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風向又變了,烏克蘭原諒美國,并隨美起舞試圖大力打壓中國,烏克蘭為什么要這么做?又為什么說中國的反制讓烏克蘭非常肉疼呢?
在烏克蘭和美國簽署礦產協議意向備忘錄后,烏克蘭就只有一條路可以走,那就是抱緊美國大腿,寄希望于美國能救烏克蘭。
原因也好理解,烏克蘭的礦產、尤其是稀土資源是個香餑餑,在中國對稀土出口進行管制的背景下,美國和歐洲都對烏克蘭礦產有想法。美國之所以積極調停俄烏沖突,歐洲之所以和美國唱反調說要出兵烏克蘭,這一切的一切其實都是沖著同一個目標來的,就是想讓烏克蘭盡可能地在自己身上感受到安全感,然后烏克蘭為了尋求安全保障,就會把礦產資源拿出來交“保護費”。現在,烏克蘭把礦產資源給了美國,歐洲就失去了一個援助烏克蘭的重要理由,所以烏克蘭必須把自己牢牢綁在美國這條船上。
這不,在美烏簽署礦產意向書后,烏克蘭就迫不及待地向美國遞交了投名狀。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竟然遞出15個字,所謂“中國正在向俄羅斯提供武器和火藥”。那么對于澤連斯基的這個說法,該怎么看呢?首先,這確實很符合澤連斯基一貫的做事風格。畢竟前兩年,像德國、法國這種大力軍援烏克蘭的國家,有時候都會遭到澤連斯基的批評,說他們援烏不及時。說難聽點,這不就是農夫與蛇嗎?那么可以預見的是,澤連斯基心里其實是對中國更抱有偏見的,因為俄烏兩軍打得如火如荼之際,中俄兩國之間依舊保持著正當貿易合作。所以可以看到,澤連斯基政府就經常干一些惡心中國的事,比如派出高官去日本“拜鬼”。但烏克蘭之前是不敢直接破壞中烏關系的,因為中國是個有影響力的大國,和俄羅斯的關系比較好,是可以在調停俄烏沖突問題上發揮巨大作用的。烏克蘭徹底得罪中國,中方要是不盡心盡力地去調停俄烏沖突,反而能輕松一點,受傷最大的還是烏克蘭自己。
但現在,情況不一樣了,風向又變了,烏克蘭篤定地押注美國有調停俄烏沖突的能力,甚至為了討好美國,把中烏關系給破壞了。且不論美國是否真的有這個能力,烏克蘭作為一個小國,而且還是深陷沖突的小國,無論出于怎樣的目的,主動得罪中國這個大國,都是不會有好果子吃的,烏克蘭承受不起大國之怒。
這并不是說中國一定會對烏克蘭采取報復措施,事實上,中方只需要稍微出手,就可以讓烏克蘭損失慘重。按照俄媒曝出的數據顯示,今年3月份,中國大幅減少了從烏克蘭和歐盟的糧食進口量,其中,對烏克蘭,中國糧食進口量從原來的1.4億美元直接減少到6萬美元,可以說是近乎停購烏克蘭糧食;至于歐盟國家,中國的采購力度雖然沒有縮減的那么大,但也有所降低。中方這一次涉及的對象覆蓋了歐洲28國,那么中方為何要對這28國動手呢?說兩個觀察點:第一,中國并沒有針對烏克蘭和歐盟,因為中國從巴西、美國、澳大利亞等國進口糧食量也出現了減少,這些都是中國之前進口糧食的主要供應國。第二,中國和東盟國家的糧食合作得到了深化,越南、泰國、緬甸、柬埔寨等國家的大米輸華量最高的暴增近300倍。另外,我駐俄大使張漢暉也表示,俄羅斯農產品很不錯,可以多買一些。
這是什么意思?說兩點:一方面,或許是想要對全球國家釋放一個信息,即對華態度惡劣,經濟就一定會遭到損失。烏克蘭本來就缺錢,現在中國近乎切斷了中烏糧食貿易合作,一定會讓烏克蘭的經濟狀況雪上加霜;另一方面,在美國對全球加征關稅之際,東亞產業鏈供應鏈受到了極大的威脅,中國在這種情況下,通過深化與亞太鄰國之間的各種經濟合作,鞏固雙邊關系,也就相當于是增強了對方在面對美國威脅時的戰略定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