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外火箭發射網的消息,神舟二十號的確切發射時間已經被推測出來,預計在4月24日17時17分。與此同時,神舟十九號的返回時間也已經明確,預計在4月29日14時04分著陸。那么,外網這樣精確的神舟飛船發射和返回時間是怎么得出來的呢?
隨著神舟十九號任務時長來到半年左右,這意味著蔡旭哲、宋令東和王浩澤三位神十九航天員也即將完成太空任務。按照此前的慣例,在神舟十九號返回地球之前,神舟二十號就會提前發射升空,對接中國空間站。
到時,中國空間站又會出現6名航天員同時在軌的盛況。神舟十九號和二十號乘組將會共同在軌幾天,并完成在軌任務交接。之后,神舟十九號乘組就會踏上返回地球之旅,神舟二十號乘組則開啟為期半年左右的任務。
早在神舟十九號發射升空之后,神舟二十號其實就已經進入應急救援值班狀態,這是為了確保神舟十九號乘組的安全,一旦有情況可以及時去太空接回航天員。如今,神舟十九號一切正常,神舟二十號將準備把新的航天員乘組送上中國空間站。
就在4月22日下午,神舟二十號完成了全區合練,各地中心、測控站密切配合,并且太空中的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也參與了演練。這次合練是神舟二十號發射前的最后一次合練,最為接近實際發射流程,這意味著神舟二十號已經臨近發射狀態。
至于神舟二十號的確切發射時間,目前推測是在4月24日17時17分,如此精確到分鐘的發射時間,外界是如何得到的呢?
這就不得不提到中國空間站的軌道參數了。過去幾十年來,由于人類發射越來越多的航天器,近地軌道變得越來越擁擠。為了確保航天器安全,尤其是像中國空間站這樣大型航天器的安全,我國會定期公布空間站的確切軌道參數,讓別人知道我們的運行軌跡,避免在太空中發生意外碰撞。
在4月21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發布了最新的中國空間站軌道參數,由此就能知道中國空間站的近地點和遠地點軌道高度、軌道傾角、軌道速度、軌道周期、偏心率、近地點幅角。再結合神舟二十號發射場,也就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確切坐標,就能推測相應確切的發射時間。那么,這背后的原理又是怎樣的呢?
就像神舟十九號那樣,神舟二十號也將采取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方式,從發射到最后對接中國空間站耗時約6.5小時。飛船要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準確進入空間站的軌道并與之精準對接,絕非易事。
首先,中國空間站以每秒7.7公里的速度在太空中高速飛行。同時,地球自身也在快速自轉,例如,在緯度為40度的地方自轉速度可達每秒355米。因此,中國空間站正下方的位置時刻會發生變化。
要想讓飛船消耗最少的燃料,并且以較短的時間,來追上空間站并實現對接,飛船的發射時機就變得尤為關鍵。只有當空間站在某一時刻將要過境發射場上空,最大高度角接近90度,也就是發射場剛好處于空間站的軌道平面上之時,這就會出現絕佳的發射時間窗口。此時,火箭點火升空,就能以最為經濟的方式把飛船送入軌道,從而實現與空間站的快速對接。
由于中國空間站的軌道參數和發射場位置都是已知的,這樣就能計算出未來幾天將會出現的發射時間窗口,從而明確知道神舟二十號的發射時間是在什么時候。
同樣地,飛船在返回地球時,也需要空間站過境著陸場上空,這樣才能實現快速返回。通過相關參數推測可知,神舟十九號的返回時間預計是在4月29日,降落到地面的時間估計是在當天14時04分。
至于神舟二十號的三位航天員都是誰,目前還沒有公布,但我們可以進行合理推測。根據神舟十七、十八、十九號的慣例,指令長都是來自于神舟十二、十三、十四號的航天員,而且他們都是來自于第二批航天員。
由此來看,神舟二十號的指令長有可能就是來自于神舟十五號的第二批航天員,滿足這一條件的只有張陸。張陸有過半年的太空飛行經歷,而且也有多次出艙活動,他的經驗非常豐富,完全有能力勝任神舟二十號指令長。此外,神舟二十號的另外兩位航天員,則應該是尚未飛天過的第三批航天員,而且是兩位男性航天員,因為第三批航天員中唯一的女性就是目前正在太空中的王浩澤。
最后,我們預祝神舟二十號發射任務能夠取得圓滿成功,也熱切期待神舟十九號航天員的平安凱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