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抗日戰爭已經進入拉鋸僵持階段,就在大家神經稍微平穩的時候從上海突然傳出來消息,之前在淞滬會戰中帶領部隊激戰四行倉庫的謝晉元在租界軍營被叛徒殺害。人在重慶的蔣介石在得知這一消息后亦是憤怒,當即指示軍統查清真相以慰忠魂,并在日記中寫道:謝晉元之死,實為國家之痛!
淞滬會戰的孤軍
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爆發,中日雙方在上海展開了一場空前慘烈的廝殺。面對日軍海陸空的立體攻勢,中國軍隊雖奮勇抵抗,但終因裝備和火力懸殊,節節敗退。10月26日,大場防線失守,蔣介石下令主力部隊撤出上海,僅留一支孤軍堅守閘北,以向國際社會展示中國抗戰的決心。
這支孤軍的指揮官,正是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中校團副——謝晉元。
謝晉元,廣東蕉嶺人,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素以治軍嚴明、作戰勇猛著稱。接到命令后,他迅速率領524團1營的452名官兵(對外宣稱“八百壯士”)進駐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這座六層鋼筋水泥建筑,背靠租界,東臨日軍陣地,是絕佳的防守據點。
10月27日凌晨,日軍發現四行倉庫仍有中國軍隊駐守,立即調集重兵圍攻。謝晉元沉著指揮,命令士兵用沙包和鋼板加固門窗,并在樓頂架設機槍。當日軍步兵沖鋒時,守軍以精準射擊迎頭痛擊,日軍死傷慘重。
戰斗最激烈時,日軍調來坦克和裝甲車,試圖強行突破。謝晉元命令敢死隊員身綁手榴彈,從高處躍下,與敵同歸于盡。一名年僅21歲的士兵陳樹生,高呼“娘,孩兒不孝了!”隨即跳入敵群,炸毀日軍裝甲車。這一幕,讓對岸租界的中國民眾淚流滿面。
四天四夜的血戰中,“八百壯士”擊退日軍數十次進攻,斃敵200余人,自身僅傷亡30多人。他們的壯舉通過租界媒體傳遍世界,國際社會為之震動。英國《泰晤士報》稱:“中國軍人展現出的勇氣,足以讓任何侵略者膽寒?!?/strong>
10月31日,在蔣介石的再三命令下,謝晉元率部撤入公共租界。臨行前,他站在倉庫樓頂,向蘇州河南岸的同胞敬禮,高呼:“中華民族萬歲!”
折磨的四年
然而,撤退并非解脫。按照約定,謝晉元部隊應經租界歸隊,但日軍施壓租界當局,迫使英軍收繳了孤軍的武器,并將他們軟禁在膠州路孤軍營。
這一囚禁,就是四年。
盡管失去自由,謝晉元仍堅持整軍訓練。他每日帶領士兵出操、學習文化,并多次拒絕日偽的勸降。汪精衛政權曾派人游說,許諾高官厚祿,謝晉元怒斥:“我生是中國人,死是中國鬼,絕不做漢奸!”
孤軍營的生活極其艱苦,糧食短缺,疾病蔓延,但謝晉元始終激勵士兵保持斗志。他說:“我們雖然被困,但精神絕不能垮。只要國家需要,我們隨時可以再上戰場!”
上海市民沒有忘記他們。每逢節日,民眾偷偷送來食物和藥品;學生們隔著鐵絲網向孤軍敬禮;甚至有愛國商人冒險傳遞外界消息。謝晉元在日記中寫道:“民眾如此厚愛,我等唯有以死報國。”
1940年3月,汪偽政權成立,日軍加緊對孤軍營的迫害。謝晉元預感危險臨近,但仍拒絕逃離。他在給妻子的信中寫道:“我若貪生怕死,何以對得起死去的弟兄?”
英雄悲歌
1941年4月24日清晨,謝晉元如往常一樣帶領士兵出操。突然,四名被日偽收買的叛徒——郝鼎誠、張文清、張國順、尤耀亮四人趁其不備,持刀猛刺。謝晉元身中數刀,當場倒地,鮮血染紅了操場。
士兵們憤怒地將兇手制服,但謝晉元因傷勢過重,壯烈殉國,年僅37歲。
消息傳出,舉國悲憤。上海數十萬民眾不顧日軍威脅,自發涌向孤軍營吊唁。國民政府追贈謝晉元為陸軍少將,并下令全國哀悼。毛主席在延安也發表唁電,稱贊他“為國捐軀,永垂不朽”。
然而,英雄的悲劇并未結束。太平洋戰爭爆發后,日軍更加肆無忌憚,他們占領上海租界后將孤軍營的幸存士兵被押往各地做苦役,大多慘死異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