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時如何捕捉靈感?AI時代學生還需要閱讀嗎?在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今(22)日,渝中區德精小學舉行“一米閱讀 讀懂世界”閱讀活動推進會,邀請到“冰心散文獎”獲得者、重慶本土作家張剛,面對面和孩子們進行了對話交流。
“一米行走”場景閱讀區為每位學生發送閱讀手冊,“一米書香”圖書漂流站讓閑置書籍流動起來,“一米閱讀”爭霸臺上學生通過閱讀記錄卡完成挑戰,“一米秀場”里同學們正“穿”“閱”書海COSPIAY……今天上午,德精小學的校園里充滿了濃濃的書香氣息,在不同的場景中,同學們正自信地展示從學校“一米閱讀”活動中的收獲。
“‘一米閱讀’的初心,是為孩子們打開一扇觸摸世界的窗。這一米,是書本與童心的距離,是成長與智慧的橋梁。我們期待通過這一品牌,讓閱讀成為孩子生活中的陽光,讓書香浸潤每一顆純真的心靈。”推進會上,德精小學副校長張莉介紹了“一米閱讀”品牌的核心理念與未來規劃。與會嘉賓代表為“一米”閱讀品牌標識揭幕。
在接下來的“一米面對面”時間,學校特別邀請到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重慶本土作家張剛和孩子們來了一場零距離對話。
“張伯伯,您寫作的靈感來源是什么呢?”對于張剛的“冰心散文獎”獲獎散文集《時光邊緣》作品中對山城巷的描述,有同學問道。“說真話、用真情,山城巷這首詩靈感的激發來自于山城巷的居民。”張剛笑著分享了他的創作背景及心得體會。他說,散文創作的素材源自自身的閱歷沉淀,寫好散文的關鍵在于有思想、有真情實感。
如何捕捉靈感呢?在他看來,作文要寫得比較好,有三點比較重要:一要大量閱讀古今中外的名著。還要保持好奇心,閱讀的過程中要思考,自己做一些筆記,這樣更有利于學習的深化。此外,要長期堅持,一定會得到回報。
對于同學們關心的“AI能幫人類做很多事,為什么我們還要閱讀?”他也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人工智能在工具性、策略性、技術性等方面對提高讀書、寫作的效率幫助很大,我們應該自覺地適應、學習來用好它,但它在思考問題的深刻性、清透、溫暖等方面有局限性,替代不了人的大腦。”他告訴孩子們,要依靠自己的眼睛、雙手,特別是自己的大腦讀書,才會基礎很扎實,并依靠自身的閱讀能力在閱讀過程中不斷提升學習的能力,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
閱讀不僅屬于學校,也屬于每個家庭。活動現場,學校還為“書香潤家 閱讀煥新”家庭閱讀空間微改造案例頒獎,同時發布了“一米書單”,希望這份書單成為孩子們成長路上的明燈。
上游新聞記者 秦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