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韓國《中央日報》聯合東亞研究所搞了一項民調,結果挺讓人意外:64.5%的韓國人居然支持在臺海沖突中動武。不光韓國國內炸開了鍋,咱們這邊也坐不住了。畢竟,臺灣問題是咱們的內政,誰敢插手,咱們肯定得硬剛回去。
韓國人咋想的?
2023年3月,韓國《中央日報》和東亞研究所找了1028個18歲以上的韓國成年人,問了個直白的問題:“如果咱們大陸對臺灣動武,韓國該不該摻和?”結果出來了,64.5%的人說“得干點啥”,具體拆開看,42%覺得該提供后勤支援,比如給點物資、幫忙運東西;22.5%更狠,直接說要派兵上戰場;剩下17.9%比較冷靜,覺得這事兒跟韓國沒啥關系,別瞎摻和。
支持的人理由挺實在:臺海要是亂了,韓國經濟得跟著遭殃。畢竟,臺灣海峽是韓國半導體、航運的命脈,亂起來誰都跑不了。還有人覺得,韓國是美國的小弟,美國要是下場,韓國不得跟著上?
美韓同盟這幾十年下來,韓國人對美國的安全承諾還是挺買賬的。可反對的人也不少,他們擔心的是咱們這邊——中國是韓國最大的貿易伙伴,2020年韓國對咱們的貿易順差有236億美元,真惹毛了咱們,經濟制裁一來,日子可不好過。
這民調也不是憑空來的。2023年那會兒,美韓關系正熱乎,美國在亞太地區拉幫結派,韓國被推到前臺。加上尹錫悅上臺后一門心思靠攏美國,搞什么美日韓軍事合作,公眾自然被帶著走。可問題在于,韓國經濟跟咱們綁得太緊,這64.5%的人真想動武,未必算清了后果。
咱們的反應很干脆。民調一出,外交部就表態了:“臺灣問題是我們內政,誰敢伸手,咱們絕不客氣。”一個中國原則是底線,任何外部勢力插手臺灣事務,都是對咱們主權的挑釁。韓國這邊民調剛放出來,咱們大使館外就有抗議者舉牌子警告,別碰紅線。中韓關系立馬涼了一截,文化交流活動被叫停,一些韓國商品出口也開始卡殼。
尹錫悅的算盤
尹錫悅這人,1960年出生,法學出身,當過檢察官,2019年當上檢察總長,2021年跳進政壇,2022年當選總統。上臺后,他走的是一條親美路線,臺海問題上態度尤其硬。他在民調出來后公開喊話,說韓國得跟美國一塊兒“維護臺海現狀”。他還跑去跟美軍司令碰面,說韓國要在亞太地區“發揮更大作用”,擺明了想在臺海問題上摻一腳。
尹錫悅的政策不光是嘴上說說。2023年,美韓在黃海搞聯合軍演,他親自去現場站臺,強調韓國在亞太安全里的角色。2024年,首爾大學還出了個報告,分析他的對臺策略,說他想通過美日韓軍事協作搞個“區域安全框架”,擺明了針對咱們。可韓國國內也不是鐵板一塊,反對派和經濟界都急了:你這么玩,咱跟中國的生意咋辦?
咱們這邊沒閑著,直接動手反制。先是經濟牌,2024年對韓國電子產品和化妝品加了關稅,中韓貿易額一下掉了10%。這招挺狠,韓國企業立馬叫苦連天,尤其是化妝品和電子行業,出口少了,庫存壓手里賣不出去。
再加上外交壓力,咱們在聯合國把韓國拎出來批,說它“干涉內政”,還拉了些中立國家站隊,韓國在國際上有點孤立。軍事上,咱們也沒含糊,火箭軍導彈能覆蓋韓國,空軍戰機也有打擊能力,雖然沒真打,但這威懾力夠韓國掂量了。
韓國國內反應也挺激烈。首爾街頭抗議不斷,民眾喊著“別惹中國”,經濟下滑讓大家日子不好過。尹錫悅的支持率一路跌到15%,企業界也開始埋怨他政策太冒險。可他還是硬著頭皮往前沖,結果把自己玩進去了。
2024年12月3日,他宣布全國戒嚴,想靠軍隊壓住反對聲浪,結果國會直接翻臉,12月14日以204票通過彈劾動議。2025年4月4日,憲法法院8比0確認彈劾,尹錫悅成了韓國第一個被彈劾下臺的總統。
尹錫悅這步棋走砸了,既害了自己,也讓中韓關系雪上加霜。
韓國的新局
尹錫悅下臺后,韓國政壇換了主角。共同民主黨領導人李在明站了出來。他2025年3月26日在選舉法案件二審被判無罪,參選障礙沒了,人氣一下竄到46.9%。李在明跟尹錫悅思路完全不一樣,他早就批評尹錫悅的政策:“臺灣問題跟韓國有啥關系?干嘛去招惹中國?”他上臺后,韓國對華政策可能會有調整,估計會往平衡外交靠攏,既不得罪美國,也不想跟咱們徹底翻臉。
可韓國這新局也不好混。經濟上,中韓貿易額下降,企業壓力大,失業率還上升了。政治上,尹錫悅彈劾后社會撕裂加劇,李在明自己也有官司纏身,國內對立沒消停。國際上,美國還盯著,日本也擔心地區平衡,韓國夾在中間,左右為難。
咱們這邊態度沒變過。韓國要是還想摻和,咱們的反制肯定不會停,經濟、外交、軍事牌都隨時能打。韓國新政府得好好想想,跟咱們對著干值不值,畢竟經濟合作才是硬道理。
民調那64.5%聽著嚇人,但真到動武那步,韓國自己先亂了。尹錫悅的下場就是個教訓,韓國未來得學會平衡,別一邊倒靠美國,也別低估咱們的決心。李在明上臺后,估計會多跟咱們聊聊經濟合作,少碰臺灣這根高壓線。中韓民間交流也得抓緊搞,年輕人多了解了解,別老被美國那套忽悠。
韓國要想日子過得好,還是得跟咱們好好相處,別老想著當美國的馬前卒。地區和平是大事兒,半島穩定也得靠中韓一塊兒努力。咱們歡迎合作,但底線絕不讓步,誰也別指望在臺灣問題上搞亂咱們的主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