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掉上海房產,帶著幾百萬資產和7歲兒子赴英”“變賣青島唯一住房,舉家移民日本”“拿著賣房錢在西班牙買了一套公寓,年租金有幾十萬元,還獲得了西班牙綠卡(永久居留權)”……
近期,一些社交平臺上涌現大量宣稱“花幾十萬元甚至只需幾萬元即可實現國外永居躺平”的短視頻和帖子。視頻中,移民后的人早上晨跑、中午和朋友共進午餐、傍晚在海邊看日落,生活悠閑自在。
記者調查發現,這些“移民捷徑”中充滿了精心編制的謊言和陷阱,部分國家移民政策復雜,中介利用信息差將“有機會申請”包裝成“穩過”,誘導消費者支付高額費用。(據4月22日法治日報)
漫畫繪制: 高岳 來源:法治日報
“捐款換身份,輕松解鎖自由人生”“購房移民北美,享高福利、上名校”“零門檻移民,開啟高薪富足人生……”如果光看社交平臺上的描述,會覺得移民易如反掌,海外就是最美的“烏托邦”。然而,這些話術的背后,是一整套完整的忽悠套路:將復雜政策簡化為“花錢就行”,把臨時居留包裝成“永久身份”,用濾鏡生活掩蓋現實困境,以信息差制造虛假安全感,再輔以“名額有限”的饑餓營銷,分分鐘讓人心向往之,恨不得立刻就舉家奔赴幸福生活。
其實,這些天花亂墜的說辭,只要稍加推敲,就能發現諸多缺乏實據,甚至自相矛盾的漏洞,但總是有人趨之若鶩,究其根本,是部分人還有抱有“外國的月亮比較圓”的心態,對國內現有的生活心生不滿,對移民中介宣傳的“美好生活”心生向往,渴望通過移民來改變現狀,實現階層躍升。這種心態在社會上存在多年,至今仍根深蒂固,一些人看到身邊有人成功移民,便心生羨慕,認為去到某個遙遠國家,就能一鍵解決所有人生困境。這種復雜又天真的想法,混合著對現實的逃避、獲取信息的片面,以及對“捷徑”的盲目信任。
想象總是豐滿盈潤的,而現實往往冷硬得硌人。很多相信社交平臺上那些“幸福假象”的人,往往對真實的國外生活缺乏了解,以為真的只有“晨跑、午餐、看日落”的歲月靜好,對于語言障礙、文化隔閡、職場天花板等隱性壁壘知之甚少。一些人交了錢之后卻無法成功辦理移民,白白折了一大筆所謂的“手續費”。還有人為了移民不惜賣車賣房、舉家前往異國他鄉,卻發現實際情況與中介宣傳大相徑庭,后悔時已經毫無辦法。
當下中國的發展現實,已經讓“外國的月亮比較圓”這一觀念顯得格外狹隘和過時。此前,全球頂流網紅“甲亢哥”的中國行直播,生動展現了中國市井生活的便利、活力和多彩。深夜依然燈火通明的商業街,一部手機解決所有需求的數字生態,四通八達的高鐵網絡,充滿煙火氣的傳統文化,絢爛多姿的日常生活。這些不是枯燥平面的GDP數字,而是每個普通人觸手可及的生活肌理,也是每個人能夠感知到的,實實在在的生活幸福感。幻想通過移民就能“躺平”的人,或許并沒有意識到,在任何一個社會,想要獲得尊重,想要感受幸福,都需要付出相應努力,而今天的中國恰恰提供了廣闊的奮斗舞臺,多元的生活方式,安心的情感歸屬。
針對移民中介市場的亂象,相關部門亟需加強監管力度,建立全鏈條治理機制。首先,應督促社交媒體平臺建立移民廣告關鍵詞過濾機制,對夸大宣傳、虛假承諾的內容進行及時清理。其次,市場監管部門應會同公安部門開展專項整治行動,重點查處無資質經營、合同欺詐等違法行為,同時,建立健全投訴舉報機制,鼓勵消費者積極維權,讓騙局無處遁形。
但更重要的是,消費者自己要提升對騙局的“抵抗力”。人生選擇本無對錯,但必須建立在清醒認知而非虛幻想象之上。與其耗費巨資追求一個被中介美化過的海外幻夢,不如先腳踏實地改善當下的生活,只有充分了解我們所處的世界,并且滿懷熱情地去改變、去創造、去構建,才能真正擁有自己所向往的未來。
(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