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源: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為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他是新四軍中犧牲的最高將領,生前敢跟毛主席拍桌子叫板,但他犧牲后,毛主席流著淚惋惜道:“折損我一員大將!”
他就是彭雪楓!1944年犧牲在了抗日戰爭勝利的前一年!
彭雪楓有多大的能耐,能讓毛主席破紀錄地寫下79個字的挽聯,還讓英國女王送來“威爾克圣寶劍”以表示對他的崇高敬意?
敢作敢當,渾身是膽
1936年5月,陜北延川縣的大相寺根據地內,突然傳出了激烈的爭吵,但是,周圍的同志們卻絲毫不慌,因為他們清楚,這一定是彭雪楓又在較真。
原來,彭雪楓與毛主席發生了激烈爭吵,不過,他們都不是針對彼此個人,而是為了革命考慮。
當時,紅四方面軍由于南下作戰減員較多,不得不重新整編,但卻出現了“過度整肅”的問題,引起了不少軍中干部的不滿,其中就包括擔任紅四軍四師政委的彭雪楓。
他向毛主席說出了自己的不理解:“紅3軍團被縮編成紅1軍團的紅四師,本來軍中干部滿員,不應該再安排紅1軍團的干部到紅四師任職……”
一向冷靜的主席,頓時對彭雪楓發了脾氣,認為他在搞“山頭主義”。
沒想到,他跟著針鋒相對:“沒有主義,只有山頭”。
緊接著,彭雪楓反問毛主席“井岡山是不是山頭,全國根據地是不是山頭。”還說“正是你這些大大小小的山頭,才匯聚成了革命的大山頭,為推翻壓迫人民的三座大山而奮斗。”
他有理有據的分析,獲得了毛主席的認可:“你說的有道理!”
其實,主席清楚彭雪楓是對事不對人,否則也不會大度地沒有計較。更直白點,無論是彭雪楓還是毛主席,即便存在不同觀點,但也都是為了革命成功。
這個道理,彭雪楓更加明白。
他出生于河南南陽的一個貧苦人家,在那個黑暗年代見過不少“人吃人”的慘劇,所以立志要改變那個不公的世道。
1912年,5歲的彭雪楓在祖父的私塾里讀書,之后給有錢人家的少爺做伴讀,不僅識字,還頗有文采,1921年秋天,考上了南開中學。
隨著他的見識越來越廣,也越來越明白自己與廣大窮苦百姓們一起處在一個不公平的社會中,所以,他開始參加并組織進步活動。
1926年,彭雪楓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正式開始革命道路。
1930年,彼時彭德懷率領紅3軍團,而他則擔任1縱副政委,在進攻長沙的作戰中展現出驚人的軍事天賦。
當時,我軍僅有8000人隊伍,而國民黨不但占據長沙,人員眾多,武器裝備水平也均在我軍之上。如何獲得此次“以少勝多”的戰役,是一個當務之急。
彭雪楓果斷向彭老總獻計:“先伏擊,殲滅敵炮兵部隊,減輕我軍進攻的壓力。”
彭德懷立即采納,而且,他還主動請纓,帶著2兩個排完成了沖鋒任務,還活捉了敵炮兵排長。
彭雪楓可謂是一戰成名!
1930年12月,他打碎了敵人的一次“圍剿行動”,并活捉了敵軍將領張輝瓚。毛主席得知勝況后激情澎湃,揮筆寫下了《漁家傲·反第一次大“圍剿”》:“霧滿龍岡千嶂暗,齊聲喚,前頭捉了張輝瓚……”
1932年8月,敵人又一次對紅3軍團進行“圍剿”,可紅2師師長郭炳生卻不肯迎敵,還意圖投降,政委彭雪楓直接向全軍揭露了叛徒郭炳生的陰謀,并率領全軍抗敵,成功與陳毅老總的部隊匯合。
他這一番力挽狂瀾,贏得全軍的贊美,被中央軍委授予“紅星獎章”,其“渾身是膽”的美名也傳遍了整個蘇區。
之后,彭雪楓又相繼取得婁山關戰役和直羅鎮戰役的勝利,作戰期間仍是一副無所畏懼、敢打敢沖的行事風格,令人敬佩不已,還贏得毛主席的贊許。
之后,他開辟了豫皖蘇根據地,還創辦了“騎兵班”,為革命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
因此,即便彭雪楓拍案而起,但主席也明白他是一片丹心而非私心,自然不會計較。
可是,誰也沒有想到,為我黨我軍立下赫赫戰功的彭雪楓,卻遺憾地犧牲在了勝利的黎明前。
1944年9月,彭雪楓率領紅四師對偽軍據守的夏邑縣八里莊據點發動總攻。就在即將勝利之際,他被流彈擊中胸部,恰好本應裝在胸口口袋的筆記本落下,就這樣失去了生命。
毛主席得知,遺憾地說:“若筆記本還在,彭同志或許不會犧牲!”
為了紀念彭雪楓,1946年,黨中央將《拂曉報》改名《雪楓報》,1949年2月,他的追悼會在延安舉行,毛主席親自寫下70字的挽聯,送這位老部下最后一程。
1994年,英國女王送來“威爾克圣寶劍”,感激彭雪楓為抗日事業做出的巨大貢獻。
2024年9月,彭雪楓殉國90周年紀念日,在商丘市舉行悼念活動。
如今,他被中央軍委認定的36位軍事家之一,還被朱德稱作“共產黨人的好榜樣”。
黨和中央不會忘記這位大功臣,而人民也永遠記得彭雪楓!
參考資料:
人民網:2023-11-14:彭雪楓:勤儉無私 赤誠報國
光明網:2025-02-19:彭雪楓與《拂曉報》的情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