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球日
世界地球日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個專為世界環境保護而設立的節日,旨在提高民眾對于現有環境問題的意識,并動員民眾參與到環保運動中,通過綠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體環境。
2025年4月22日是第56個世界地球日,宣傳主題是“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那我們能為地球做什么?讓我們一起走進“綠能趣分類”主題市集一探究竟!
市集全景
市集設置環境監測車開放體驗、垃圾分類互動、生態手作工坊、自然教育體驗等八大主題區域,將綠色教育融入趣味體驗,生動詮釋“無廢城市”建設理念。
20名佩戴紅領巾的小講解員穿梭于各展區間,通過童聲解說帶領市民參觀環境監測車、解讀垃圾分類模型??侵袑W綠邑科技團帶來“中華白海豚生態主題展”,學生們通過粘土模型還原白海豚棲息地場景。叔叔阿姨邊看邊感嘆:“年輕人會搞科技又會環保,犀利!”
紅領巾講解員講解空氣顆粒物
綠邑科技團中學生制作的中華白海豚生境模型
綠邑科技團中學生現場教學模型制作
在專業設備體驗區,市民化身“環保特工”操作大氣采樣器、噪聲監測儀等設備,直觀感受環境數據采集全過程。陳小朋友在完成氣體顆粒物采樣實驗后感嘆:“屏幕上實時跳動的顆粒物濃度曲線,比任何環保標語都震撼,以后我要監督爸爸少開車?!?/p>
廣東省江門生態環境監測站向市民開放專業設備并講解
現場,范羅岡小學志愿服務隊同學們策劃的“閑置物小攤”成為市集焦點,幫助閑置交換區實現100余件物品流轉新生,童書、小家電等物品在流轉中延續價值。舊物改造工作坊創意頻出,海玻璃藝術畫、多肉小盆栽等作品,讓廢棄物蛻變為城市美學符號。現場堆頭裝置巧妙運用腳手架與鮮蔬果組合,打造可循環利用的生態藝術展。
范羅岡小學家長志愿服務隊閑置小攤
“萌寶小集市”閑置小攤
海玻璃工作坊作品(部分)
慈善拍賣會創新采用碳幣競價系統,開啟一場綠色公益雙向奔赴。本地農場直供的130斤有機蔬果認購一空。公益能量站通過“買爆米花捐碳幣”等形式籌集善款,市民在享受美食的同時完成愛心接力。東湖公園管理所推出的葉脈書簽DIY,讓自然教育在指尖傳遞。
綠美拍拍會
市民積極競拍
爆米花攤位
東湖公園葉脈書簽DIY
江門市蓬江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聯手小鳥天堂默契設置垃圾分類大擂臺,市民在趣味答題中掌握細分技巧?,F場還有“寫給地球的情書”留言墻,收集到200余份手寫“致一年后的我”環保承諾,形成獨特的市民生態檔案。
垃圾分類大比拼
時光墻攤位
本次市集由100余名來自江門市巾幗義工聯誼會、蓬江區綠邑志愿服務隊、蓬江區青蔥志愿服務隊等服務隊的志愿者全程護航,累計服務時長逾600小時。從物料循環管理到互動環節引導,志愿者們化身“零廢督導員”,確保活動全程踐行環保理念。
攤主大合照
據悉,4月20日在粵海城戶外草坪成功舉辦以“我們的能源 我們的地球”為主題的“綠能趣分類”市集由江門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江門市生態環境局、廣東省江門生態環境監測站、中共江門市蓬江區委社會工作部、共青團蓬江區委員會、江門市蓬江區慈善會等共同指導,江門市蓬江區綠邑志愿服務發展中心、江門市垃圾分類志愿服務總隊聯合主辦,開設30余個攤位,吸引逾千名市民參與,通過創新形式展現綠色能源與城市生活的有機融合,累計減少垃圾產生100公斤,實現活動物料循環利用。
無廢蔬果堆頭
【地球日知識延伸】
關于地球的10個冷知識
1.地球的英語“Earth”這個詞起源于盎格魯-撒克遜語(古英語)里的“Erda”,意思是“地面”“土壤”。雖然名字叫“地面”,地球表面卻有71%被水覆蓋。
2.地球的質量為5.975×10^24千克。時至今日,它還在不斷吸積宇宙空間的彗星、隕石、宇宙塵埃和星際分子等物質。據專家估算,地球每年大約可獲得10萬噸的星際物質,其中宇宙塵埃就達23430噸。所以,地球每年都長胖一點點。
3.從46億年前地球從一片混沌中誕生以來,共有超過1萬億種生物在其上生息繁衍?,F在地球上究竟有多少活物?到門口小花園,用勺子挖一勺土,那里面“生活”的有機生命體就比地球上人類的數量還要多。
4.大約6.2億年前,地球的一天只有21.9小時。可見地球的自轉速度是在逐漸變慢的,不過,對于我們來說幅度小到可以忽略不計——只有每100年70毫秒,所以想要地球的一天多出1小時,還要再等1億年。
5.在歷史上,地球上發生過多次磁極倒轉,北變南,南變北,最近的一次是在78萬年前。有科學家懷疑,地球磁極倒轉曾是古代生物滅絕的原因。
6.我們的地球能在宇宙中安然生存,要感謝木星。木星體積大、質量大、自轉快,引力也比一般行星大,原本飛向地球的隕石都被木星所吸引,紛紛撞向它。
7.地球是目前唯一已知具有板塊構造的行星。7個巨大的板塊正在向不同方向移動,塑造了地球上千變萬化的地質特征。別看每年也就移動1-10厘米,全球范圍內的碳循環就靠這每年幾厘米了,這樣才能防止地球過熱。
8.人類對太空的探索從古至今從未停止,不過,隨著人造衛星、空間站的升空,太空垃圾也越來越多。2014年,一份NASA數據說,地球上空飄著2600顆失效但在軌的衛星,數量是正在工作衛星的兩倍。美國太空監測網絡統計,10厘米以上在軌物體2.6萬件,1-10厘米的過5萬件,它們絕大部分是太空垃圾。
9.地球上97%的水是咸水,剩下3%的淡水中,有70%在極地結成冰塊,其余的大部分在土壤中,或是人類難以汲取的深層地底中。
10.大約3億年前,地球上幾乎所有土地都是一個整體。在侏羅紀時期,泛古陸分裂成兩個大陸,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分裂推移成現在的樣子。
我們能為地球做什么?
01節約用電
清晨起床,一個簡單的動作就能為環保助力。隨手關閉不必要的電器電源,讓每一度電都能發揮最大價值,減少能源浪費。
這不僅有助于降低家庭用電成本,更能減輕發電廠的負荷,減少因發電產生的碳排放,為地球的可持續能源利用貢獻一份力量。
02洗漱節水
洗漱時,珍惜每一滴水至關重要。輕輕擰緊水龍頭,不讓珍貴的水資源白白流淌。別小看這小小的舉動,點滴匯聚,就能為地球保留更多生機。
地球上淡水資源有限,每一滴水都來之不易,我們節約的每一滴水,都可能成為其他生命的希望之源。
03綠色出行
出門上班或上學,出行方式的選擇對環境影響巨大。選擇步行,既能鍛煉身體,又零排放無污染;騎自行車,在享受騎行樂趣的同時,為清新空氣助力;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能有效減少道路上的汽車數量,降低汽車尾氣排放,讓天空重歸澄澈湛藍,還城市一片藍天白云。
04購物攜袋
購物時,自備環保袋是對抗白色污染的有力武器。拒絕一次性塑料袋,就能降低它們對土壤和海洋的侵蝕。
一次性塑料袋難以降解,在自然環境中存在數十年甚至上百年,會對土壤結構造成破壞,還可能被海洋生物誤食,危及它們的生命。而環保袋可重復使用,美觀又實用,是綠色購物的不二之選。
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卻如同涓涓細流,終將匯聚成保護地球的磅礴力量。只要我們每個人都從點滴做起,地球的未來必將更加美好。
編輯 | 蓬江發布編輯部
來源 | 綠邑志愿服務發展中心、市垃圾分類志愿服務總隊、江門生態環境監測站、共青團蓬江區委員會、蓬江區慈善會、蓬江區委社會工作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