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歷史的朋友都知道,一個強大帝國的崩盤往往是從內部開始的,不論古今、不管中外,概莫能外。
美國正在經歷這種內部混亂。就在特朗普被自己定下的“對等關稅”政策搞得內外交困之時,身邊兩位核心成員之間的矛盾進一步升級,兩人分別是億萬富文馬斯克和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
特朗普上任美國總統后,原國稅局長主動辭職走人,由克勞斯擔任代理局長。好景不長,4月9日克勞斯也辭職了,后來經由馬斯克推薦,特朗普在15日宣布沙普利接任代理局長職位。
原以為這事到此結束,沒成想卻是權力之爭的開始。
沙普利是4月15日當上國稅局代理局長的,在崗位上只待了3天便走人了,接替他的是現任美國財政部副部長福爾肯德。
顯然,福爾肯德背后的大佬是財政部長貝森特,后者向特朗普推薦了福爾肯德,并表示其是目前最適合擔任代理局長的人選。
國稅局在編制上隸屬于財政部,按理說該局的局長上任前至少應該和貝森特通個氣,可此前的任命不僅沒有獲得貝森特的同意,而且連招呼都沒打。相當于馬斯克繞過了貝森特直接找特朗普讓自己看上的人成為國稅局代理局長,貝森特怎么可能對此忍氣吞聲呢?
別看馬斯克既是全球首富,又為特朗普當選總統立下汗馬功勞,可他不是內閣成員,政府效率部同樣非正式機構,在貝森特等人眼里馬斯克只能算“編外人員”,或者說是顧問。
“局外人”居然染指政府內部的重要崗位,而且還是隸屬于財政部的機構負責人,近期深得特朗普重用的貝森特很不爽。他決定給首富一個教訓,替換代理局長是在抽馬斯克的臉。
實際上這兩位大佬早就有矛盾了。
在特朗普還未決定誰出任美國財政部長的時候有兩位熱門人選,一位就是成功上位的貝森特,另一位是后來當了美國商務部長的盧特尼克。你猜盧特尼克的支持者是誰?沒錯,就是馬斯克,為了支持盧特尼克當財政部長,馬斯克不遺余力為其造勢,甚至用自己的聲望替盧特尼克背書。
最后貝森特贏得了財政部長的競爭,他與馬斯克自此結下了梁子。
除此以外,馬斯克領導的政府效率部為了削減政府開支得罪了不少人,其中就包括財政部和國稅局。
據悉,國稅局的員工人數預計將從10萬人減少到6至7萬,差不多要裁員百分之三、四十,國稅局還解雇了大約7000名試用期員工。這幾個大手筆全都來自政府效率部,讓貝森特十分不滿。
作為“回禮”,貝森特在國稅局遭遇大規模裁員后以牙還牙,讓在政府效率部里擔任重要成員的國稅局員工克里格走人。不知道丟了“鐵飯碗”的克里格之后是否獲得了馬斯克公司的職位,若沒能入職特斯拉或SpaceX就太虧了。
你裁了我的部下,我開掉你的得意干將,特朗普的左膀右臂互相拆臺,不斷上演“宮斗”大戲。天天把精力和時間放在權力爭斗上,怎么可能干得好事情呢?
更糟糕的是現在正好是國稅局業務最繁忙的報稅季,10天之內換了三名代理局長,加上大規模裁員,美國國稅局能否把該收的稅全部收上來,得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已經有稅務局高級官員警告,預計會有人趁著國稅局的混亂鉆空子,預計美國聯邦政府的稅收將大幅下降。
如果真如這位官員預測的那樣,那么將是一個莫大的諷刺。
特朗普對各國加征關稅的目的之一是提高美國政府的財政收入,讓馬斯克裁撤沒必要存在的部門則是為了減少支付開支,一增一減,減輕財政負擔、緩解債務壓力。可內斗讓替政府收稅的國稅局發生混亂,由此導致該收的錢沒法全部收上來,反而擴大了財政赤字規模。
看來本就不靠譜的特朗普找了些更不靠譜的人組團,這樣的草臺班子不把美國給整垮,反倒是奇跡了。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歡迎關注、點贊,您的支持是對原創最好的鼓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