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問題老是被拿出來說事兒,尤其是中美關系緊張的時候。2025年初,一個美國專家放了個大招,說如果中國大陸真動手武力統一臺灣,西方國家可能會直接凍結中國在海外的3.4萬億美元資產。這話一出,全球都炸了鍋,畢竟這不是小數目,動不動就牽扯到全球經濟的大動脈。可這還沒完,專家話鋒一轉,說中國手里有張“王炸”,能讓西方投鼠忌器。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兒?
背景:為啥又扯到臺灣?
臺灣問題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了。1949年國共內戰后,國民黨退到臺灣,兩岸就這么分開了。大陸這邊一直說臺灣是自家地盤,統一是遲早的事兒;臺灣那邊呢,有美國撐腰,加上自己的想法,搞得這事兒一直懸著。過去幾十年,中國經濟起來了,軍事實力也硬了,統一的聲音越來越響。可美國不樂意啊,覺得臺灣是遏制中國的一張牌,所以老在旁邊攪和。
最近幾年,中美關系本來就有點兒僵,俄烏沖突又讓大家見識了制裁的威力。西方國家開始琢磨,要是中國大陸真對臺灣動手,能不能也來一招狠的,直接掐住中國經濟命脈?這就有了美國專家的說法:凍結3.4萬億中國資產。
2025年2月,這位美國專家在一次公開會議上拋出觀點,說如果中國大陸武統臺灣,美國和它的盟友(歐洲、日本啥的)可能會聯手,把中國在海外的3.4萬億資產給凍了。這3.4萬億不是隨便瞎說的,是根據中國官方數據和國際機構的估算來的。這招聽著挺狠,等于要把中國的海外財富一鍋端。可他也說了,中國不是好惹的,手里攥著“王炸”,能讓西方掂量掂量。這“王炸”是啥?咱后面慢慢揭曉。
3.4萬億資產是個啥概念?
要搞清楚這事兒,先得知道這3.4萬億都包括啥。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和外匯管理局的數據,到2024年底,中國海外資產大概是這么個構成:
1.1萬億。中國是美國國債的大買家,僅次于日本。這錢相當于借給美國,拿利息。1.2萬億。這部分是投在全球股市和債市里的,比如美國、歐洲的公司股票、企業債啥的。
1萬億。包括中國企業在海外買的地、建的廠、開的店,比如華為的研發中心、吉利的汽車廠。0.1萬億。比如黃金儲備、海外房產,甚至一些藝術品。
這3.4萬億是中國幾十年改革開放攢下的家底,是全球化的一大成果。可要是被凍了,那就不是丟錢那么簡單,而是整個經濟鏈條都得抖三抖。
凍結資產不是啥新鮮招數。2022年俄烏沖突時,西方就凍了俄羅斯3000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用的就是金融系統的“核武器”——SWIFT系統(全球銀行間支付系統)。對中國也一樣,西方可以讓銀行、交易所直接鎖了中國賬戶,錢還在那兒,但動不了。簡單說,就是把你的錢包搶走,還不讓你報警。
西方凍資產,中國咋辦?
這3.4萬億要是沒了,中國金融市場肯定得炸。首先,人民幣匯率會崩。平時中國靠賣美國國債啥的穩匯率,這路一堵,人民幣得跳水。股市也跑不了,投資者一看大事不好,肯定拋股票,A股港股得狂跌。
中國好多大企業在海外有資產,比如華為、阿里、騰訊。資產被凍了,海外業務直接癱瘓。想象一下,華為在美國的分公司關門,供應鏈斷裂,那得多慘?中小企業更扛不住,資金鏈一斷,破產潮就來了。
海外資產凍了,等于好多錢被鎖在外面。國內企業缺錢投資,老百姓消費也得縮水。經濟增速本來就放緩,這么一搞,可能直接掉進負增長。
中國是美國國債的第二大持有國,凍了這1.1萬億,美國國債市場得亂。美國得發新債填窟窿,利率一漲,全球借錢成本都得跟著飛。股市債市也得晃,誰也不知道這雷啥時候炸開。
中國是“世界工廠”,好多東西從這兒出。西方凍資產,中國一怒之下停出口,蘋果、耐克這些靠中國生產的牌子怎么辦?全球供應鏈一斷,通脹就得起飛。
這事兒不光是經濟問題,還得牽出政治亂子。中美徹底翻臉,其他國家也得站隊,全球局勢更緊張。冷戰2.0?不好說,但肯定不太平。
中國手里的“王炸”是啥?
別看西方想凍中國3.4萬億,人家在中國的錢也不少。根據大西洋理事會2022年的報告,西方在中國的資產高達5.8萬億,比中國在海外的還多。具體是啥?
直接投資:1.9萬億。蘋果在中國的工廠、特斯拉的上海超級工廠、寶馬的合資廠,都是大頭。
股票債券:1.2萬億。西方基金買的中國股票、國債、企業債。
債權:2.7萬億。中國政府和企業欠西方銀行的錢。
這5.8萬億要是被中國反手一凍,西方也得疼得嗷嗷叫。
中國也不是吃素的,直接把在華西方資產鎖了。蘋果工廠停工,特斯拉生產線停擺,西方基金的錢拿不回來,這損失比中國還大。畢竟5.8萬億比3.4萬億多得多。
中國手里1.1萬億美國國債也不是擺設。真急了,大手一揮拋售,美國國債價格得跌,收益率得飆。美國借錢成本一高,財政赤字更扛不住。2025年4月,中國減持573億國債,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就破了5%,這威力可不是鬧著玩的。
中國控制全球95%的稀土供應,這玩意兒是高科技命根子。手機、電動車、導彈,哪個不要稀土?中國一停出口,美國的F-35戰斗機都得歇菜。2010年中國就干過這事兒,當時日本急得滿頭汗。
中國還能玩狠的,直接停出口。西方企業沒了中國零件,生產線得停,超市貨架得空。2020年疫情時,大家就見識了中國供應鏈多重要,這回再來一次,誰扛得住?
說白了,中美經濟早就拴一塊兒了。2024年,中美貿易額6500億,中國還是美國最大債權國。雙方要是開打經濟戰,誰也別想全身而退。凍資產這招聽著狠,可真是雙刃劍,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看看俄羅斯吧,2022年西方制裁它,凍了3000多億資產。可結果呢?俄羅斯經濟沒垮,西方自己能源賬單漲了好幾倍。對中國也一樣,凍3.4萬億聽著嚇人,可中國反手一擊,西方也得吐血。
臺灣不只是中美的事兒,它還是全球的敏感點。中國大陸要是動手,西方肯定跳腳,可真打起來,誰也討不了好。經濟戰一開,全球貿易、金融、供應鏈都得亂。
現在全球治理本來就夠亂了,中美再這么一鬧,聯合國、WTO這些機構更沒用了。各國各自為戰,合作啥的就別提了。
這位美國專家的話聽著挺唬人,可真干起來,誰也落不了好。中國這3.4萬億資產不是好動的,動了西方也得搭進去5.8萬億。加上稀土、供應鏈這些“王炸”,中國還真不是隨便捏的軟柿子。全球化把大家綁一塊兒了,誰也別想獨善其身。
所以啊,臺灣問題還是得冷靜處理。中美要是能坐下來談,全球經濟還能喘口氣。要不然,真打起來,輸家可能是全世界。你說呢?歡迎留言聊聊你的想法,咱們一起琢磨這事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