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報道,在韓國政治舞臺上,“內亂特檢法”意義重大。該法案由在野黨主導發起,旨在徹查尹錫悅發動緊急戒嚴事件。去年12月3日,尹錫悅發動緊急戒嚴,此后韓國政壇推動實施“內亂特檢法”,試圖通過任命特別檢察官深入調查事件全過程。然而,在投票表決中,該法案以197票贊成、102票反對的結果未獲通過,只能自動廢止。這一結果背后,是執政黨和在野黨在特別檢察官任命辦法、調查期限、調查范圍等多項條款細節上的嚴重爭議。這一爭議反映出韓國國內政治勢力之間的矛盾與博弈,也凸顯了韓國政治生態的復雜性。
尹錫悅(資料圖)
盡管“內亂特檢法”未能通過,但尹錫悅想要逃脫法律制裁并非易事。分析人士指出,他面臨著諸多難以克服的障礙。尹錫悅被罷免總統職務后,失去了公訴豁免權。這使得檢方能夠更加深入地對他展開調查和起訴。隨著調查的逐步推進,更多對他不利的證據極有可能浮出水面,相應地,他被定罪的概率也在不斷增加。尹錫悅動用武力禁止國會議員進入議會,還違反程序下令逮捕國會議員,這些行為均有證人證實,僅憑這兩點,就足以加重他的罪責。圍繞尹錫悅夫人金建希的貪腐丑聞持續發酵,這種情況極有可能牽連到尹錫悅,讓他難以逃脫法律的問責。
韓國警方近期還就尹錫悅涉嫌動用總統警衛部門抵制調查機關抓捕一事展開調查。去年12月初尹錫悅發動緊急戒嚴后,韓國調查機關多次嘗試搜查取證,均遭到總統警衛部門抵制。據環球時報援引韓國“news1”新聞網站報道,去年12月,特別調查團試圖搜查警衛處內部的加密電話服務器時,警衛處依據《刑事訴訟法》中“涉及軍事或公務機密場所及物品需經負責人或機關同意方可搜查”的規定,一直阻止警方進入總統辦公室與警衛處內部。這一系列事件表明,尹錫悅面臨的法律問題錯綜復雜,其未來命運充滿不確定性。
尹錫悅(資料圖)
隨著尹錫悅被正式剝奪韓國總統職務,韓國政治格局迎來重大調整。韓國代理總統韓德洙宣布,將于6月3日提前舉行第21屆總統選舉,當天被設為臨時公休日,以確保選民順利行使投票權。這一選舉被韓國媒體稱為“又一次玫瑰大選”,與2017年因前總統樸槿惠被彈劾而提前舉行的總統選舉相呼應。當年的選舉因在5月舉行,正值玫瑰盛開之際,被人們賦予“玫瑰大選”之名,體現了民眾對美好未來的憧憬。
此次總統選舉備受矚目,不僅因為它將決定韓國未來的政治走向,還因為韓國正面臨著諸多挑戰。在國際層面,韓國作為亞洲第四大經濟體,正面臨著由美國總統特朗普挑起的“貿易戰”帶來的沖擊。在國內,因彈劾尹錫悅,黨派斗爭進一步加劇。無論誰成為下任韓國總統,都將肩負起帶領國家應對這些復雜問題的重任。
尹錫悅(資料圖)
目前,各路潛在候選人陸續登場,韓國政壇迅速升溫。從韓國蓋洛普對全國18周歲以上1000名選民進行的關于新一屆總統熱門人選支持率的調查結果來看,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前黨首李在明在輿論和各類民調中占據上風。他以38%的支持率領跑,創下年內新高。而國民力量黨內初選候選人洪準杓和金文洙、代行總統職權的國務總理韓德洙支持率各為7%,國民力量初選候選人韓東勛為6%,改革新黨候選人初步人選李俊錫為2%,還有26%的受訪者未明確支持任何候選人。在政黨支持率方面,共同民主黨支持率為42%,較上一次調查上升1個百分點;國民力量支持率為34%,較上一次調查上升4個百分點。
此次韓國大選,對韓國民眾而言,是一次關乎國家未來發展方向的重要抉擇。在當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韓國國內經濟面臨諸多挑戰的背景下,韓國民眾迫切希望選出一位能夠帶領國家走出困境、實現經濟增長、提升民眾生活水平的領導人。李在明、韓東勛等候選人的參選宣言和政策主張,將成為影響選民投票意向的關鍵因素。究竟誰能在這場激烈的角逐中脫穎而出,成為韓國新一任總統,目前仍充滿懸念。在接下來的競選活動中,各位候選人必將展開更加激烈的競爭,韓國的政治局勢也將持續受到國際社會的密切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