大灣區文旅網絡,與珠海長隆、廣州沙灣古鎮等景區合作,設計“影視+海洋+民俗”跨城線路,共享客源。通過短視頻平臺發起“中山影視城挑戰賽”,鼓勵用戶創作內容并聯動周邊城市推廣。加入“粵港澳影視取景地聯盟”,共享劇組資源與客源。通過區域聯動,擴大影響力,提升品牌知名度。
建議引入AI、VR、AR 提升游玩趣味性與體驗感
在無錫影視基地,設有三國城“赤壁之戰”VR體驗區,游客可佩戴設備指揮虛擬戰船,系統根據選擇實時生成不同結局,“劇情可改寫”設計讓80%游客主動二次消費,成功打破“觀看者”與“參與者”的界限。科技的賦能,讓游覽的趣味性和體驗感大大提升。
“在數字化體驗方面,當西安大唐不夜城用AR讓壁畫人物‘躍出墻面’,中山影視城仍在使用紙質地圖導覽。”楊超認為,技術代差導致其對年輕客群吸引力不足,同時中山影視城宣傳薄弱,對比橫店、象山的全網營銷,缺乏爆點事件與IP聯動,難以在市場中脫穎而出。
問卷調查中,79.75%的受訪者表示,期待或建議增加更多互動性活動;74.69%受訪者期待或建議引入AI、VR、AR等技術提升游玩的多樣性和趣味性。楊超建議,中山影視城可引入AR導覽系統,游客掃描建筑即可觸發歷史劇情動畫,如掃描孫文西路騎樓,手機屏幕浮現1925年黃包車穿行街景,AI語音講解僑商故事。
此外,還可以打造虛擬制片工坊,游客在綠幕前演繹經典臺詞,系統自動合成《孫中山》《阮玲玉》電影片段,生成“穿越式”短視頻即時分享。利用大數據分析游客偏好,定制個性化推薦路線,如愛情主題、歷史主題等。通過科技賦能,提升游客游覽趣味性與體驗感。
景區提升
打造NPC互動巡街等場景 推出漢服走秀等主題活動
中山影視城方面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山影視城與廣東、國內其他影視基地相比較,在規模上可能稍遜于橫店影視城等,但在歷史文化底蘊和沉浸式體驗方面獨具特色。近年來,中山影視城在豐富游玩體驗、凸顯“影視”元素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舉措。
如打造NPC互動巡街、沉浸劇本體驗等沉浸式場景;推出漢服走秀、動漫嘉年華、節假日特色主題活動等;復原翻新影視打卡場景強化影視元素;以長安鎮景區再現唐代繁榮昌盛的景象,贏得很多劇本游玩愛好者沉浸式體驗游玩。
通過一系列舉措,景區吸引力得以提升,游客停留延長至5小時,二次游玩率增加40%,家庭親子游占比周末超40%,此外懷舊場景也吸引了不少銀發群體。
當前AI技術日臻成熟,中山影視城計劃引入相關技術,提升游玩的趣味性、互動感。如引入VR/AR技術,提供沉浸式旅游體驗;開發智能客服,提供個性化旅游推薦;增加互動娛樂與社交功能,提升趣味性;利用AI進行智能化管理與運營,提高效率。
中山影視城方面表示,近年來中山影視城游客數量呈逐年上升趨勢,但也面臨著部分室內場景陳舊、缺乏科技賦能和文化特色等問題,未來中山影視城將圍繞文化IP賦能、沉浸式體驗開發、文旅配套升級、演藝內容迭代、硬件設施升級、豐富旅游產品和服務等方面加強、提升旅游體驗感。
他山之石
橫店影視城:
全產業鏈與沉浸式體驗
橫店影視城以“全產業鏈+沉浸式體驗”為核心,坐擁30余個大型實景景區,像明清宮苑、秦王宮等。游客不僅能觀看精彩的實景演出,如《夢幻太極》,還能參與影視拍攝體驗,比如在“翊坤宮”化身嬪妃參與“后宮生存挑戰”。同時,影視城衍生出影視主題酒店、文創產品等多元業態,彰顯出強大的“影視IP長尾效應”。
無錫影視基地:
主題化運營與技術賦能
無錫影視基地(三國城、水滸城)依托《三國演義》《水滸傳》經典IP,開展主題化運營。這里設計了角色扮演、古裝體驗等豐富項目,還開發“影視+旅游”聯票,聯動周邊景區形成文旅走廊。引入VR、AR技術重現經典劇情片段,如在三國城“赤壁之戰”VR體驗區,游客佩戴設備指揮虛擬戰船,系統根據選擇實時生成不同結局,“劇情可改寫”設計讓80%游客主動二次消費,成功打破“觀看者”與“參與者”的界限。
嘉興中山影城:
功能創新與空間復用
嘉興中山影城集電影放映、T臺走秀、產品發布多功能于一體。利用可伸縮座椅和超大玻璃幕墻實現空間靈活切換,借助投影技術打造虛擬現實場景。白天是民國風拍攝基地,夜間變身賽博朋克主題秀場,空間復用使非門票收入占比提升,為老場館改造提供成功樣本。
上海車墩影視基地:
精準定位與IP聯動
上海車墩影視基地精準定位民國主題,憑借《色戒》《繁花》等影視IP聯動,成為熱門取景地。通過舉辦旗袍舞會、老上海市集等復古文旅活動,打造“影視+懷舊消費”場景。
策劃:劉岸然 謝江濤
執行策劃:唐建豐 陳實
統籌:劉賢沛 易福紅
采寫:南都記者 劉賢沛 見習記者 黃敬奎
攝影:南都記者 吳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