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福布斯中國
今日,是第56個世界地球日,地球日由蓋洛德·尼爾森和丹尼斯·海斯于1970年發起。現今,地球日的慶祝活動已發展至全球192個國家,每年有超過10億人參與其中,是世界上最大的民間環保節日。地球日對推動時尚產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它為時尚產業提供了一個集中展示和推動可持續發展的平臺,促使品牌、消費者和整個行業共同關注和參與到可持續發展中來。
值此地球日之際,Tiffany & Co. 蒂芙尼于中國大陸正式啟動Love For Our Oceans項目,計劃通過銷售Tiffany T Smile微笑手繩為紅樹林基金會(MCF)提供支持。該項目旨在助力紅樹林濕地的保護與修復,從而推動紅樹林濕地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提升當地社區福祉、增強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并提升公眾環保意識。Tiffany T Smile微笑手繩采用REPREVE? Our Ocean?再生聚酯纖維打造,其原材料均來自趨海塑料瓶,彰顯蒂芙尼守護自然之美的長久承諾。一直以來,海洋帶來了無限的奇跡與歡愉,這一項目也進一步體現蒂芙尼對海洋保護的堅定決心。
隨著Love For Our Oceans項目在中國大陸的正式啟動,蒂芙尼積極為紅樹林濕地保護貢獻力量,標志著品牌在可持續發展旅程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作為陸地與海洋交匯的獨特生態系統,紅樹林濕地有 “海岸衛士”之稱,它們猶如天然屏障一般,在抵御風浪、凈化水質、固碳儲碳、調節氣候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守護這些“海上森林”,這一項目不僅保護了沿海生態,更維系著海洋健康的根基。
而迪桑特則發布了全新環保主張“設計驅動循生”(Design that sustain),并同步推出面向會員的舊衣回收項目。如今,其關注的不僅是產品如何被制造,更關注它們在被閑置、被遺棄之后是否能迎來新的使用路徑。今年4月,迪桑特正式推出面向行動家的舊衣回收項目,首批已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沈陽等六家核心城市門店開啟試點,未來將逐步推廣至更多門店。行動家可將不再穿著的迪桑特品牌服裝帶至指定門店的專屬回收箱,參與到這一面向大眾的綠色行動中。所有回收衣物將被統一分類處理,并依據材質與狀態被分配至不同的再利用路徑。比如,其中部分服裝材料將被轉化為聚酯紗線,用于后續原料或產品開發。通過這一項目,迪桑特致力于打造一個品牌與用戶共同參與的回收閉環,讓可持續不僅體現在設計理念中,更成為可以實際參與的生活方式。
美妝行業,巴黎歐萊雅再度為可持續發展注入新能量,通過優化包裝,減重瓶身,使用再生塑料和綠色配方,提升塑料回收,用綠色創新讓生活與地球共享自由呼吸,從點滴細節中為可持續發展創造更多可能。全球變暖與環境變化是當今世界發展進程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影響因素,守護地球可持續是全世界共同的責任。2021年,巴黎歐萊雅面向全球發布了2030可持續發展項目,致力于地球環境的保護,該項目承諾至2030年將所售產品的碳足跡減少50%。這樣的雄心與責任感正是源于巴黎歐萊雅百年的歷史傳承與專業科技,該承諾也深深根植于品牌傳統中。
其中,歐萊雅男士潔面產品的包裝管身52%由循環再生塑料制成,一年使用了147噸再生塑料,相當于循環利用了379萬個牛奶瓶;歐萊雅復顏水乳通過優化包裝一年,減少了1454噸包材的使用;歐萊雅玻色因安瓶面膜配方的98%可生物降解……歐萊雅在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中不斷改進產品,從產品包裝到產品配方,貫徹并執行著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宜家則連續第三年積極向廣大消費者發出與地球同頻的綠色生活倡議,鼓勵人們關愛地球。在產品設計階段,宜家即嚴格遵循民主設計原則,充分考慮產品對生態和環境的影響。宜家以可持續原材料為起點,優先選用可再生、可回收材料,優化資源利用。宜家中國總裁兼首席可持續發展官龐安澤(Pontus Erntell)表示,“可持續早已深植于宜家的企業基因之中,從門店體驗到數字互動,從產品設計到循環服務,宜家通過線上線下融合的多維體驗和貫穿全價值鏈的綠色實踐,致力于讓每個消費者都能成為可持續發展的參與者和受益者。宜家將持續推動產品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續發展,助力中國家庭實現健康和可持續的生活。”
在“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議題上,人頭馬君度集團在中國乃至全球范圍推行了直接的舉措,重點著力行業中與能源利用最相關的供應鏈與產品生產方面。在中國市場,人頭馬君度集團持續深化本地化的可持續戰略,并始終以長遠視角作決策。2024年,集團攜手榮慶物流(Rokin Logistics),將由葦渡科技(Windrose)創新研發的純電動重型卡車納入其長途物流體系。該項目于2024年12月初正式投入集團華南經銷商物流網絡,與傳統柴油重型卡車相比,預計單次運輸可降低約51%的碳排放。為助力實現全球“碳中和”目標,此前,集團設立了到2030年全價值鏈實現碳排放減半,2050年實現碳排放凈零的宏偉目標,全面提升氣候戰略新高度,加速推動集團可持續發展進程。
隨著環保宣傳增多和環境問題日益嚴峻,消費者可持續消費意識不斷增強。據英敏特報告顯示,全球超半數消費者愿為環保產品支付溢價,其中年輕消費者群體尤為突出。如Z世代消費者中,75%愿意為環保產品多付10%的價格。這意味著消費者購買商品時,不僅關注價格和質量,更注重產品的環保屬性、生產過程的可持續性以及品牌的環保理念。比如,在時尚領域,有機棉服裝、再生材料制成的飾品等可持續時尚單品更受青睞;在電子產品方面,消費者也傾向于選擇能源效率高、采用環保材料且有完善回收計劃的品牌和產品。像蒂芙尼“Love For Our Oceans”項目、人頭馬君度集團在物流和生產端的綠色舉措等,都為時尚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成功范例。這些案例證明,環保創新不僅能提升品牌形象,還能創造新的商業價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