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1
患者男性,38歲 ,因“檢查發現顱內動脈瘤3天余” 入院。
既往史無特殊。
查體:神經系統檢查未見異常。
輔助檢查:外院 頭顱CTA及MRA提示:左側大腦中動脈M1、M2段動脈瘤
診斷:左側大腦中動脈動脈瘤
外院CTA:左側大腦中動脈M1、M2段動脈瘤
AI風險評估
手術規劃:FD+彈簧圈
FRED 3.0x14/19
牛角弓
FRED 3.0x14/19
術后CT
術后磁共振無腦梗及低灌注
術后半年復查,動脈瘤消失,載瘤動脈通暢
病例2
李某,男 ,31歲 ,因“檢查發現顱內動脈瘤5天”入院。
既往史:9年前有車禍外傷病史。
查體:神志清楚,切題對答,查體配合。雙側額紋對稱,雙眼運動正常,雙側瞳孔2.5mm,對光反射靈敏;四肢肌力、肌張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
診斷:1.右側大腦前動脈A3段動脈瘤2.左側頸內動脈C2段輕度狹窄
術前頭顱MRI檢查
術前頭顱MRI檢查
術前造影檢查(L-CC)
術前造影檢查(R-CC)
術前造影檢查(R-CC)
術前造影檢查(R-CC)
治療方案
全麻下經股動脈行右側A3動脈瘤密網支架植入術
微導絲越過動脈瘤
微導管越過動脈瘤
支架釋放后造影
術后復查頭顱CT
術中材料
通路:8F指引導管+5F通橋支撐導管
微導絲:Fathon、Synchoro2微導絲
微導管:headway21支架微導管
支架:2.5*20mmFRED密網支架
縫合系統:7F血管封堵器
病例3
肖某,男,74歲,因“檢查發現左大腦前動脈A4段動脈瘤1月余”入院。
既往有高血壓病史。
查體:神經系統檢查未見異常。
診斷:1.左側大腦前動脈A4段動脈瘤2.右側小腦后下動脈閉塞3.高血壓病3級 很高危組
頭顱DSA 3D
外院 頭顱 DSA
治療方案
全麻下經股動脈血流導向裝置植入術
雙抗:阿司匹林100mg QD+氯吡格雷75mg QD 3天
主動脈弓
術中造影見動脈瘤較前增大
術中造影見動脈瘤較前增大
動脈瘤超選
Fred 2.5*8釋放
釋放支架過程
術后造影見造影劑滯留,載瘤動脈通暢
支架精顯
術后CT未見出血,瘤內血栓形成
術中材料
通路:右股A 8F股鞘+6F90cm長鞘+5F125cm中間導管
微導絲:Synchro2微導絲
微導管: Headway21微導管
支架:Fred 2.5*8
縫合系統:8F血管縫合器
病例4
患者男 ,59歲 ,因“發現右側大腦前動脈A3段動脈瘤14天”入院。
既往史:肺腺癌手術治療7年,現目前規律服用靶向藥物治療,伽馬刀治療3年,右側頂葉、小腦放射性腦病行手術治療2年。高血壓病史2月余,規律服用氨氯地平和阿里沙坦酯片降壓。
查體:BP:142/ 85 mmHg。左下肢肌力5-級,余神經系統檢查未見異常。
輔助檢查
DSA
1.右側大腦前動脈A3段動脈瘤;
2.右側額頂葉、左側小腦半球放射性腦??;
3. 腦轉移瘤術后;4.肺惡性腫瘤術后
治療方案
右側A3動脈瘤密網支架植入術
材料:
通路:8F股鞘+5F125通橋導引導管
微導絲:Synchoro2微導絲
微導管:headway17支架微導管
支架:2.5*13mmFRED密網支架
縫合系統:7F血管封堵器
小結
1、在載瘤動脈遠近端直徑差距大,血管解剖結構迂曲,成角大且方向扭轉的情況,FRED?血流導向密網支架的順應性極佳,易打開,無需依賴后處理即實現整體貼壁優秀,大幅簡化密網支架釋放操作。
2、FRED?血流導向密網支架兩端的無效段擴口設計,可以在保障錨定穩固的同時,避免覆蓋重要的血管分支。釋放過程中,遠端不易短縮,真正實現精準定位的原位釋放。
3、術后半年隨訪,瘤頸缺損處內皮化,動脈瘤完全不顯影,顯示FRED?血流導向密網支架具有卓越的治療有效性及安全性。
關注“鐘書醫生”公眾號:專治腦血管病,科普醫學知識,追求文明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