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桑拿模式全面開啟,華南氣溫打破紀錄
進入4月下旬,華南地區迎來了新一輪大范圍的蒸桑拿天氣。4月22日下午,在低渦切變南側活躍的西南暖濕氣流影響下,廣西、廣東、福建等地仿佛被熱浪包裹,濕度高、溫度高,體感異常悶熱。特別是在廣西東部、廣東西部及潮汕地區,地面氣溫節節攀升,沖擊或刷新了多個城市四月份的歷史高溫紀錄。海南昌江的氣溫更是一度飆升至39.1℃,登上全國氣溫排行榜首位。廣西玉林35.4℃、廣東汕頭34.3℃、茂名34.4℃、云浮連續兩天刷新紀錄,36.3℃的氣溫在4月的背景下顯得格外突出。
這樣的天氣被稱為“桑拿天”并不夸張,悶熱濕潤的空氣讓人稍微一動就汗流浹背,尤其在午后陽光直射的時段,防曬、防暑措施必不可少。從當前的環流形勢分析看,這種類型的天氣意味著地面受到了強烈加熱,大氣層中上下溫差較大,能量聚集迅速,一旦觸發,就很容易引發劇烈的雷雨、短時強降水、冰雹和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因此盡管這種高溫高濕的天氣為暴雨埋下伏筆,也同樣是災害性天氣發生的溫床。
二、冷暖對撞引發雷暴雨,廣西干旱區將迎解渴雨
在這一輪高溫炙烤下,大氣中的水汽和熱量迅速積累。隨著北方冷空氣的逐步南下,華南地區的這種悶熱格局即將被打破。根據最新的超級計算機預測顯示,從4月23日開始,廣西部分地區將率先迎來一輪較大范圍的降雨過程,預計將涵蓋桂北、桂中、桂東多個市縣,這對于經歷了長期干旱的地區而言無疑是場及時雨。
不過,降雨并非全然利好消息。由于前期氣溫持續偏高,大氣結構高度不穩定,一旦遭遇冷空氣的擾動,很容易激發出雷暴云團,進而形成劇烈的短時強降水和對流天氣。局地甚至有可能伴隨雷暴大風、冰雹等極端現象,對農業設施、交通出行和城市排水構成不小的挑戰。
當然了,對于一些已出現特旱的區域來說,這場“解渴雨”或將一舉改變干燥局勢,填補水庫水位、改善土壤墑情,有助于春耕推進和作物生長。但也必須看到,如果降雨集中、強度大、持續時間長,就容易造成山洪、內澇、滑坡等地質災害。我們在此提醒,要高度關注降雨發展趨勢,特別是山區、低洼地段居民要做好防范預案,以應對旱澇急轉帶來的潛在風險。
三、兩廣福建成雨帶核心,長三角成“漏網之魚”
展望未來十天,南方地區的天氣將進入一個多雨周期,特別是廣西、廣東、福建等地,將成為我國新一輪降雨的“核心地帶”。在副熱帶高壓邊緣和高原槽前部的水汽通道作用下,暖濕氣流將不斷輸送至南方,而冷空氣也將多次南壓,兩者在南方的交匯區會頻繁生成對流系統,使得多輪暴雨不斷醞釀。
根據中期的超級計算機模型推測,從4月下旬到五一假期前后,兩廣、福建將面臨頻繁的降水過程,不排除部分地區出現累計雨量超過常年同期一倍以上的情況。尤其是此前干旱嚴重的廣西,雨水一旦集中爆發,可能出現旱澇急轉的局面。水利設施維護、農田排澇、城市排水等工作都需提前布置,預防“暴雨陷阱”。
相比之下,長三角地區卻成為這輪降雨的漏網之魚。從目前來看,直到“五一”前期,江浙滬一帶雨水稀少,干燥狀態仍將持續。之前積累的氣象干旱情況也可能進一步發展。春季原本是農田需水的關鍵期,若持續少雨,恐對農業生產帶來一定影響。相關地區需關注水資源調度和農業灌溉安排,適當開展人工增雨等作業手段,以緩解旱情。面對這種旱澇急轉局勢,一方面需要把握雨水帶來的補水機遇,另一方面也要高度警惕強對流天氣造成的突發性災害風險。特別是在暴雨、大風和冰雹頻發的季節,我們需密切關注氣最新的天氣動態變化,提前做好防暑與防汛的雙重準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