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廣州國際女子網球公開賽現場。
2024年廣州國際女子網球公開賽現場,南沙國際網球中心座無虛席。
4月27日至5月4日期間,2025廣州南沙國際網球挑戰賽又將在南沙國際網球中心舉行,這是南沙連續第三年迎來ATP挑戰賽的舉辦,屆時將有超過65名世界級球員參賽。
今年以來,南沙網球熱度有增無減。新年伊始,ITF國際青少年網球巡回賽(J60)、全國青少年網球積分排名賽暨中國青少年網球巡回賽在南沙順利落下帷幕;廣州市第十九屆青少年運動會網球比賽上,主場作戰的南沙隊表現優異,金牌數、獎牌數均位列第一名,獎牌總數和團體總分均創歷史新高。在今年下半年,2025年第十五屆全運會(以下簡稱全運會)網球群眾組賽事將在南沙正式舉辦,此外南沙區還將繼續申辦WTA廣州國際女子網球公開賽。
一系列國內外重磅賽事落戶南沙并非偶然。近年來,南沙區立足打造網球特色強區,灣區體育運動新高地,積極探索培育體育發展新動能。南沙區相關負責人表示,網球這項運動已刻進南沙的DNA里,隨著全運會的到來,南沙也將以此為契機,持續提升網球等體育產業配套,以更加貼心的服務,更加良好的競賽環境為粵港澳大灣區文旅體事業高質量發展增添活力。
2024年,南沙區承辦了國際國內29項網球賽事,包含了ATP、WTA和ITF旗下賽事,實現了三大國際網球組織賽事“全滿貫”。
2024年,南沙輸送隊員在廣東省青少年網球錦標賽為廣州市奪得2金4銀3銅,占了廣州市總獎牌數量的二分之一。
一年承辦29項國際國內賽事
實現三大國際網球組織賽事“全滿貫”
過去的一年,南沙區承辦了國際國內29項網球賽事,包含了ATP、WTA和ITF旗下賽事,實現了三大國際網球組織賽事“全滿貫”。
南沙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引進國際化體育賽事是貫徹《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和《南沙方案》的重要舉措。通過賽事平臺集聚人氣,帶動文、商、旅、體產業聯動發展,進一步構建南沙國際交往新平臺,為區域建設注入活力,提升核心競爭力,也為南沙塑造“國際體育名城”形象提供了契機。
為進一步辦好國際賽事,南沙在硬件配套和人才培養等方面持續下功夫。就在不久前,歷經數月升級改造的南沙體育館已全面完工并通過驗收,南沙國際網球中心則在原有18片網球場基礎上新增6片室外硬地球場和3片室內硬地場,擴建完成后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內標準球場最多的網球中心。值得一提的是,中心還擁有4片風雨紅土場、2片室外紅土場,是大灣區數量最多、標準最高的紅土賽場。廣州南泰文化體育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泰文體)相關負責人介紹,現階段還在謀劃建設南沙國際網球基地,為高水平競技提供優質保障。
作為廣州市發展最快的區域之一,南沙自2005年設區以來,人口從不足30萬增長至如今管理人口超120萬,城市能級持續躍升,體育和文旅消費需求快速釋放。在這一時代背景下,南沙區政府積極響應“全民健身”國家戰略,將網球運動作為突破口,推動體育強區建設。據了解,南沙國際網球中心采取PPP項目建設模式,由企業出資建設并市場化運作,政府在政策、資源等方面全力支持,充分激發企業活力。2023年首次引進ATP、WTA等國內外重磅賽事,并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僅2024年,南沙國際網球中心共舉辦29項賽事,包括4項國際賽事,3項全國性賽事等,形成以國際賽事為引領,全國及粵港澳大灣區品牌賽事為主力,以其他賽事為補充,做到月月有大賽、每周有賽事。
從職業比賽到全民運動
硬件配套與人才培養雙管齊下
據艾媒咨詢公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網球運動人數達到2381萬,較2023年增長10.2%,預計在2029年突破3000萬;2024年中國網球運動市場規模將達到367.5億元,較2023年增長14.4%,預計2029年可達624.9億元。
在南沙區內,網球運動人口也呈現迅速增長的趨勢,青訓、網球產業水平逐步提高。南沙國際網球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各項賽事,在市民群眾中也刮起了“網球熱”“體育熱”旋風,讓網球運動逐漸從專業賽事走向全民普及。
記者觀察發現,近年來,南沙區科學布局網點學校和訓練基地項目,在兼顧新興和傳統項目發展的同時,確保訓練項目與學校特色相結合,提高了訓練效率和質量。并創新推行“無圍墻”業余體校管理模式,促進競技體育改革發展。首批設立30個訓練基地網點學校和7個項目訓練基地,與廣東省二沙體育訓練中心共建省級高水平網球隊,與橫瀝鎮區楚良足球青訓基地共建足球青訓隊伍,與籃球協會、羽毛球協會、乒乓球協會聯動,與鎮街政府、學校、社區合作,覆蓋廣泛的選拔網絡,在鎮街定期組織選拔賽發掘有潛力的體育苗子,構建起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
在WTA廣網、ATP挑戰賽等國際職業賽事及全國青少年比賽等多個賽事助推下,區內逐步建立起“高端賽事+青訓孵化+群眾參與+配套消費”全鏈條運營體系。
目前,南沙網球等體育運動的推廣已逐步覆蓋不同年齡層,網球培訓形式也逐步多樣化,通過開展網球進幼兒園、中小學等以及各類成人網球培訓,大力推廣網球運動。數據顯示,2024年,共有1355名學員在網球中心報名培訓,較前一年的網球學員人數同比增長58.48%,參與網球運動的人口呈幾何式增長,低齡網球人口大幅度增加。通過舉辦南沙區中小學生網球比賽等方式,在區內形成打網球、學網球的新風潮。
在加強職業培訓合作方面,南沙網球中心引進西班牙的網球培訓體系并成立鈞泰國際網球學院,面向大灣區及全國各地的優秀青少年網球選手展開培訓。在南沙區的大力支持下,打通校企合作渠道,為外地來到南沙參與培訓的優秀青少年選手解決讀書等問題。
正是在職業化與全民化的推動下,南沙區在近兩年市青少年錦標賽的成績不斷取得歷史性突破。2024年,南沙區注冊隊員獲得了全國網球冠軍的有5人12人次。南沙區青少年網球隊在廣州市青少年網球錦標賽金牌數位列第一;南沙輸送隊員在廣東省青少年網球錦標賽為廣州市奪得2金4銀3銅,占了廣州市總獎牌數量的二分之一。
此外,南沙區內的體育配套持續完善,到今年1月,南沙區體育場地總面積為407.8萬平方米,公共體育設施已覆蓋現狀居住用地的100%,能夠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運動需求。通過振興足球、籃球以及排球“三大球”,區鎮村形成三級聯動,合力打造具有群眾性、草根性、持續性的賽事,擦亮南沙特色群眾體育IP品牌名片。
網球熱潮下的南沙
賽事帶動票房超3倍增長
2024年夏天,鄭欽文獲得巴黎奧運會網球女單金牌,讓網球運動在中國著實火了起來。有數據顯示,2024年7-8月,美團平臺“網球”搜索量同比2023年增長超六成,其中上海、北京、深圳、成都、廣州的消費者搜索網球熱度最高,25到35歲之間的消費者占比超五成。
奧運熱潮下,2024年南沙的網球賽票房火爆,其中廣網賽事總票房較2023年增長3倍有余,賽事期間共吸引超過來自全國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1.2萬球迷現場觀賽。南泰文體相關負責人透露,票房數據反饋近年前來觀賽的球迷日趨多樣化,其中有不少是來自香港、澳門、深圳、東莞的球迷,南沙本地的購票球迷數量也呈現上升趨勢。
在2024年廣網期間,賽事組委會首次推出廣網20周年吉祥物等系列文創產品,帶動球場內餐飲等銷售收入增長300%。此外,金茂萬豪酒店、喜來登酒店、嶺南東方酒店等周邊酒店的訂房率較2023年同期增長約10%,環宇城、萬達廣場、悠方天地等周邊商業綜合體人流量較平時增長了20%。
以體育為媒促灣區經濟發展
港澳人士組團打網球逛街區成常態
南沙舉辦的一系列國際賽事,吸引了大灣區周邊城市及港澳球友的關注。據統計,2024年共21批次,過千名香港網球愛好者在網球中心消費。來自香港的“雞煲網球隊”便選擇南沙作為周末隊友比賽、郊游的新去處。球隊負責人Gloria表示,南沙的紅土場條件非常好,周邊配套完善,打球之余還能滿足隊友們“北上消費”的需求。
這種消費模式也逐步擴大到南沙其他片區,南沙大酒店的相關負責人透露,近年來預定網球場的港澳用戶數呈現逐步遞增的趨勢。不乏有網球愛好者特地組隊前來,例如此前香港上市公司港華燃氣網球隊特地組隊前來南沙和當地的網球隊開展友誼賽活動。
據了解,南沙國際網球中心先后被授予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網球基地等榮譽稱號,每年冬季來自港澳地區的球員便會到南沙開展冬訓。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網球愛好者和圈內人士的推薦,也提升了南沙國際網球中心的知名度,如今紅土場也成為不少港澳人士在內地打球的首選地。
“體育+”持續發揮效應
將賽事流量轉化為經濟增量
近年體育賽事與商業場景的融合成為創新消費模式的重要突破口。自2024年以來,南沙區依托蕉門河商圈的資源,舉辦了多場“體育賽事進商圈”活動,進一步推動了文商旅體的深度融合。
在“體育+旅游”方面,2024年南沙半程馬拉松賽事期間,共舉辦近50場次“體育+”文旅推介活動,持續放大馬拉松賽賦能效應。賽事期間,區內14家主要酒店及民宿實際平均入住率達84.11%,增長近30%。郵輪母港、南沙萬達等商圈消費增長率達30%。賽事總體帶動經濟效益達2億元,有效實現賽事流量轉化為經濟增量。
南泰文體相關負責人表示,在今年的網球賽事期間,將放大“體育+”效應,通過“嘉年華”等形式,讓前來觀賽的球迷有更多不一樣的體驗,延長在現場的消費體驗時間。通過與不同品牌的合作,擴大賽事在社交媒體的品牌影響力和傳播力度。
隨著全運會即將召開,屆時也將為南沙的文化體育旅游事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南沙區文廣旅體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高水平的國際賽事平臺,推動南沙體育事業與文化交流的發展,更進一步提升了南沙的國際影響力與知名度。
據了解,在今年五月份,“圖南杯”2025年廣州地區大學生系列賽將在南沙掀起一場青春澎湃的運動熱潮,屆時將舉辦網球、足球、羽毛球三大項目的比賽,其中網球賽還將在紅土場進行。依托濱海獨特優勢,今年還計劃舉辦廣州南沙國際帆船賽等賽事,進一步推動區域水上運動發展,擦亮體育強區的新名片。
南都廣州新聞部出品
采寫:南都記者 鄭雨楠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