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媒評出“史上十位最差總統”:特朗普僅排第三,前兩位是誰
每日一段歷史
自1789年4月30日喬治·華盛頓宣誓就任美國總統以來,美國在230多年的歷史里一共經歷了60屆,45位總統,其中9人遇刺,4人被刺殺。
其實,并非所有的美國總統在離開白宮時會受人懷念,像華盛頓、林肯、羅斯福這樣的總統畢竟只是少數,有不少美國總統在任期間發生各種丑聞導致身敗名裂。
例如,尼克松總統任期內的“水門事件”導致其被迫辭職;1980年失敗的拯救美國被伊朗扣押人質事件使卡特總統名譽掃地;當年克林頓與白宮實習生萊溫斯基的性騷擾事件更是傳得沸沸揚揚,讓全球吃瓜群眾過了癮。
但盡管這些美國總統丑聞纏身,卻畢竟對美國的興旺發達和霸權鞏固有所貢獻,因而還沒有到被人唾棄的程度,要論美國歷史上最糟的總統,他們還遠遠排不上號。
2025年1月21日,就在特朗普第二個任期剛剛開始時,美國著名媒體《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US News and World Report)就專門發表了一篇“有史以來最差的十位美國總統”的文章,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惡心特朗普的。
有正面典型就有反面典型
根據US News的報道,對“最差美國總統”的評選結果是綜合了三次民意調查的數據,因此堪稱權威,在這十個人里面除了特朗普之外,對其他九位一般的中國網友幾乎都不熟悉。
然而,就以懂王這樣無法無天、朝令夕改,把白宮當成刷流量平臺和撈錢工具的功力,依然只能排到第三名,幾乎難以想象前兩位到底有多牛。
排在這份排行榜最末尾的是第19屆總統扎卡里·泰勒,他在1859年3月4日宣誓就任,1860年7月9日去世,在短暫的一年多任期內幾乎沒有什么建樹,因此在美國公眾心目中的存在感自然也很稀薄。
說起這位總統的“功績”,大概是在他入主白宮之前,在1832年-1842年長達十年的時間里,泰勒率領美軍多次與印第安人作戰,屠殺幾十萬印第安人,以及逼迫墨西哥簽訂《瓜達盧佩伊達爾哥條約》,獲得了包括今加利福尼亞、新墨西哥、亞利桑那等地在內的一百多萬平方英里土地。
可以說,這位總統就是靠著屠殺和侵略發家的,也很符合美國這個國家的特點。
扎卡里·泰勒
和扎卡里·泰勒并列最差總統排行榜第九位的是第36任總統赫伯特·胡佛(1929年-1933年在位),胡佛在任上的表現之所以飽受詬病,是因為其任期基本被1929年-1933年發源于美國的資本主義世界大蕭條所覆蓋。
胡佛上任的當年10月,由華爾街股市崩盤引發了全國性的經濟危機,但胡佛卻頑固地拒絕使用政府的行政手段去干預經濟,導致經濟危機愈演愈烈。
1930年,胡佛為兌現競選時承的提高農產品的進口關稅,不顧經濟學家們的反對而簽署了在后世臭名昭著的《斯姆特·霍利法案》。
這一法案將2000多種的進口商品關稅提升到歷史最高水平,并引發受到影響的西方資本主義各國以牙還牙對美國產品施加關稅,從而導致全球貿易總量縮水近六成,并進一步使得整個資本主義世界陷入全面大蕭條。
值得一提的是,胡佛這種企圖通過增加關稅挽救經濟危機的手段,和近一百年后的特朗普幾乎如出一轍。
胡佛因為應對經濟危機不力而受到廣泛批判
排在第八位的是第17屆總統米勒德·菲爾莫爾(1850-1853年在位),沒錯,這位就是撿了因中暑病死的泰勒總統的漏當上了美國總統。
菲爾莫爾并不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總統,在他任期內為了避免國家分裂,不惜與勢力強大的南方奴隸主簽訂妥協法案,同意繼續在南方保持奴隸制。
但很遺憾這個法案既引發了北方資本家階層的不滿,又沒有贏得南方奴隸主的信任,堪稱兩頭不討好。被時人批評為“他所達成的延長奴隸制的妥協為美國內戰準備了土壤。”
并列第八位的還有第14屆總統約翰·泰勒(1841-1845年在位),這哥們和菲爾莫爾一樣,都是撿了在他前面意外身亡的總統(威廉·哈里森,只當了一個月總統)的漏,從副總統進入白宮的。
約翰·泰勒在后世的負面評價主要是“軟弱無能”、“揮霍無度”,但更糟的是公開支持南部諸州可以合法蓄奴,這種做法引發了其所在的代表北方資本家的輝格黨內集體聲討,在總統任內就被開除了黨籍。
約翰·泰勒因軟弱無能上榜
1962年南北戰爭爆發后,泰勒因為公開支持南方奴隸主而被北方驅逐,泰勒死后,包括林肯總統在內,所有的輝格黨要員由于憎恨泰勒的背叛,因此拒絕對他表示哀悼,拒絕哀悼逝去的總統,在美國歷史上僅此一例。
第六位糟糕的美國總統是第34任總統沃倫·哈定(1921年-1923年在位),這位總統最大的罪狀就是“平庸”,他把白宮幾乎變成了一個賭場,在任期內公開和內閣班子每周舉行兩次撲克比賽,人稱“撲克內閣”。
前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的女兒有一次來到白宮時,驚訝地發現辦公室里放著紙牌、威士忌酒、高腳玻璃杯,一群人如同黑幫一樣搞得煙霧繚繞,還泰然自若地把腳放在桌子上。
除此之外,哈定的私生活也相當混亂,無論是在當選總統之前還是當選之后,與他相關的桃色新聞就沒有停過,因此聲名狼藉。
第五位是在總統任上只干了一個月的威廉·哈里森(1841年在位),在凜冽的寒風中,他發表了美國歷史上最長的就職演說(長達一個半小時),最后因此患上了肺炎。
威廉·哈里森是一名出色的軍人
這使他30天的總統任期成為美國歷史上時間最短的,他也是首位在任內去世的美國總統。
第四糟糕的美國總統是第17屆富蘭克林·皮爾斯(1853-1857年在位),皮爾斯就任時才48歲,比他之前的13位美國總統都年輕,但其執政作為卻相當保守。
皮爾斯在任期間縱容南方奴隸主擴大其領土,并直接導致了1856年奴隸主和自由移民在堪薩斯州爆發武裝沖突,史稱“堪薩斯內戰”,被視為后來南北戰爭的前奏。
南北戰爭爆發后,皮爾斯更公開站在南方奴隸主的立場上批評林肯,因而被視為“叛國者”,最后在孤獨寂寞中死去。
排在第三位的自然是大名鼎鼎的“懂王”、“川建國”唐納德·特朗普(2017年-2021年,2025年-至今兩次當選美國總統)。
全體起立,致敬!
特朗普榮登第三名的原因,是其囂張跋扈,完全不按常理出牌的行事風格,在2019年因“濫用權力”、“妨礙國會調查”、2021年因“煽動叛亂”兩次遭到美國國會彈劾,是美國歷史上首位兩度遭彈劾的總統。
由于支持特朗普的共和黨死忠粉絲不滿2020年美國大選的結果,導致2021年1月6日國會山爆發嚴重騷亂,也是美國200多年“民主”史上唯一的一次奇觀,堪稱讓美式民主在全世界前現了大眼、
不過按照特朗普本次任期前100天的拙劣表現,在本屆任期結束之后能榮登榜首也不一定,連特朗普這樣的狠人都只能排第三,確實難以想象排在特朗普前面的兩位總統是怎樣的臥龍鳳雛。
這份榜單第二位的牛人是第20屆總統安德魯·約翰遜(1865-1869年在位),也許是US News對于中途繼位的總統有什么偏見,反正這類撿漏的基本上都上了榜。
約翰遜總統任期內面臨林肯意外遇刺之后如何調和南北方之間仇恨的嚴峻形勢,但很遺憾他本人既沒有魄力也沒有能力解決這一問題,并導致南方派系的勢力在國會內部日漸坐大。
國會山事件成了懂王最大的成就
由于總統的廢柴表現引發國會內北方派系大佬們的不滿,約翰遜于1868年遭到彈劾,是美國歷史上首位被提出彈劾議案的總統,最終在參議院以一票之差逃過了被罷免的命運。
說句實話,我覺得安德魯·約翰遜被列在榜單第二名有些名不副實,但第一名卻是當之無愧的極品人才:第18屆詹姆斯·布坎南(1857-1861年在位)。
其實能夠進入中國歷史教科書的美國歷史上的白人起義很少,或者說只有那么一次,就是1859年的約翰·布朗起義。
這次行動之所以被稱為“起義”,是因為約翰·布朗是個堅定的廢奴主義者,他參加過1856年的堪薩斯內戰,對政府當局對奴隸主的妥協深為不滿,最終在1859年10月帶著幾十個人發動反政府暴動,摧毀了幾個南方奴隸主的種植園。
下令鎮壓布朗起義的就是這個布坎南,后來布朗雖然被處死,但他在美國歷史上卻留下美名,而布坎南則成了170多年來的反面典型。
布坎南:給你個表情自己體會
布朗起義使得布坎南政府名譽掃地,由于其在總統任內對于化解南北矛盾毫無建樹,并間接引發南北戰爭,因此當時的美國社會可謂對他深惡痛絕,離任后對其的批判更是鋪天蓋地。
當然,如果沒有繼任的林肯以超強手段力挽狂瀾,拯救了美國并奠定美國百年霸業,布坎南的名聲也不至于這么差。
簡單總結了以上十位的情況,我只能說:這份榜單的排名對特朗普不公平,既然什么都要贏,那懂王繼續加油!
信息來源:The 10 Worst Presidents https://www.usnews.com/news/special-reports/the-worst-presidents/slideshows/the-10-worst-presidents?onepage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