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外網報道,英國于4月24日—4月25日將以東道主的身份在倫敦,主辦由國際能源署召開的能源峰會。此次會議主要有3個重點,分別是地緣政治風險、能源安全與氣候轉型。
特朗普(資料圖)
英國《衛報》4月16日報道披露,中方官員因日程沖突將不會出席本次峰會,這對英國來說是一個“打擊”。特朗普政府將派遣一名否認氣候變化的官員參會,試圖借機阻礙能源轉型并加強各國對美國油氣資源的依賴。有業內人士指出,令人非常失望的是,峰會邀請了全球化石能源巨頭和主要產油國,卻忽視了真正處于氣候危機前沿的國家。還有行業組織創始人表示,中國的缺席對行業而言是一次重大挫折,但彰顯中方不會屈從于特朗普政府阻礙進步的強硬手段。
目前已經有70多國家受到邀請,大概有60國暫定會派人出席。對于以上這些情況,現在英國方面其實是很無奈的。畢竟,他們好不容易辦一次這樣的峰會,但中國作為清潔能源領域的扛把子,也是聯合國公認的做得最好的國家之一,如果中方最后真的一個人都不派,那無疑是打了英國的臉。至于中國不去的原因,一些國際問題專家也認為,應該并非行程時間有矛盾,而是中方在用這種方式,向特朗普政府釋放信號。西方專家波拉·伯曼先生就認為:“中國此番拒絕參會,是對特朗普的非常強硬的手段?!币驗橹袊恢闭J為,在能源問題上,特朗普政府正在阻礙全球進步。
特朗普(資料圖)
除此之外,這次峰會在受邀國和未受邀國問題上也存在著明顯的區別,被邀請的發展中國家,要么就是那些有強大石油和天然氣利益的國家,要么就是開始開發化石燃料或有大量未開發儲量的國家,而沒有被邀請的國家反而是那些最容易受到氣候危機影響的國家,這種明顯的區別對待很難不讓外界對這次能源峰會的目的產生質疑。美國妄圖借峰會攪局,如果我國去參加了這場峰會,會場上中美雙方少不了一場口舌之戰,但這樣的口舌之戰完全沒有任何意義,不去參會的話,反而更能表明我國不會屈服于特朗普政府阻礙進步手段的態度。
峰會將探討影響國家和國際能源安全的地緣政治、技術和經濟因素。它將為世界各地的領導人和決策者提供一個回顧重新定義全球能源安全趨勢的機會。其中包括能源需求、供應和貿易的變化;采用清潔高效的能源解決方案;清潔能源技術所需的礦物和金屬的可用性——從風力渦輪機和太陽能電池板到電動汽車和電池存儲;以及擺脫化石燃料轉型期間的投資分配。
特朗普(資料圖)
基于當前的中美關系,我們的確可以選擇不出席,懶得去跟美國當面對質浪費口舌。但在其他國家看來,這就是一個壞消息了。西方面臨的氣候和能源問題十分嚴峻,尤其是歐洲,而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清潔能源技術生產國,在可再生能源和電動汽車領域處于領先地位。
在這方面他們離不開中國的幫助,需要加強對華合作。當然,哪怕是中美“激戰正酣”的經濟領域,他們也一樣離不開中國。有一名英國政府消息人士指出,英國絕對不會為了恢復和美國的經濟正常化而犧牲和中國之間的經濟往來。
在這個多極化趨勢不可逆轉的時代,我們對世界的未來有著準確而深刻的認識:只有摒“稱霸”思維,才能實現世界范圍內的的長治久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