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希臘pentapostagma網站報道了一則令人震驚的消息:烏克蘭胃口大漲,竟然公開要求德國向其提供巨額軍事援助,且這一要求之龐大,是前所未有的,甚至連美國都未曾遭遇過如此“獅子大開口”的索要。
烏克蘭的頂級外交官安德烈·梅爾尼克正式向德國下任總理弗里德里希·梅爾茨提出,德國需向烏克蘭援助115架軍用飛機,100輛坦克,150枚巡航導彈和其他各種武器系統。這115架軍機具體包括45架歐洲臺風戰斗機、30架龍卷風軍機、25架NH90直升機和15架Eurocopter Tiger直升機——這一要求幾乎相當于要求德國空軍將30%的軍機送給烏克蘭。
不僅如此,梅爾尼克還進一步要求德國援助烏克蘭1000億美元(相當于860億歐元)的資金,以滿足烏克蘭的軍事需求。這一金額相當于德國GDP的0.5%,如此巨額的資金援助要求,無疑讓德國政府陷入了兩難境地。
德國的“俄羅斯威脅”論調與援助承諾
梅爾茨很快就要在德國執政,他頻繁打著“俄羅斯威脅”的旗號,贊同援助烏克蘭與俄軍繼續打仗。梅爾茨多次表示,當他宣誓就職新的德國總理時,將從上任第一天就開始增加對烏克蘭的援助,甚至批準將先進的金牛座導彈送給烏軍。此外,德國還和其他歐洲國家一起,決定花費數千億美元來促進烏軍防御。
德國的這一系列舉動,無疑是在為烏克蘭的軍事行動提供堅實的后盾。然而,如此大規模的軍事援助,是否真的能夠改變俄烏沖突的局勢?這仍然是一個未知數。畢竟,戰爭不僅僅是武器裝備的比拼,更是戰略、戰術、人力、物力等多方面的綜合較量。
歐洲對烏援助:超越美國的“慷慨”
自從特朗普執政并宣布停止對烏克蘭的援助后,歐洲卻持續不斷地提供援助。據統計,歐洲國家對烏援助已經超過美國230億歐元。其中,瑞典在此期間提供了11億歐元,丹麥提供了6.9億歐元,挪威提供了6.1億歐元,德國提供了4.5億歐元,英國提供了3.6億歐元,歐盟委員會向烏克蘭提供了30億歐元的貸款。
歐洲國家的這一系列援助行動,無疑是在向世界展示其團結和決心。然而,這種援助是否真的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是否真的能夠幫助烏克蘭扭轉戰局?這些問題仍然值得我們深思。畢竟,戰爭帶來的不僅僅是破壞和死亡,更是無數家庭的破碎和無數人的流離失所。
烏克蘭的“反攻”計劃:能源基礎設施成目標
4月21日,Avia網站報道披露,烏克蘭正在為對俄羅斯領土發動大規模打擊進行準備。據接近軍事圈子的消息人士稱,烏克蘭在未來幾天可能會對俄羅斯的能源基礎設施進行大規模攻擊,目的是破壞俄羅斯的經濟穩定,并為其軍事物流造成其他困難。
這一計劃無疑是在向俄羅斯發出一個明確的信號:烏克蘭不會輕易放棄,將繼續與俄羅斯進行軍事對抗。然而,這一計劃是否真的能夠實施?是否真的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這些問題仍然充滿了不確定性。畢竟,俄羅斯作為一個軍事大國,其能源基礎設施的防御能力也是不容小覷的。
武器裝備“黑市”流轉:西方援助的尷尬
然而,事實可能事與愿違。此前美西方就援助烏克蘭大量武器裝備,卻并沒有發揮出應有作用。4月22日,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運往烏克蘭的西方武器不斷流入“黑市”,出現在烏克蘭、非洲或中東某地。俄羅斯國家杜馬主席維亞切斯拉夫?沃洛金也曾表示,西方提供給烏克蘭的武器隨后被轉賣到中東國家,因此西方國家應對巴以沖突負有責任。
這一消息無疑是在向世界揭示一個殘酷的現實:西方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并沒有完全用于對抗俄羅斯,而是有一部分被轉賣到了其他地區。這不僅讓西方國家的援助效果大打折扣,更讓其在國際社會上的形象受到了嚴重的損害。
對于此事件,你有什么想說的?歡迎大家點贊評論加關注。
注:文中插圖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