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時不未雨綢繆,身體一出問題就像突然掉進迷宮。”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坐在中間不敢倒。”
“以前只想著退休自由,步入老年卻發現身體被困住。”
在4月21日平安人壽“保險+服務”解決方案發布會上,主持人撒貝寧在“人生體驗館”互動后感嘆道。
這樣的狀況,我們每個人都可能遇到,加上外部環境快速變化以及充滿不確定性,人們對安全感的需求比以往更為強烈。
在此背景下,保險業正經歷一場深刻變革,從單純的“風險補償工具”向“全生命周期守護者”轉變。
提及平安人壽,自1994年簽出內地個人營銷模式下首張保單,31年來,產品服務核心價值不斷升級演進。本次發布的“添平安”保險+服務解決方案,更是將平安人壽的產品和服務進行深度融合,躍遷至全新的分水嶺。誠如平安人壽副董事長兼副總經理蔡霆在發布會上詮釋的,以保險保障為基礎,添加適配客戶需求的服務,才能形成一塊完整的拼圖,做出真正的“好保險”。
這既是對“健康中國”戰略、“養老第三支柱”建設等國家政策以及保險業新“國十條”的積極響應,也代表了劃時代的行業范式,重新定義“好保險”,則是由“賠付型”轉向“陪伴型”。
如果將平安人壽的戰略視為“棋局”,“棋眼”或許就是“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初心,這無疑也是行穩致遠的內核。
“好保險”=保險+服務
說起保險,今天消費者需要的遠不只是一張保單,而是一連串的服務。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續提高,中國家庭對保險的期待,已經超越單一的事后經濟補償功能,更希望通過保險,鏈接起高品質的健康、醫療、養老等多元服務,護航自己與家人的全生命旅程。”平安人壽黨委書記、董事長楊錚在發布會上表示。
的確,預防保健、看病就醫等與人的健康相關的問題,是公眾最關心、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也是國家全面深化改革中著力解決的重點。2015年10月,十八屆五中全會就將“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2016年10月,《“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發布;而后,人民健康在改革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2020年10月,“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進政策”寫入二十大報告;2024年7月,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實施健康優先發展戰略”。
關于“大健康”戰略落地,有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建設、醫康養不斷融合,在執行過程中,保險作為支付環節無疑是一大核心要素。2024年9月,新“國十條”發布,明確鼓勵“保險業與養老服務業協同發展、商業健康保險與健康管理深度融合”;2024年11月,金融監管總局召開座談會,進一步指出保險公司要不斷拓展和豐富保險保障的內涵及外延,更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及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新形勢、新需求。
作為保險行業領軍者,平安人壽正在大健康、大養老戰略指引下不斷探索新路,產品服務的核心價值不斷升級演進。4月21日,平安人壽發布的“添平安”保險+服務解決方案,標志著平安人壽定義“好保險”的一個全新里程碑。
這也可以說,這是精耕健康、養老市場多年的平安人壽,在深刻洞察客戶需求變化之后,又一次謀定“棋局”。
據蔡霆介紹,“添平安”解決方案包括六大產品服務系列:旗艦平安啟承、平安添享,以及平安添璽、平安添盈、平安添瑞、平安添年。以保險產品為核心,平安人壽整合平安集團內外部優質資源,精準匹配符合客戶需求的醫療、健康、養老服務,能滿足客戶在不同人生階段的多樣化需求,為客戶送去“省心、省時、又省錢”的體驗。
以“平安添盈·臻享家醫”方案為例,主要面向中年人的家庭健康管理。發布會上,平安人壽的客戶做了一個“20秒中年分身大挑戰”,面對孩子突發腸胃炎、愛人出門滑倒、老人早上頭暈、自己體檢血壓異常四件事,20秒內排出處理優先級。這個挑戰幾乎難住了在場的所有中年人,在直播的評論區,很多觀眾直呼“太難選”,唯一確定的是將自己放在最后。
考慮到中年人面臨的家庭、事業雙重責任,以及自身健康的考驗,“平安添盈·臻享家醫”方案旨在為家庭構建起保障壁壘。尤其在健康服務方面,“臻享家醫”如同一位專家醫生朋友,幫助守護全家平安:日常生活中,主動管理客戶全家健康;身體出現一些“小毛病”,可實現足不出戶在線問診、送藥上門;如不幸罹患重疾,需入院治療,該方案還可以提供檢查協助、專家會診、住院及手術協助安排等一系列高品質醫療服務。
這只是“添平安”系列服務方案的一個縮影。 “‘添平安’的推出,是平安人壽助力‘健康中國’建設、‘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的挺膺擔當,更是對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堅定承諾。”楊錚表示,保險+服務是新時代“好保險”的應有之義,引領保險從“賠付時代”進化到更有溫度的“陪伴時代”。
“添平安”:志在重新定義“好保險”
“‘添平安’體系的推出,是我們工作新的起點。”蔡霆的這一觀點,應如何理解?
早在30年前的1994年,平安人壽簽出個人營銷模式下的首張保單,拉開中國內地壽險個人營銷模式大幕后,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好保險”的核心標準就是在客戶需要時及時賠付,這種“事后補償”可謂雪中送炭。
時代變遷,行業發展,客戶需求發生深刻變化。本次推出深度融合保險+服務的解決方案“添平安”,平安人壽產品服務的核心價值正在實現全新的躍遷——從“事后補償”到“事前預防”,從“傳統風險保障”轉向“全生命周期守護者”,“添平安”重新定義著“好保險”的標準。
“我們不僅要為客戶送去保障,還應幫助客戶獲得高品質的健康、醫療、養老等一系列的服務。”蔡霆說道。
事實上,這樣的演進,離不開對行業的深度洞察。
業內曾將我國壽險業發展分為幾個階段,2011年前俗稱嬰幼兒期,代理人制度引入、保險業對外開放、產品不斷豐富,政策層面更多還是在奠定合規發展基礎。隨著基礎的夯實,政策也開始逐步為保險與健康管理等融合發展創造條件。例如2014年版“國十條”,首度提出“現代保險服務業”的概念,提出支持保險機構參與健康服務產業鏈整合。
2017年,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同時,人民健康在國家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要性愈發突出,政策導向邁向“促創新”,突出金融為民、服務國家戰略。2024年新“國十條”提出推動商業健康險與健康管理深度融合,與十年前的“整合”表述相比,看似一字之差,卻是深度改變。
與此同時,市場需求悄然生變,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老齡化提速、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增加等日趨多元化,“好保險”的使命、內涵隨之不斷延伸。
與每個階段戰略相伴的,是平安布局的身體力行。30年前,平安聚焦主業,開始發展綜合金融,打造一站式金融服務;20年前,平安布局健康醫療和養老生態;這兩年進一步將“綜合金融+醫療養老”上升到戰略高位。
談及“新起點”上的“新任務”,蔡霆表示:“未來,我們還會繼續挖掘客戶的多元化、差異化需求,持續布局‘保險+服務’生態,豐富產品貨架;推動保險代理人隊伍向專業化、職業化轉型,培養客戶信賴的保險康養顧問。”
堅守進階內核
平安人壽的產品服務核心價值能不斷升級演進的底氣,或許來自于其不變的初心和戰略定力。
談到“添平安”保險+服務解決方案如何能做出諸多承諾時,蔡霆表示,平安人壽做設計和研發,初心只有一個,即始終圍繞客戶需求。
“我們在設計、考量所有的產品、服務時,出發點就是以客戶為中心。”
的確 ,不忘初心,以客戶需求為導向,才是行穩致遠的核心要素。過去行業發展痛點集中在被動補償、服務斷層、標準化產品難以滿足個性化需求等方面,當前部分問題仍存在,且有新的難點,例如醫療資源匹配不均衡、重疾的支付壓力仍然很大、專業化服務尚存欠缺等。4月18日,金融監管總局就發文表示,進一步引導保險代理人從職業化向專業化、從短期主義向長期主義轉型。
除了人的專業化,還需要產品的精準化,服務的人性化,在滿足客戶需求方面是一個永恒的話題 。
由此看來,“添平安”體系的推出,顯然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客戶需求無止境,行業的探索創新也理應永無止境。具體怎么實現?平安人壽給出的答案是:持續聚焦客戶需求變化,深化供給側改革。
具體到供給側,需要從兩個方面詮釋:一是在服務端,直面供需不匹配、標準不完善、服務參差不齊等行業性挑戰,向高質量、體系化、標準化邁進;二是在渠道端,持續推進代理人隊伍的高質量轉型,培養既專業又懂客戶需求,且能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的高素質保險康養顧問。
如此推進高質量發展的供給側改革,必將為客戶、行業和社會帶來積極影響——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更好地驅動行業革新,更好地服務民生保障。
結 語
“好保險”只是一個載體,傳遞的核心是服務,服務的目標是客戶。
“好保險”又是一個使命,承載的是時代交付的責任,答復的是億萬客戶的考題。
面對使命與考題,蔡霆坦言,平安人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用最專業的“保險+服務”解決方案體系,來守護客戶的每一份信任。
撰文:亞溪
編輯:一諾
設計:曉瀅
校對:安文
審核:曦曦
出品:新時代保險研究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