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昨夜的全線下跌之后,北京時間4月22日晚美股集體走高。截至發稿,道指漲2.71%,納指漲3%,標普500指數漲2.67%。
大型科技股集體走高。其中,特斯拉漲超6%,消息面上,特斯拉將于盤后發布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
中概股方面,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漲超2%,熱門個股中,阿里巴巴、小鵬汽車漲超3%。
而黃金則在經歷大漲后開始跳水,截至發稿,現貨黃金翻綠,目前報3413美元,日內振幅近100美元,今日,現貨黃金曾漲破3500美元。
4月22日晚,美股開盤后,Coinglass網站數據顯示,比特幣重新站上90000美元,過去24個小時漲超3%,觸及七周高點。截至23:05,最近24小時,共有超11萬人爆倉。
特斯拉Q1財報發布在即
本周,將有近百家標普500指數成份股發布一季報。
Truist聯席首席投資官基思·勒納表示,過去一個月的股市拋售,源于市場預期美國關稅政策將導致企業盈利前景惡化。他認為,這使得即將公布的財報,重點不在于企業說了什么,而在于股價如何“反應”。
花旗股票策略師克羅納特在財報季來臨前給客戶的報告中寫道:“第一季度財報季的重要性,在于當企業管理層開始解讀關稅影響時,能讓我們看清個股價格中已反映了哪些信息。”
周二盤后(北京時4月23日凌晨),特斯拉將發布最新的季報。
特斯拉股票周一收跌近6%,這是該股今年第12次在一個交易日內下跌至少5%。今年迄今,該股累跌超40%。
據財聯社報道,FactSet調查的分析師目前預計,特斯拉營收將同比微增2%至215億美元左右,但每股收益料從去年同期的0.45美元下滑至0.42美元,較上季度的0.73美元大幅縮水。
另外,據第一財經報道,4月21日,特斯拉多頭、韋德布什證券公司(Wedbush Securirties)的科技分析師艾夫斯(Dan Ives)在報告中稱,馬斯克需要離開特朗普政府,減少對政府效率部(DOGE)的參與,重新全身心地投入特斯拉首席執行官的工作。
“特斯拉就是馬斯克,馬斯克就是特斯拉。任何認為馬斯克造成的品牌損害并非事實的人,花些時間與美國、歐洲和亞洲的購車者交流,隨后你會改變想法。”艾夫斯在報告中稱。
他還表示,由于馬斯克在政府效率部中的決策損害了特斯拉的品牌形象,預計市場對特斯拉的需求將會永久性地減少15%~20%。此前,艾夫斯已經以此為由將特斯拉的目標價從550美元下調了43%至315美元,此次調整的另一個理由是特朗普貿易政策將擾亂特斯拉的供應鏈和全球布局并抑制消費者需求。
“在過去十年里,我們一直是馬斯克和特斯拉最大的支持者之一,但作為政治象征讓特斯拉的品牌形象日益受損。這種情況是不可持續的。”艾夫斯稱。
目前,根據特斯拉用于收集投資者提問的在線平臺,關于自動駕駛系統的問題超過300條,關于其開發中的人形機器人“Optimus”的問題約200條,而與馬斯克個人相關的問題也有超過160條。甚至有投資者提問:“董事會采取了哪些措施來緩解埃隆的政治行為對品牌造成的損害?”
研究公司CFRA的分析師Garrett Nelson表示:“在過去的幾個季度里,特斯拉總能巧妙地將投資者的注意力從近期的挑戰上轉移開來——包括在美國、中國和歐洲等主要市場上失去電動汽車市場份額,并將注意力轉向長期的催化劑。”
發達經濟體中最大降幅
IMF預計今年美經濟增速為1.8%
據央視新聞報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4月22日發布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計2025年美國經濟增速將放緩至1.8%,較1月預測值低0.9個百分點,在發達經濟體中下調幅度最大。報告認為,政策不確定性加劇、貿易緊張局勢以及需求勢頭減弱為預期目標下調主要原因。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還將包括美國、英國和加拿大在內的發達經濟體2025年的總體通脹預期上調至2.5%,較1月份的預測上調了0.4個百分點。
另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2025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從年初的3.3%下調至2.8%,2026年預計為3%。而美國關稅措施的沖擊和政策的不確定性將在短期內導致全球經濟顯著放緩。
報告指出,全球增長放緩的主要原因是美國關稅政策的急劇變化及由此帶來的高度政策不確定性。自2025年年初以來,美國對主要貿易伙伴和關鍵行業宣布了多輪關稅措施,最終在4月2日實施了幾乎全面的關稅。盡管目前部分原定加征的關稅已被暫停,但這些措施與反制措施疊加,使美國及全球的關稅水平升至近一個世紀以來的最高點。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強調,這一輪關稅措施不僅直接推高了商品成本、降低了整體生產率,還導致全球供應鏈中斷和企業投資意愿下降。貿易緊張局勢的迅速升級,以及極高水平的政策不確定性,預計將對全球經濟活動造成重大沖擊。受此影響,全球貿易增長預計將在2025年下降1.5個百分點,預計2026年將出現小幅回升。
與此同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全球通脹回落速度將略低于此前預期。全球整體通脹率預計在2025年降至4.3%,2026年降至3.6%。發達經濟體的通脹預期有所上調,而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略有下調。
華爾街“失血”進行時:
三大因素逼走國際投資者
據央視新聞報道,美國激進的貿易政策動搖了全球市場根基。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近日刊文稱,盡管特朗普一直承諾開啟美國的“全新黃金時代”,但這個昔日的投資圣地正開始失去光彩。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近日以“特朗普的貿易戰正將投資者推離美國”為題刊文。
文章稱,美國銀行最新全球基金經理調查顯示,自2001年有記錄以來,計劃減持美股的全球投資者人數已創歷史新高。
百達資產管理公司高級多資產策略師阿倫·賽表示,特朗普的貿易政策已引發國際市場對其經濟增長前景的擔憂,促使全球投資者重新調整在美資產配置。
阿倫·賽直言,貿易戰造成的實質性損害已然形成,影響不可逆。正所謂“覆水難收”。
美國股市長期以來被視為黃金標準。數據顯示,過去15年間,標普500指數的表現持續優于歐洲和亞洲主要股指。然而今年以來,該指數已下跌10%,正經歷2022年以來最糟糕的單月表現。這也讓投資者清醒地意識到,市場格局已發生巨變。
景順資產管理公司投資主管阿萊西奧·德隆吉斯指出,促使投資焦點從美國轉向海外的三大催化劑已然顯現:
1月,中國推出的DeepSeek人工智能異軍突起,令硅谷震驚,徹底打破了“AI創新唯美國獨尊”的行業神話;
2月,美國對烏克蘭政策轉向導致德國加大國防開支,為歐洲經濟增長與投資注入新動能;
3月至4月,特朗普政府反復無常的關稅政策成為促使投資者轉向其他市場的第三重推力。
美國個人投資者協會最新調查顯示,過去八周,超半數受訪者對美股持悲觀態度。
焦點合伙財富公司首席投資策略師杰森·布萊克威爾透露,客戶要求增持國際股票的需求已達15年來最高水平。
他指出,近日,此類需求持續涌現。DeepSeek的崛起與歐洲增長前景已吸引投資者目光的轉移。關稅政策等事件促使投資者重新評估其國際資產配置,逐步調整投資布局。
巴克萊銀行分析師阿賈伊·拉賈德亞克薩表示,美國市場持續二十年的資金虹吸效應已顯疲態,全球資本正在重新尋找價值洼地。
他特別強調,中國科技軍團正多點開花:除DeepSeek外,華為突破芯片封鎖、比亞迪電動車與特斯拉分庭抗禮,都是絕佳例證。中國政府近期對民營科技企業的扶持政策,更讓創新引擎全速運轉。
(聲明:文章內容和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編輯|||何小桃 杜恒峰
校對|孫志成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圖文無關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公開消息、央視新聞、第一財經、財聯社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