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廣州4月22日電(記者鄭天虹、馬曉澄)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在書聲朗朗、書香氤氳的校園里,書籍因為閱讀而流動起來,閱讀因分享而靈動起來。孩子們從“靜窗聞細韻”到生動演繹,激烈思辯,在分享式閱讀里品嘗人間至味是書香。
廣州市荔灣區是西關老區。康有為紀念小學是該區較具代表性的歷史名校。走進校園,帶有西關雅韻的“有為書苑”開啟了孩子們與書相伴的一天。書苑里擺放著學生們從廣州各個圖書館借來的書,通過館校合作,廣州市大部分學校實現了與各圖書館的通借通還。館藏圖書因孩子們的閱讀在校園內外“流動”起來。
廣州康有為紀念小學學生在自助借閱機上借書。 新華社記者 馬曉澄 攝
“讀書養正氣,要入情入景入心?!笨涤袨榧o念小學黨總支書記魏智華說。聽、說、讀、享、演是學校引導學生一步步走向深度閱讀的方式。在“書苑”里,孩子們在朗讀機的帶領下,體會“有聲”閱讀的韻律;在自助借閱機前,四年級的鄒銘同學正掃臉借書還書,她最近看的一本有關故宮神獸的書引發了她對中國古代歷史的興趣;在閱讀室里,三、四年級的孩子們正在演繹《安徒生童話》,漂亮的美人魚、帥氣的錫兵、邪惡的巫婆仿佛從童話中走了出來。
分享互動式閱讀是康有為紀念小學創新讀書的新模式。三年級的陳翰同學在讀完《賣火柴的小女孩》后,在班級圖書角寫了一個帖子:小女孩赤著腳在寒冷的大街上賣火柴,小腳凍得紅一塊青一塊,舊圍裙里兜著許多火柴,手里還拿著一把。她又冷又餓,最后凍死在街頭。這個悲慘的故事表達了作者對小女孩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很快,這則帖子下面獲得了26個同學點贊和14個同學評論。有同學說:“細節太好了!”還有同學說:“我也要把這個抄在閱讀本上?!薄巴叺男蕾p和認同,是孩子們堅持閱讀的重要動力來源,這種分享互動式閱讀讓他們的思維可見,讓交流碰撞更易發生,閱讀興趣悄然生長。”魏智華說。
在老牌書香校園——廣州市第二中學里,學校初、高中校區兩個圖書館建筑面積共約6000平方米,藏書約20萬冊,可同時容納800人到館閱讀。據統計,館藏圖書流通量每年超過20萬冊,借閱人數超過3000人次,每年借還圖書約9萬冊,學生到館率100%。
廣州市第二中學學生在圖書館自主閱讀。新華社發
讀書會是該校師生共赴的聚會。成立近10年的鳴蟬教師讀書會是火種,帶動著越來越多的學生共享讀書盛宴。學生社團“書影搖曳”讀書會從每學期舉辦兩三次,到每月舉辦兩三次,分享嘉賓可以是在校師生,可以是名人名家,還可以是杰出校友。
在最近的一次“書影搖曳”讀書會上,化學科老師柯賢瀾帶領學生共讀《改變世界的非凡發現》,通過20位諾貝爾獎得主的科研歷程,解碼科學家的核心特質:敢于質疑、勇于試錯、執著求真。
“若一生未獲認可,是否仍要堅持?”一位同學提出自己的疑問。柯老師以古迪納夫97歲終獲諾獎的經歷回應:“科學探索的價值,超越榮譽本身?!彼恼Z青年:“包容錯誤,保持好奇,科學之路亦是自我突破之路?!?/p>
“閱讀,已不僅是目光與鉛字的相遇,更是青春與理想的對話。”同學們這樣形容學校的讀書會活動。(視頻:陳雪瑩 嚴逸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