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風向標級的車展之一,2025上海國際車展即將在4月23到5月2日拉開帷幕。作為今年首個A級車展,上海車展可以說是備受矚目,多款重磅新車也將在此期間首發亮相或上市。可以說,這場展會不僅是中國汽車工業的“實力秀場”,更將成為全球汽車產業轉型的“關鍵戰役”。
有人說了,這么多新車,但是建議大家"非必要不買車"?這又是為啥呢?因為工信部4月發布的《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直接掀翻了新能源車企的算盤。以前的標準是電池著火前5分鐘報警就行,現在倒好,直接要求不起火、不爆炸!這難度直接拉滿啊,這哪是什么安全標準,簡直是行業照妖鏡。
表面看是提標準,實際上是一場大清洗。因為安全可不是嘴上說說就行的技術活,這可是真金白銀堆起來的,一位新勢力電池工程師透露,光是滿足新規里的針刺測試、熱擴散控制,電池成本就得往上加至少15%。再算上熱管理系統升級,每輛入門級電動車至少增加2000元純成本。這錢誰出?最終要么轉嫁給消費者,要么車企自己吞下去。那么車企敢漲價嗎?不漲價又扛得住嗎?
其實,對于頭部車企來說,已經在暗中偷笑了。別看表面上大家都喊苦,內部卻早已經布局。比亞迪的刀片電池、寧德時代的麒麟電池、蔚來的半固態電池,哪個不是在拼命卷。但是,對于一些技術實力較弱的二線電池企業而言,新國標無疑是巨大挑戰,預計將有30%的產能因為無法達標而被迫退出市場。
短期來看,確實會有一波小幅漲價潮,有一些入門級車型可能漲1000-2000元。但是從長遠看,活下來的車企會擁有更強的技術實力,消費者也能買到真正安全可靠的電動車。所以準備入手電車的老鐵們,建議再等等。等新規落地后,市場洗牌一輪,再出手也不遲。畢竟咱買的是代步工具,不是移動炸彈,對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