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人社部公布的信息,全國目前約有2億多靈活就業人員。他們是通過自己承擔全部社會保險費的方式參加的社保。近年來,社平工資在不斷提升,養老保險參保繳費負擔也在日益增加。有什么辦法可以減負呢?一起來了解一下:
第一,抓緊時間單位就業。
按照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社會保險法等法律法規規定,為職工繳納社會保險是用人單位應盡的義務。只要勞動者在用人單位就業,用人單位就要承擔勞動者的社會保險費,而且按照規定用人單位還要支付給勞動者工資。所以,只要有就業單位的話,社保負擔是最輕的。
第二,靈活就業人員社會保險費補貼。
對于就業困難的靈活就業人員,他們可以按照當地規定申請社會保險費補貼。
關于就業困難人員的認定,一般是失業一年以上的勞動者、大齡就業人員、殘疾人等等。一般我們常說的4050人員就屬于就業困難人員。
就業困難人員社會保險補貼,首次申請距離退休不足5年的可以延長到退休為止。另外,畢業年度內未就業的大學生還可以申領兩年的社保補貼。
社保補貼的標準一般是由各地規定執行,有的地方只有100元/月,山東青島最高可達500元/月,天津市則是養老保險600元,醫療保險200元。上海市是50%的個人繳費標準,但不超過100%檔次。廣東東莞市對于男性45歲以上、女性35歲以上繳費不足20年的群體,之前還有財政補貼,只需要個人繳納個人部分。
第三,選擇較低的繳費基數。
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在當地規定的繳費基數上下限之間自由選擇繳費基數。養老保險的繳費錢數一般是繳費基數乘以20%,像山東省目前還使用4416元至22078元,每月繳費錢數是883.2元至4415.6元,相差四倍的。
根據養老保險的計算公式,60%檔次繳費領取的養老金,并不是300%檔次的1/5。在基礎養老金計算公式中,60%檔次繳費產生的基礎養老金是300%檔次的40%,這也是養老金計算縮小收入差距的一種功能。
養老保險選擇較高檔次繳費,一方面要量力而行,另一方面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回本,所以還是應當謹慎一些。
第四,選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目前只需要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前累計繳費滿15年即可。2030年會提高繳費年限,每晚一年退休提高6個月最低繳費年限,2039年達到20年。
繳費年限達到最低年限以后,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個人繳費部分全部進入個人賬戶,還會有一定的政府補貼。這一部分萬一去世可以繼承,不會虧本。像福建省今年的記賬利率是3.16%,而去年職工養老保險的記賬利率只有2.62%,也遠遠超過目前的定期存款利率1%~1.5%。
達到退休年齡后,兩種養老保險會合并到一起,然后計算退休養老金,并不會吃虧。
所以,靈活就業人員在參加養老保險繳費時,可以靈活運用上述手段減輕參保負擔,也能確保領一份養老金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