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皮護理市場迎來新玩家。
《美浪》獨家獲悉,身體護理品牌半畝花田計劃推出首個子品牌“97實驗室”,主攻頭皮微生態洗護賽道。
據了解,新品牌“97實驗室”聚焦頭皮微生態環境調理,品牌理念是通過改善頭皮微生態環境從而實現修護頭皮屏障、平衡水油狀態,緩解頭皮出油等功效。
目前,97實驗室仍未在小紅書、抖音等平臺開通官方賬號,電商店鋪亦尚未搭建,具體推出時間未明。
?半畝花田首推子品牌
《美浪》發現,97實驗室品牌目前由廣州薇意豐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運營,法人為半畝花田線下事業部負責人郝偉。股權信息顯示,該公司為半畝花田母公司——山東花物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97實驗室已儲備的產品涵蓋三款頭皮護理單品:97實驗室平衡控油蓬松洗發水、平衡控油去屑洗發水,以及平衡舒緩頭皮精華液。
從產品外包裝分析,“97實驗室”的產品設計語言整體偏簡約、理性,主要呈現專業、可信的功能導向表達。
以“97實驗室平衡控油蓬松洗發水”為例,在產品外包裝A面,突出「控油蓬松」的功能性描述,目的明確,直擊消費者需求;
側面則以「解決頭皮問題」的項目式列表,明確展示產品效能(出油困擾、頭油頭癢、頭皮異味),語言簡潔直接,強化信任感。
同時,配合三角模型(改善頭皮出油、提升頭皮水含量、頭皮微生態)和產品專利信息(如巨微生物的半乳糖酵母樣菌發酵產物濾液)進一步強調專業性,喚起消費者對產品背后「實驗室配方」的信任。
整體來看,“97實驗室”是一個關注頭皮健康、以科學和微生態技術為賣點的品牌,強調「實驗室級別」的配方開發,突出功效性,吸引注重頭皮問題改善的消費者,視覺風格簡潔、冷靜,更加迎合成分黨和理性消費人群。
《美浪》查詢國家知識產權局數據顯示,目前“97實驗室”“97LAB”相關商標均由半畝花田創始人亓云吉申請注冊,最早可追溯至2020年,顯示出其布局頭皮護理市場的早期謀劃。
值得一提的是,母品牌半畝花田在洗護領域的布局也早已啟動。2022年,半畝花田推出了線下專供的花源頭皮洗護系列。今年1月,品牌簽約奧運冠軍孫穎莎為洗護系列代言人,并推出其同款洗發水。
數據顯示,自1月以來,半畝花田在抖音平臺已將市場重心明顯轉向洗護發品類,單品月GMV最高突破千萬,洗護發旗艦店同期廣告投放量也環比提升43.82%。
從母品牌和子品牌的產品邏輯看,半畝花田主品牌依舊延續其“花植”理念,定位大眾市場,覆蓋下沉渠道;而97實驗室則可能試圖通過“頭皮微生態+實驗室配方”的組合,切入更具專業屬性的中端市場,拉開產品定位的差異化。
在頭皮護理賽道日益火熱的當下,半畝花田的子品牌布局,或將成為品牌護城河的新一環。
?頭皮護理賽道正火熱
頭皮護理,正在成為美妝個護市場的下一個競爭焦點。
從國際品牌到本土企業,頭皮護理產品密集上新,微生態概念正在成為關鍵詞。僅在2024年,歐萊雅引入了旗下高端洗護品牌PUREOLOGY 普若綺,巨子生物推出了洗護品牌函得仕,福瑞達上線了專注頭皮微生態的品牌即沐,珀萊雅發布了頭皮微生態功效洗護品牌驚時,上海縉嘉也儲備了頭皮健康方向的功效性品牌3odice三蒂絲。甚至,環亞旗下的傳統洗護品牌滋源也開始以“頭皮護理微生態”為新賣點,嘗試在品牌煥新中重新占位。
在品牌扎堆涌入的背后,頭皮護理的賽道正在經歷一輪從“需求感知”到“品牌供給”的同步升級。
長期以來,洗護發品類的主流表達多集中于「頭發狀態」本身,圍繞柔順、去屑、控油、美觀等外在效果展開。但近幾年,隨著頭皮屏障、頭皮水油平衡、頭皮微生態等詞匯頻繁出現在社交平臺上,消費者的認知正逐步從頭發本身,轉向對頭皮健康本質的關注。
這一趨勢背后,是用戶對頭皮護理需求的變化,呈現出以下幾類特征:
首先,不少市場調研都表明,頭皮健康問題的困擾正從特定人群,逐步走向普遍化。脂溢性皮炎、敏感性頭皮、頭皮屑反復、異味、頭油等問題,在都市快節奏、壓力環境下已成為年輕消費群體的常見焦慮。同時,隨著功能性護膚的普及,消費者對“皮膚屏障修護”概念的認知也自然延伸到了頭皮護理領域——認為“頭皮也需要養護”,已成為部分消費群體的共識。
其次,成分和配方的透明化,推動了消費者對于功效性洗護的關注。以“頭皮微生態”概念為例,主張通過調整頭皮微生物環境來實現水油平衡、改善出油、頭癢、異味等問題的產品,正成為細分市場的核心賣點。在此基礎上,專利成分、實驗室級研發背景,逐漸替代傳統洗發水的香型、膚感,成為品牌溝通的重點方向。
對于品牌來說,頭皮護理的興起,實際上也是應對存量市場下產品差異化的解法之一。洗護市場的基礎需求已趨近飽和,單純的去屑、柔順、控油訴求難以支撐新一輪的用戶轉化。
而頭皮護理品類的興起,正在重塑洗護產品的消費決策邏輯——用戶不再只是被動選擇一款洗發水,而是在尋求「頭皮健康解決方案」,這也讓洗護品類的產品形態從“洗護二合一”向“頭皮精華+洗發水+護理噴霧”延展,單個用戶的消費客單價也有明顯提升空間。
簡單地看,洗護發已經跟“發”沒有太大關系,反而是頭皮本身成了「第二張臉」,可以用來做祛痘、控油、修護、舒緩等功效細分。
值得注意的是,圍繞“頭皮微生態”概念展開競爭的品牌,普遍強化了實驗室研發背景和功能性定位,試圖以功效性和科學性建立消費者信任,區別于傳統洗發水品牌的“香味好聞”“洗感柔順”式賣點。這種品牌表達的變化,正在加速洗護市場從情緒型消費向理性、成分導向的消費模式過渡。
可以預見,隨著頭皮護理市場的持續升溫,品牌間的競爭焦點,正從“誰先入局”轉向“誰能教育市場、占據用戶心智”,頭皮護理,正在重塑洗護市場的產品邏輯與消費習慣。這場關于頭皮健康的競爭,才剛剛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