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訊(記者 梁永飛)為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4月15日,西安市未央區教師進修學校教研室小教部主任王安榮帶領程創立、王欣、馬穎、師雯、侯若忻等學科教研員走進西安未央錦園小學,開展片區教研視導工作。此次活動旨在通過課堂觀摩、互動研討、資料檢查等形式,全面了解學校教育教學現狀,推動片區教研共同體建設,提升區域教育質量。
多維視導:聚焦課堂與教研實效
視導組專家隨機抽取了涵蓋語文、數學、英語、體育、美術及心理健康等多個學科領域的11節常態課,教研員們不僅關注教學設計的創新性與課堂組織的有效性,更著重觀察了學生的參與度、思維活躍度及師生互動質量。王主任在聽取英語學科常態課時還進行了英語課例展示,為英語學科課堂教學提供了范例。
在本次課堂視導中,錦園小學教師以扎實的專業功底與創新的教學智慧展現了新時代教師的風采。在授課過程中,老師們靈活運用多媒體資源等輔助教學,使得知識講解更為生動形象,易于學生理解。而且,老師們善于引導學生自主思考、主動探究,鼓勵學生發表獨特見解,課堂氛圍活躍且有序。師生間的互動自然流暢,既凸顯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又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有力地推動了課堂教學目標的達成,為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奠定了堅實基礎。
課后,各學科教研員對老師們課上的表現進行了專業點評,既肯定了老師們在教學設計、課堂組織及激發學生思維等方面的亮點,也中肯地指出了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了改進建議。專家們鼓勵教師們繼續發揚優點,同時針對不足之處積極尋求突破,不斷提升個人專業素養,為孩子們提供更加優質的教育服務。
精準把脈:制度建設與教師發展并重
視導組通過查閱教科研計劃、作業設計、聽課記錄、教案、校本研修手冊等資料,系統評估學校教學管理的規范性與創新性。教研員對學校“四定”教研模式(定時間、定內容、定地點、定中心發言人)及“六課工程”(教學能手引領課、高級教師示范課等)給予高度評價,并針對作業設計同質化、青年教師培養機制等問題提出“優化分層作業”“建立導師制”等具體改進措施,并強調要以新課標為指引,構建“學為中心”的課堂新樣態。
全域深耕:課堂提質與教研創新共驅
在審閱了相關資料后,錦園小學教學副校長賈建卉進行了題為《聯片教研聚合力 區域交流共成長》的片區教研共同體工作匯報。她詳細介紹了錦園小學片區教研共同體的工作成果及下一步的工作設想。匯報內容涉及學校在提升教學品質、教師專業發展和學生全面進步方面的努力和實踐,同時分析了教研共同體目前面臨的挑戰和問題。賈校長指出,本學期教研共同體將開展一系列活動,深入研究教育理論,舉辦教研活動,增進校際間的相互學習與經驗交流,并通過競賽激發教學活力,加強理論與課題研究,為進一步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育質量提供有力支持。
高位引領:片區聯動與長效發展
王安榮主任在集中反饋中充分肯定了錦園小學在片區教研中的輻射作用,并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強化學習交流,通過“名師之路”培訓、跨校教研等活動,推動教師更新教育理念;二是深化教研行為,將“現場教研”與課題研究相結合,促進教學實踐與理論研究的深度融合;三是完善教師梯隊建設,通過“青藍工程”“教學能手評選”等舉措,培養一批骨干教師,帶動區域教育質量整體提升。
未來展望:構建區域教育新生態
錦園小學校長馬學梅在表態發言中指出,該校將持續深化片區教研核心校的引領作用,繼續為片區各校搭建交流互鑒、輻射共勉的高效平臺。大家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帶著新的啟迪和思考,一路前行。相信在區教研室的引領下,錦園小學片區教研活動將成為學生深度學習與發展的有力推手,成為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載體。
此次視導不僅為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指明了方向,更深化了片區教研共同體的協作機制。未來,錦園小學將繼續發揮龍頭作用,與玄武路小學、太康路小學等五所成員校攜手共進,以教研創新賦能教育提質,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堅實基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