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民日報相關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期在多個國際事務上遭遇挫折,這使得他頻繁將矛頭指向伊朗、俄羅斯和烏克蘭。在美伊談判、俄烏停火以及美烏礦產協議等關鍵事項上,特朗普政府的預期均未達成,這無疑令其大為光火。
特朗普(資料圖)
在美伊關系層面,矛盾呈現出不斷激化的態勢。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明確表示,伊朗方面已借助阿曼渠道向美國遞交了回信。在信中,伊朗堅決拒絕與美國開展直接談判,但同時也釋放出積極信號,即間接談判的大門始終敞開,不過,談判能否順利推進,完全取決于美方后續的實際行動。然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披露,特朗普竟在致伊朗方面的信件中下達了 “兩個月最后通牒”,蠻橫要求伊朗必須接受新的核協議,否則將面臨極為嚴重的后果。這一強硬舉措,無疑給本就緊張的美伊關系火上澆油。
特朗普政府對伊朗核問題的強硬態度愈發凸顯。隨著伊核問題爭議持續升級,特朗普多次在公開場合斬釘截鐵地表明,美國絕不允許伊朗擁有核武器。3 月 14 日,特朗普在與薩爾瓦多總統布克爾會面期間,言辭激烈地指責伊朗正在 “利用美國”,故意拖延與美國的核談判進程。他更是直言不諱地宣稱,若伊朗不立即采取實質性行動,美國將毫不猶豫地采取 “嚴厲措施”,以確保伊朗永遠無法踏入核武器擁有國的行列。特朗普的這一系列言論,迅速引發國際社會對伊朗核問題的高度警覺,也使得美伊之間本就劍拔弩張的關系變得更加錯綜復雜,沖突風險進一步加劇。
特朗普(資料圖)
美國已向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亞空軍基地派遣了超過 5 架的 B2 隱身戰略轟炸機。這款轟炸機堪稱美國軍事力量的王牌之一,其作戰半徑超過 10000 公里,具備無需空中加油即可飛抵伊朗全境的強大能力。而且,它能夠攜帶 16 枚核彈或者大量常規炸彈,強大的攻擊力使其成為美國手中極具威懾力的戰略武器。盡管美國官方反復強調對伊朗動武并非首選策略,但如此大規模、針對性的軍事部署,無疑清晰地表明美國已在軍事層面做好了對伊朗采取行動的充分準備,這無疑給伊朗帶來了巨大的軍事壓力,讓伊朗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戰爭威脅。
俄羅斯與伊朗在過往的國際事務中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系,尤其在敘利亞問題上,雙方配合得相當默契,攜手為地區局勢的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面對美國可能對伊朗發動打擊的嚴峻形勢,俄羅斯的態度卻顯得十分微妙。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魯堅科公開表示,一旦美國對伊朗發動打擊,這必將給地區局勢帶來最為嚴重的后果。不過,俄方同時指出,雖然俄羅斯與伊朗在諸多領域有著合作,但雙方并未簽署類似俄朝之間的共同防御協議,所以從義務層面來說,俄羅斯沒有必須向伊朗提供軍事援助的責任。但俄羅斯也強調,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來調解沖突,維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特朗普(資料圖)
與此同時,美國國內也有軍事調整動作。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爆料,6名美國和歐洲知情官員透露,美國國防部高官正考慮從東歐撤回多達1萬名美軍。2022年,拜登政府在相關地區部署2萬人以增強與烏克蘭接壤國家的防御能力,此次考慮撤回的部隊是其中一部分,具體人數仍在討論中,該提議可能涉及撤走拜登派遣部隊的一半。這一撤軍討論正值特朗普試圖說服普京同意俄烏停火之際,美國內部軍事部署的調整,無疑將對地區局勢產生新的影響。
特朗普對伊朗的強硬態度和威脅言論,無疑是對伊朗的又一次挑釁。伊朗在中東地區擁有廣泛的影響力,結交了不少盟友,在敘利亞、黎巴嫩等地也部署有軍事力量。一旦美伊沖突爆發,不僅會引發周邊國家的連鎖反應,美國在該地區的軍事力量也將面臨巨大風險。特朗普顯然低估了伊朗的反擊能力,也未充分考慮到這場爭斗可能對全球安全和經濟造成的嚴重沖擊。在全球安全形勢不穩定、經濟波動的當下,通過和平對話解決國際爭端才是最為關鍵和迫切的選擇,各方都應保持克制,避免局勢進一步惡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