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院巷東起人民路三元坊,西至東大街口,全長564米。其歷史可遠溯至唐代,時稱“南宮坊”。五代十國時,吳越廣陵王錢元璙在此建南園,又稱“南園巷”。南宋嘉定年間,理學家魏了翁因直言進諫觸怒權臣,被貶至蘇州。宋理宗賜其宅邸于南園巷,并親題“鶴山書院”匾額。魏了翁在此講學、藏書,推動理學傳播,形成了“鶴山學派”。其曾孫魏起于元代恢復書院,巷名由此改為“書院巷”。
《尋味姑蘇》第一期——“簡單逛吃西中市”,推出之后圍觀群眾眾多,讓人不禁感嘆:原來蘇州的美(chī)食(huò)家(men)這么多!趁熱打鐵,第二期送上!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后,顏色開始了本次逛吃之旅。可能是下午時分,天氣較為炎熱,街上行人不是很多,但依然有幾家門口排起了長龍。
這家赫赫有名的老王蛋餅店,是一家自1999年開業至今的老字號,以其獨特的油酥蛋餅征服了無數食客的心。從每天清晨開門營業開始,這里便排起了長龍,等待那金黃酥脆的蛋餅出爐。
老王蛋餅有三種口味可選:韭菜、蔥花、包菜,每張蛋餅都用菜籽油煎得外脆里嫩,刷上甜醬或辣醬,更是風味倍增。
尤其是韭菜蛋餅,加串里脊肉,再來點濃郁的甜醬,更是讓人欲罷不能。
其價格也比較親民,7元一個的雞蛋餅,加雞蛋或香腸只需再加2元,里脊肉則是3元,保管品嘗過后讓你大呼物有所值。吃完后,再來一杯他家清爽的綠豆百合湯,解膩又爽口,真是絕配。
從老王蛋餅店轉身幾步,便來到了明月樓糕團店。這家糕團店在書院巷開設已近二十年,以其精致的糕點和獨特的口感而聞名遐邇。無論早晚,這里總是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從小小的營業窗口向內望去,各種糕團琳瑯滿目。每一款糕團都制作得精致可口,讓人垂涎欲滴。
明月樓的糕團種類繁多,既有傳統的豬油糕、桂花糕、南瓜糕、薄荷糕,也有時令的豆沙青團、香芋青團等。這里的糕團都是現點現做,保證了食材的新鮮和口感的美味。尤其是豬油糕,香糯可口,甜而不膩,是許多食客的心頭好。而薄荷糕則以其清新的口感和獨特的香味,贏得了不少回頭客的青睞。
除了傳統的糕團,明月樓還推出了許多創新口味的糕團,如南瓜豆沙松糕、菜干頭團子等,這些新品不僅保留了傳統糕團的精髓,還融入了現代人的口味偏好,讓人耳目一新。
允上有方茶,這家店其實并沒有開在書院巷里,而是在吉慶街上。它是蘇州老字號“雷允上”旗下的新式茶飲店,據說在全國也是首家門店。
店內設計以中藥柜式原料儲備箱、中藥材陳列為特色,營造出傳統與現代交織的氛圍。
店鋪主打“藥食同源”理念,推出如“一根參”“二朵花”“解郁”“舒神”“暖姜茶”“生津”“養顏”等特色飲品,每一款都融入了中藥材的精華,既滿足了味蕾的享受,又兼顧了身體的健康。特別是解郁茶,玫瑰與桃膠的完美融合,讓人在品茶的同時,也能感受到身心的放松與愉悅。
本次逛吃活動到此就結束了。是不是覺得太少?可顏色實在是盡力了。為了能多找到一些排隊的地方,除了書院巷外,顏色還沿侍其巷、吉慶街、道前街、人民路走了一個閉環,但沒想到……
下次,顏色打算去葑門橫街或煥新后的彩香菜市場逛逛,聽說那邊有不少好吃的。尊敬的讀者大大們,你們有沒有什么好的逛吃地點推薦,歡迎在評論區中留言。
— FIN —
視 覺 / 風的顏色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如果想要在第一時間
收到意蘇州的最新內容
就請為我們的公眾號
點亮一顆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