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由成都市水務局主辦,成都市河湖保護和智慧水務中心承辦的“場景創新,機會無限”——成都水務科技領域場景創新機會清單發布會在市民營經濟發展促進中心(市場景創新促進中心)舉行。本次活動匯聚省水利廳、市級有關部門及17家高新企業代表,聚焦“為企業找場景、為場景找產品”,通過場景發布與供需對接推動水務科技成果轉化。
聚焦四大領域
開放九大應用場景
發布會上,成都市水務局發布涵蓋水務人工智能、遠程智能監測、行業數據要素管理、智慧應用管理等四大重點領域的9項場景需求清單,著力培育適配性市場需求,為具備首創性、變革性的新技術、新產品打造集落地測試與示范推廣于一體的應用環境,助力水務新質生產力發展和水務工作提質升效。
水務人工智能領域
1.培育AI水務首席專家
場景簡介:本地化部署大模型,嵌入增強搜索知識庫,依托大模型的語言生成、知識理解、深度學習推理等能力,深度整合大模型與水務專業知識,培育水務行業“AI水務首席專家”,提供全天候、全流程、全要素的人工智能決策輔助,實現水務知識智能問答、辦公文稿輔助、方案預審、水利專業模型驅動等功能,深度融合水務應用系統,為水務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智能化支持。
合作需求:以AI技術為核心,構建能夠提供實時問答、決策輔助等服務的水務行業AI本地化模型。公司擁有自主核心技術、核心產品、自主知識產權及AI大模型產品解決方案,具備較為豐富的水務項目設計經驗和項目案例,了解水務行業應用需求,能夠精準提供相關服務;具備智慧水務行業技術儲備和數字化AI技術的研究積累,具備AI大模型算法開發技術能力;符合國家和地方相關安全標準和法規,確保模型軟件開發、訓練、部署的合規、合法性。
聯系人及聯系方式:高老師,028-87790252。
遠程智能監測領域
2.“天空地水工”一體化遠程智能監測
場景簡介:深化物聯網、衛星遙感、無人機、視頻監控、遙控船、機器人及衛星、雷達等新型監測手段在水利設施、管網等的應用,優化行政區界斷面、取退水口、地下水等監測站網布局,加大水質監測站點、重要河湖水域岸線監測、供排水管線監測等自動化監測站點(設備)布設,構建地表、地下和遙感監測相結合,水量、水質監測相結合,駐站監測和移動監測相結合的“天空地水工”一體化立體監測網絡,實現對水資源、河湖水域岸線、各類水利工程、水生態環境等多目標,以及水量、水位、流量、水質等全要素的實時在線監測,提升涉水信息動態監測和感知能力。
合作需求:建設覆蓋成都市水務重要水利設施、管網等的遠程智能監測體系,實時監測液位、流量、水質等因素,并對接智慧水務系統完成數據分析、預警、推送功能。公司具備較為豐富的水利設計與治理的項目經驗案例,熟悉管網、河湖病害的監測與處置,對各類水利監測目標有相關研究,具備水利基礎設施監測項目建設能力;具備衛星遙感、無人機、視頻監控、遙控船、機器人及衛星、雷達等感知設備設計能力,提出符合成都市地形地質、管網、河湖現狀的監測體系;符合國家和地方相關安全標準和法規,軟硬件建設應符合信創要求。
聯系人及聯系方式:高老師,028-87790252。
行業數據要素管理領域
3.水務數據全生命周期管理
場景簡介:強化水務領域基礎數據和主題數據資源體系建設,構建覆蓋水務全行業的信息資源目錄,建設水務數據血緣圖譜和知識圖譜,實現水務數據全生命周期管理。實現水務物聯網感知數據、視頻監控數據、水務業務數據、政務關聯數據、社會相關數據全量匯集、治理、應用和共享,增強水務數據要素管理,激發數據潛能。
合作需求:完成水務全領域數據的全生命周期匯集、治理、應用和共享。公司熟悉成都市水務領域主要工作與發展規劃,熟悉水務行業業務與數據管理,具備智慧城市數據治理、數據底座建設等相關項目經驗案例,企業具備網絡安全等級保護三級認證;具備支持數據從采集、傳輸、存儲、治理、分析到共享的全流程管理能力,能夠構建水務行業血緣圖譜和知識圖譜,支持數據溯源、影響分析和質量追蹤,支持語義搜索、智能推理與決策輔助;符合國家和地方相關安全標準和法規,具備數據加密、訪問控制、雙向認證、數據脫敏等數據安全保密能力,保障數據傳輸、存儲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不可篡改性,軟硬件建設應符合信創要求。
聯系人及聯系方式:高老師,028-87790252。
智慧應用管理領域
4.智慧防汛平臺升級
場景簡介:在原有物聯網監測網絡基礎上,集成新增感知設備,升級防汛指揮平臺,深度融合感知平臺實時監測數據、數學模型與輕量化AI算法,通過歷史災情數據迭代訓練,使算法既匹配排水管網、地形等物理機理,又依托并行計算優化數學建模效率,實現暴雨內澇的實時動態推演與風險預警,同步優化聯合調度策略,提升應急響應速度,保障城市防汛安全與韌性。
合作需求:新增物聯感知設備,升級防汛指揮平臺,實現暴雨內澇的實時動態模擬、風險分析預警、智慧決策調度。公司熟悉行業情況,具有防汛指揮平臺研發相關項目經驗案例;公司具備內澇仿真模擬技術能力,具備適應場景的算法模型開發能力,采用成熟可靠的智能感知設備,保障接入現有防汛指揮平臺;符合國家和地方相關安全標準和法規,軟硬件建設應符合信創要求。
聯系人及聯系方式:高老師,028-87790252。
更多需求清單和供給清單請掃碼獲取
成都水務科技領域場景創新需求清單↑
成都水務科技領域場景創新供給清單↑
政企協同創新
“雙向奔赴”促轉化
活動現場,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前期深入企業調研,對場景應用、功能需求、技術路線等進行了深入研討。目前已有17家企業受邀參與,未來將進一步擴大合作范圍,歡迎更多有能力的企業積極參與進來,讓能力與機會實現“雙向聯動奔赴”。
多家企業參會代表表示,期待通過此次供需對接達成合作契機,充分發揮公司的技術優勢,助力成都水務科技創新,為超大城市水務科學治理貢獻力量。
? 來源 | 成都市水務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