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有位著名的"模棱宰相"蘇味道,此人位居相位卻以圓滑處世聞名。所謂"模棱",即遇事不置可否,如同刀背兩面都不開刃,讓人摸不清他的真實態度。
蘇味道在武則天時期官至宰相,當時朝局詭譎,女皇多疑,大臣們稍有不慎便會招來殺身之禍。蘇味道深諳為官之道,每逢廷議大事,他總是捋須沉吟:"此事嘛...容臣再思量思量。"待眾人爭論得面紅耳赤時,他才慢悠悠地說些不痛不癢的話,既不得罪任何一方,也不表明立場。
一日,武則天臨朝聽政,發現先前議定的某項政令執行不力,頓時龍顏大怒:"此事當初是誰主張的?"殿中大臣面面相覷,無人敢應。原來這項決議是幾位大臣共同商議的結果,但此刻誰也不敢承認。
武則天鳳目含威,掃視群臣,最后落在蘇味道身上:"蘇愛卿,你當時不是也參與議政了嗎?"
蘇味道不慌不忙出列,拱手答道:"回稟陛下,臣確實參與了議論。不過..."他頓了頓,"臣記得當時只是說此事'或可行',并未明確贊同。"
武則天冷笑:"好個'或可行'!那依你之見,如今該當如何?"
殿中氣氛驟然緊張。只見蘇味道神情自若,徐徐道:"陛下圣明。此事利弊,原在兩可之間。若繼續施行,自有其道理;若暫停實施,亦有其考量。全憑陛下明鑒。"
這番話說得滴水不漏,既未推卸責任,也未明確認錯。武則天盯著他看了半晌,忽然大笑:"好個'模棱手'!難怪人稱你'蘇模棱'!"
事后,同僚問蘇味道為何總能化險為夷。他傳授秘訣道:"處事不欲決斷明白,若有錯誤必貽咎譴。但模棱以持兩端可矣。"這番話后來成為官場名言,許多官員暗中效仿。
蘇味道最終得以善終,在風云變幻的武則天時代平安度過宰相生涯。而"模棱兩可"這個成語,也由此流傳至今,成為處事圓滑的代名詞。史家評價他雖無大功,卻也無大過,在波譎云詭的朝堂中,這未嘗不是一種智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