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政壇最近可不太平,美國這邊頻頻傳出大消息。特朗普政府接連碰上三件頭疼事,連帶著美國在國際上的日子都不好過了,與此同時,美國副總統萬斯的一番話,更是讓中美關系的走向引發無數猜測。
阿根廷一直是南美洲的重要國家,也是美國試圖影響的重點對象。阿根廷總統米萊曾被稱為“阿根廷特朗普”,剛上臺那會兒,他表現得十分親美,甚至還對中國發表過不當言論。當時不少人覺得,美國這是又在南美洲拉攏到一個“小弟”,說不定能借此打壓中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
阿根廷總統米萊(資料圖)
可誰能想到,情況很快就發生了反轉。阿根廷經濟狀況糟糕,國內通貨膨脹嚴重,貨幣不斷貶值,外匯儲備更是少得可憐,急需外部援助。米萊政府滿心期待美國能拉一把,結果等來的卻是美國的冷眼旁觀。反觀中國,一直以來與阿根廷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在經濟上給予了不少支持。
就在這樣的背景下,阿根廷中央銀行與中國人民銀行達成協議,將雙邊貨幣互換協議有效期延長12個月,已動用的約50億美元額度也額外延期12個月。要知道,中阿貨幣互換協議早在2009年就簽署了,之后一直在續約。米萊也公開表示,中國是“重要的貿易伙伴”,積極推動與中國的新合作。這一系列操作,直接讓美國在南美洲的布局破了個大洞,也讓美國明白,沒有實際利益支撐,所謂的“盟友關系”根本靠不住。
美國的經濟問題,就像一團理不清的亂麻。政府債務高得嚇人,財政赤字持續擴大,社會貧富差距不斷拉大,制造業大量外流,產業空心化嚴重。特朗普為了扭轉貿易逆差、縮減債務,想出了加征關稅這一招,希望借此讓美國消費者多買本土產品,振興美國制造業。
阿根廷總統米萊(資料圖)
但現實卻狠狠打了臉。加征關稅后,美國消費者不得不為進口商品支付更高的價格,物價飛漲,通貨膨脹加劇。一項針對美國企業的調查顯示,超六成企業主不認可政府的關稅政策,認為這對企業經營產生了負面影響。美國嬰幼兒用品行業也深受其害,因為大量嬰兒護理用品及零部件在亞洲生產,新關稅政策讓相關企業運營困難重重。
關稅政策還讓美國股市動蕩不安,道瓊斯指數多次大幅下跌,財富大量縮水。美國農民更是苦不堪言,其他國家對美國農產品加征報復性關稅,導致農產品滯銷,許多農民面臨破產,只能向政府申請救助。原本想“傷敵”,結果卻是“自損”,美國國內對政府的不滿情緒越來越強烈。
在國際上,美國的日子也不好過。特朗普政府之前的一些外交操作,比如對盟友加征關稅、退出多個國際組織,讓美國和傳統盟友的關系變得十分緊張。在貿易問題上,美國和歐盟、日本等盟友分歧不斷。
歐盟之前對中國電動汽車發起反補貼調查,給中歐貿易帶來壓力。但最近情況有了變化,歐盟委員會發言人證實,中歐正在就此事談判,試圖達成和解。這說明歐盟開始重新考慮和中國的合作關系,不再盲目追隨美國。日本這邊也不“聽話”了,盡管之前對美國關稅政策態度溫和,但現在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在與美國的關稅談判中,不會輕易做出重大讓步,也不著急達成協議。更有消息稱,日本作為美國國債的最大持有國,正在大量拋售美債。
特朗普(資料圖)
此外,美國推行的貿易孤立政策,讓很多國家不滿,紛紛加強與其他國家的合作,減少對美國的依賴,“去美元化”趨勢越來越明顯。美國在國際上的戰略布局頻頻受挫,逐漸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在特朗普被這三件事搞得焦頭爛額時,美國副總統萬斯在社交媒體上公開批評國內想和中國開戰的鷹派勢力。國防部長赫格塞思此前也表示,美國“不想與中國開戰”。其實原因不難理解。經濟上,美國對中國商品依賴程度很高。中國是全球制造業大國,為美國提供了大量性價比高的商品。要是沒了中國商品,美國物價會進一步上漲,民眾生活成本增加,社會矛盾也會更加尖銳。而且,在當前復雜的國際形勢下,中美開戰風險巨大。兩國作為世界前兩大經濟體,一旦沖突爆發,不僅兩國經濟會遭受重創,全球經濟秩序也會被破壞。美國政府里的明白人清楚,在自身問題一大堆的情況下,和中國開戰不是明智選擇,不符合美國的長遠利益。
如今的美國,在經濟、外交等方面都面臨巨大挑戰。特朗普政府得好好想想,該怎么調整政策,才能擺脫困境。而對于中美關系來說,雖然分歧存在,但對話與合作才是避免沖突、實現共贏的正確道路。在全球化的今天,只有攜手合作,才能更好地應對各種全球性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