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柳葉刀學術↑↑↑
日前,曲阜師范大學發布《關于預警期刊論文取消等級認定的補充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提到,充分考慮各學科發展現狀、各級各類項目評審對預警期刊排斥性現狀等因素,學校就《科學技術類科研項目及成果分類認定辦法(試行)》(曲師大校字[2021]63號)第“十七條 對于發表在‘黑名單’和預警學術期刊上的論文,取消其相應等級的認定”之規定做如下補充說明。
1.預警論文以發表期刊是否為預警期刊為準,預警期刊名單采用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國際期刊預警名單》,凡被認定為預警期刊的論文,該論文成果由SCI、SSCI、A&HCI等數據庫收錄所對應的所有相應等級認定均予取消。
2.發表在2024年12月31日(含)之前的論文,預警期刊論文的認定標準如下:
(1)三年內被預警兩次以上的期刊,在兩次預警名單發布日期之間發表的所有論文均為預警期刊論文。
(2)預警后三年內未再次預警的期刊,在當期預警期刊名單發布日至下一期預警期刊名單發布日之間發表的所有論文均為預警論文。
3.發表在2025年1月1日(含)之后的論文,預警期刊論文的認定標準如下:
預警后三年內未再次預警的期刊,在預警期刊名單發布三年之后,可由相應學科向校學術委員會提出申請,經校學術委員會批準后暫不將該期刊認定為預警期刊,獲得該批準后再次進入預警期刊名單則繼續認定為預警期刊;
除上述獲得校學術委員會批準暫不再認定為預警期刊的情況外,所有曾經進入預警期刊名單的期刊,在預警期刊名單發布后發表的所有論文均為預警期刊論文。
對于高校教師來說,論文發表情況是職稱評定時要考核的重要指標之一。
論文發表要求高校教師具備一定的學術水平,能夠在相關學術領域中做出一定研究成果,論文具備一定的創新性、獨特性。
發表在高水平期刊上的論文,可對高校教師的職稱評定起到積極作用,尤其是國內外頂尖學術期刊、核心期刊等。
教育部:學術不端行為,從嚴從重處理!
但是一篇高水平論文的發表,從收稿、審稿、定稿到出版,耗時三五個月甚至一兩年的情況都可能發生。
尤其是頂部學術期刊,長期處于“僧多粥少”的局面,對文章質量的要求極高,不少高校教師在網上大倒苦水——“焦慮等待審稿結果”“又被退稿了”……
麥可思曾開展過一項大學教師生存狀況的研究,數據顯示,88%的大學教師感到工作帶來中重度壓力,“科研或論文發表要求”(70%)成為最主要的壓力來源。
“有需求就有市場”,早在多年前,論文代寫代發就已催生出完整的利益鏈。科研論文發表亂象頻出,成為學術界、政府及大眾多方高度關注的問題。
繼《關于嚴肅處理高等學校學術不端行為的通知》《科研誠信案件調查處理規則(試行)》等多個官方文件的出臺,2023年4月27日,科技部辦公廳又印發了《關于開展論文學術不端自查和掛名現象清理工作的通知》。
該文件要求,地方科研院所、高等學校等需要開展為期3個月的學術不端自查清理工作,清理范圍為2018年以來的學術論文。
我們通過百度搜索可以看到,為落實文件中的相關要求,河南理工大學、安徽師范大學、燕山大學、新疆農業大學、西安理工大學、洛陽理工學院等數十所高校均啟動了學術不端自查清理工作。
與此同時,山東、浙江、廣東、四川、江西、山西、湖南、云南等多省份,也開展了大規模的學術不端自查清理工作。
去年4月29日,教育部發布《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科研誠信建設和學術不端治理的指導意見》再次強調:嚴肅處理學術不端行為。……突出“嚴”的主基調,對“論文代寫買賣”“有組織打招呼”等嚴重學術不端行為從嚴從重處理。
高校:發布預警名單,評職稱不予認可!
近些年來,一些高校教師找人/機構代發代寫論文被騙的新聞,經常見諸網絡。
2023年10月,《四川法治報》曾報道了大連某大學多名老師花費高達百萬的費用找“槍手”代寫代發學術論文的新聞。這些老師得知上當后,將“槍手”起訴至法院維權。在“槍手”被判還款的同時,法院還向大連市教育局發送關于整頓師風師德的司法建議,同時抄送遼寧省教育廳。
圖片來源:《四川法治報》
圖片來源:中安在線
圖片來源:廣州公安
為規避論文買賣、代寫代投等學術不端行為,有些迫切完成發文任務的高校教師選擇其他辦法——尋找更易發文的期刊,刻意忽略期刊的發文水平。
學術圈將這種行為稱之為發“水刊”。
雖然大部分“水刊”是正規學術出版物,但由于其年發文量大,對文章水平要求低,支付較高的版面費即可快速發文。
針對這種情況,越來越多高校會向教師明確列舉論文發表的“預警名單”——對在某些“水刊”上發表的論文不予認定。
山西工程技術學院教師工作部去年4月2日發布《關于公布不良影響期刊名錄及處理辦法的通知》明確,對于不良影響期刊,學校將采取職稱評定不予認定的處理辦法,提醒“各位老師在近期投稿時注意長期影響,決定是否避開存在爭議的不良影響期刊”。
尤需特別注意的是,在山西工程技術學院公布的《不良影響期刊目錄》中,多所高校學報位列其中。
2020年4月,云南省的昆明學院統計梳理了17個被5家以上機構拉黑的期刊,提醒“老師在近期投稿時注意長期影響,決定是否避開存在爭議的期刊”。
另外據網絡搜索顯示,華東政法大學、河南大學、泉州信息工程學院、徐州醫科大學、南京醫科大學等多所高校均已建立期刊預警名單,規范教師及研究生的學術誠信行為。
其中河南大學在2022年4月8日發布的《河南大學科技論文發表管理辦法》中寫道:“自中國科學院公布期刊預警名單之日起,在預警學術期刊上發表的論文,不予報銷論文發表的相關費用,不予計入科研貢獻積分,在各類評審評價中不予認可。”
河南大學提到的“預警名單”,為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表團隊自2020年12月31日起推出的《國際期刊預警名單》。3月20日,期刊分區表團隊發布2025年《國際期刊預警名單》:
圖片來源:期刊分區表
關于學術期刊預警名單,早在2018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曾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支持相關機構發布國內和國際學術期刊預警名單……,論文作者所在單位應加強對本單位科研人員發表論文的管理,對在列入預警名單的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的科研人員,要及時警示提醒;對在列入黑名單的學術期刊上發表的論文,在各類評審評價中不予認可,不得報銷論文發表的相關費用”。
最后必須指出的是,論文發表對高校教師來說固然重要,但是發表結果并不能完全代表教師的學術水平,發表結果在教師評職稱中發揮的作用需科學占比。
正如時任中國藥科大學人事處處長的鐘文英接受媒體采訪表示時的觀點,“職稱改革中破除‘唯論文’導向也并不是完全不要論文,需要破除的是‘SCI至上’的傾向,同時我們需要的是高質量論文,而不是數論文數。”
面對論文發表壓力,高校教師應該樹立正確的學術觀念,重視學術質量和學術誠信問題。高校也應該加強學術誠信管理,建立科學、嚴格的學術誠信評價體系和獎勵機制,鼓勵教師發表高質量論文。
來源:學術科研研究、麥可思研究、曲阜師范大學網站、期刊分區表公眾號
主要參考文獻:
[1]教育部網站、光明網、人民網、河南大學網站等。
[2]中科院發布2024國際期刊預警名單,聚焦論文工廠等問題. 澎湃新聞. [EB/OL]. 2024-02-19
[3]大學老師找人代寫代發論文“被坑”,究竟能不能維權?. 四川法治報. [J]. 2023-10-31
[4]山西一高校公布一批不良影響期刊名錄,多所大學學報被列入. 澎湃新聞. [EB/OL]. 2024-04-0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