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1日 總第848期
值日編輯:賈麗豪 段雅蓉
審核:范家菀 關云逸
執行主編:陳卓
*閱讀今日日報,請關注“南亞問題研究小組”微信公眾號
圖源:VELANKANNI RAJ B
《印度商業線報》4月20日報道,消息人士透露,中印已啟動恢復直航的進程,計劃四月底或五月初舉行代表團級會談,重點聚焦重啟直航的“方式和方法”。機票定價規劃方面,印或為本土航司爭取更大自主權,根據市場需求自主定價。此外,中國廉價航空公司或借此機會進入印市場。總體看,中印雙方均希望通過放寬限制和增加直飛航班來重振旅游和商務出行。流程方面,中印已啟動分配航班時刻、簡化地勤服務合同續簽等流程的工作。待流程完善后,航空公司需在目的地機場部署充足人力并獲取監管審批,以做好地面運營準備。目前,印國內航空業對恢復直航持樂觀態度。多家航空公司高管表示,2020年前赴華航班上座率表現良好,多次高達90%。此外,印政府計劃先向印航空公司征詢既往在中國市場運營的經驗反饋。
NEWS
圖源:Fortune
《印度教徒報》《華盛頓郵報》4月20日報道,美副總統J.D.萬斯(JD Vance)4月21日攜妻兒訪印,印國內各方對此反應復雜。萬斯當日訪問位于新德里的阿克薩達姆神廟(Akshardham)。值得注意的是,該神廟系印度教斯瓦米納拉揚派BAPS建造,BAPS與印人黨、右翼組織“印度教美國基金會”(HAF)等關系密切。21日晚,萬斯會見莫迪,雙方肯定印美雙邊貿易協定取得的進展,歡迎加強能源、國防、戰略技術合作。莫迪還稱“期待特朗普2025年晚些時候訪印”。分析人士指出,在特朗普政府“對等關稅”政策的背景下,印希望通過與美加強合作以換取美在部分領域的市場準入和戰略支持。另據悉,印國內部分組織強烈反對萬斯訪印之行。印度共產黨方面,印共農民組織“全印農民大會”(AIKS)4月21日舉行大規模示威反對萬斯訪印,并稱“美要求印降低農產品關稅,開放農業市場,企圖傾銷棉花、大豆等廉價農產品,恐造成本地農價崩盤”。同時,AIKS還指責印政府與美談判“未征求各邦政府或議會同意”,并批評政府“向美屈服,犧牲國家權益”。國大黨方面,黨秘書長拉梅什(Jairam Ramesh)就“美驅逐印移民”等多個議題公開質疑莫迪政府。值得注意的是,分析人士警告,自特朗普開啟第二任期以來,美印戰略重心已經從“價值觀同盟”轉向經貿議題與“利益交換”,這恐弱化雙方長期戰略合作基礎。
NEWS
圖源:Profit
巴基斯坦“Profit”網站4月20日報道,巴基斯坦海事部(Ministry of Maritime Affairs)宣布啟建連接卡拉奇港與東非吉布提的新海上貿易走廊,旨在深化與東非共同體(EAC,包括肯尼亞、坦桑尼亞等8國)貿易合作。項目聚焦貿易、金融、技術合作,目標促進農業、制造業等產業發展,并為巴企進入東非市場提供支持。據悉,通道建設分為兩個階段:一階段將開通卡拉奇至吉布提的直航航線,縮短運輸時間與物流成本,同時依托吉布提“東非重要物流樞紐”優勢,輻射索馬里、埃塞俄比亞等國的港口,提升巴商品出口效率與競爭力;二階段將重點開發瓜達爾港,利用區位優勢將其打造為服務非洲市場的長期出口樞紐,加強巴與中東、非洲地區的聯系,構建多區域貿易網絡。經濟層面,該項目將加強貿易聯通性,有望促進巴出口增長,開拓投資機會,推動巴整體經濟發展。戰略層面,項目將強化巴與EAC成員國長期貿易伙伴關系,提升巴對東非貿易影響力。
NEWS
圖源:pib.gov.in
印《經濟時報》4月20日報道,印度國家轉型委員會(NITI Aayog)最新報告指出,印持續鞏固制造業基礎和成本優勢,有望成為全球汽車零部件市場領導者。2024-25財年,印汽車零部件出口從2021-22財年的74億美元(USD 7.4 billion)增至128億美元(USD 12.8 billion),增幅73%。出口方面,印主要出口驅動傳動系統(DTS,由各零件組成的連接汽車發動機和驅動輪的系統)、發動機部件、電氣和電子元件,上述部件占印汽車零部件出口總額的53%。此外,印汽車零部件主要出口目的地為北美和歐洲,其分別占印汽車零部件出口總額34%、27%。其中,美是印汽車零件出口主力國。進口方面,2024-25財年,印汽車零部件進口較2021-22財年增長80%,主要進口產品為發動機部件和車身、底盤、白車身(BIW,裝焊完畢尚未涂裝的車身)。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是印最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國,占印汽車零部件進口總量的近23%。報告指出,印不僅出口發動機零部件、傳動系統等高質量零部件,還計劃向非洲和東南亞地區出口汽車零部件,這推動印逐步提升在全球汽車零部件市場的份額,有望成為全球汽車零部件市場的領導者。
NEWS
圖源:《印度商業線報》
《印度商業線報》4月20日報道,印以“孟持續政治動蕩”“勞工安全”為由,叫停價值500億盧比(?5000 crore)的印度-孟加拉國鐵路互聯項目。據悉,該項目計劃通過建設印孟鐵路網加強印東北部同印內陸的連通性,降低印對西里古里走廊(又稱“雞脖子走廊”)的依賴。目前暫停的三個印援建項目包括:阿考拉-阿加爾塔拉(特里普拉邦)跨境鐵路項目、庫爾納-蒙格拉港鐵路線項目、達卡-通吉-喬伊德布爾鐵路擴建項目。此外,另有五個項目正在選址勘測,目前也已暫停。印官員透露,印已停止向孟輸送建筑材料及其他物資,印孟互聯項目資金已全部凍結,但印境內鐵路建設工作仍按計劃推進。目前,印計劃轉向國內及替代性區域鐵路互聯戰略,其中包括推進北方邦和比哈爾邦鐵路復線及四線化改造工程(該線路系通往西里古里走廊的主干線),以提升西里古里走廊運力。此外,印或還將持續推進印度-不丹和印度-尼泊爾鐵路互聯項目,減少對印孟交通線的依賴。
NEWS
那加蘭民族社會主義委員會伊薩克-穆瓦哈派NSCN(IM)已故創始人伊薩克·斯烏(Isak Chishi Swu) 圖源:《印度快報》
《印度快報》《印度斯坦時報》4月18日報道,反印政府武裝團體“那加蘭民族社會主義委員會伊薩克-穆瓦哈派(NSCN-IM)”高層出走緬甸,恐沖擊印東北邊境安全,阻礙印推進那加和平協議。據悉,NSCN-IM創始人伊薩克·斯烏(Isak Chishi Swu)之子伊卡托·斯烏(Ikato Chishi Swu)不滿NSCN-IM與印政府和談,批評組織領導層腐敗墮落,稱其“為私利損害那加民族利益”,并宣布攜22名成員退出組織,加入NSCN-IM在緬甸邊境的“東翼”。據悉,“東翼”由組織激進派領袖拉曼(Absalom Raman)與拉姆桑(Hs Ramsan)領導,上述二人公開支持武裝斗爭,反對和談。此外,伊卡托還指責印政府“背棄承諾”“只維護現狀而無意解決問題”。消息人士指出,伊卡托在NSCN-IM雖無實權,但身份象征意義重大,此舉恐進一步撕裂組織凝聚力,削弱其影響力。值得注意的是,該事件恐對印產生多重不利影響,一是直接威脅印東北邊境安全。分析認為,NSCN-IM在緬“東翼”距印東北戰略要地西里古里走廊僅400公里,一旦其與緬甸武裝組織結盟,恐嚴重惡化印緬邊境安全形勢,并直接威脅印“東向戰略”命脈——“實兌港-加爾各答能源走廊”。二是阻礙印推進那加和平談判,增大談判難度。消息人士透露,當前印正試圖勸說拉曼與拉姆桑返印。
NEWS
圖源: warontherocks.com
美“戰爭困境”(War on the Rocks)網站4月9日發表題為《超越比較:中國軍事現代化背景下印度的戰略反思》的評論指出,鑒于中印國防實力日益懸殊,印需重新制定對華安全政策,破除戰略機構與公眾敘事中對國防優先事項的結構性認知障礙,建立更務實的國防發展觀。本文作者赫莉·德賽(Hely Desai)系印智庫戰略與國防研究委員會研究員,劍橋大學哲學碩士,準博士生。
目前,中印軍事力量日益懸殊,這引發印軍焦慮,“趕超中國”恐再無可能。近期,中國推出J-36無尾隱形戰斗機、076型兩棲攻擊艦等尖端裝備,展現中國不斷提升國防技術和軍事現代化。相比之下,持續依賴進口、本土生產低迷、官僚主義猖獗等因素導致印五代機研發等關鍵項目仍進展遲緩,這暴露出印國防工業體系的短板。印航空巨頭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HAL)多次推遲交付國防裝備,凸顯出印國防領域結構性低效。此外,巴基斯坦或計劃引進中國J-31戰機,此舉恐加大印面臨的安全威脅,進一步沖擊印整體軍事現代化目標。
印國內長期夸大本國國防實力,對中印差距的認識嚴重不足。近年來,印政治領導層和宣傳系統有意淡化或忽視印存在的技術短板。超越中國的需要主導了印政治和戰略話語,這反過來又推動印將印國防政策塑造成“競爭性自給自足”。“自力更生的印度”愿景疊加對華強硬立場,使得印不得不發展本土防務技術、降低進口依賴。然而,鑒于印技術缺陷、缺乏支撐軍工產業的綜合基礎設施,印軍隊難以快速增強實力,這進一步拉大中印國防軍事差距。
近期,印在處理對華關系上明顯更加成熟,注重務實接觸,淡化中印防務對抗性敘事。例如,莫迪3月強調“只有通過對話,中印才能建立穩定、合作的關系”。印軟化政治話語或預示中印關系趨向正常化。再如,印最近不再將“活力邊村項目”(VVP)與中國邊境地區的高科技基礎設施進行比較,也不再提及中印邊界的“現狀”。雖然印逐漸以務實姿態處理對華關系,但其國防實力落后仍會限制印制定對華政策。
印要想轉向更務實立場,需要從根本上轉變政策框架。此前,印政府多次推動國防現代化均因官僚主義、內耗、執行不力而失敗。要實現真正的戰略轉型,印需在五個關鍵領域取得突破:一是要徹底改革軍工體系,打破現有壟斷格局,建立嚴格問責機制;二是優化采購流程,設立應對緊急需求的特殊通道;三是建立技術獲取的雙軌機制,在堅持自主創新的同時,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四是調整戰略重心,放棄全面對標中國的幻想,聚焦關鍵領域的突破;五是改變“進口產品威脅主權安全”的意識形態,建立更加務實的國防發展觀。
*閱讀今日日報,請關注“南亞問題研究小組”微信公眾號
本期編輯:俞欣怡
本期審核:江怡
*前往公眾號后臺發送“編譯”,即可查看往期編譯合集
▲政報·102期 | 為保2024大選,印人黨打算收割這個群體的選票了.....
▲經報·96期 | 印落后中國16.5年,但正在快速縮小差距!
印國防工業大崛起?美國居然是印軍火最大購買國…
重磅 | 毛克疾:“充滿潛力”的印度工業化,為何總讓人失望?
編譯 | 出師未捷身先死,印半導體產業為何注定仍被中國碾壓?
更多內容請見↓
評論區留下寶貴的意見或建議,但請務必保持友善和尊重,任何帶有攻擊性和侮辱性語言的留言(例如“阿三”)都不會被采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