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去年過年回老家,表弟說"沒搶到票",硬要蹭我的車。
一路上大吃大喝、住高檔酒店,全程近3800元,他卻分文未出,還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
今年他又來找我,我果斷拒絕。他居然惡人先告狀,說我不講親情...
01、
去年臨近年底,我正在刷新12306,希望能搶到兩張回老家的高鐵票。距離除夕還有15天,但春運的票早已一票難求。
"還是搶不到嗎?"妻子趙晴在電話那頭問道。
"嗯,沒有臥鋪和坐票,"我嘆了口氣,"看來今年只能開車回去了。"
南寧到太原,單程2000多公里,開車至少要20多個小時。雖然辛苦,但也有好處——可以多帶些年貨,路上也更自由一些。
就在我準備中途的酒店時,手機響了。來電顯示"周小東",我的表弟,比我小五歲,在一家服務機構工作,工資不高但也穩定。
我們從小關系不錯,但上大學后聯系就少了。
"喂,表哥,忙著呢?"電話那頭傳來表弟熟悉的聲音。
"還好,準備春節回家的事。你呢?"
"哎,我正為這事發愁呢,"他語氣沮喪,"票根本搶不到,火車、大巴全都滿了。聽姑姑說你準備開車回去,能不能捎我一個?"
我猶豫了一下。多一個人意味著車里會更擠,路上也會多出不少費用。但轉念一想,他畢竟是表弟,關系還算不錯,也難得一次能幫上忙。
"行吧,不過路上的油費、過路費咱們得平攤,"我提醒道,"AA制。"
"必須的!這是常識,"表弟爽快地答應,"太感謝你了表哥,你簡直是我的救星!"
掛了電話,我告訴趙晴多了一個同行人。她笑著說:"那正好有人陪你聊天,我暈車可以安心睡覺了。"
早晨五點半,天還沒亮,我們開車來到了表弟的小區門口。他已經等在那里,身邊放著一個行李箱和三個大編織袋。
"這是啥?"我指著那些袋子問道。
"家里托我帶的東西,"他不好意思地笑笑,"家鄉特產,還有一些給親戚的禮品。"
我看了眼后備箱,已經塞滿了我們的行李和年貨,只好把兩個袋子放在了后排座位上,趙晴被迫擠坐在一個角落。
"嫂子,真不好意思啊,"表弟一邊上車一邊道歉,"等下次有機會,我請你們吃大餐。"
一路上,表弟話很多,從學校里的八卦到他最近看的電影,再到他打算跳槽去一家更大的培訓機構。
中午時分,車子的油表警示燈亮了起來。
"得加油了,"我對表弟說,"咱們在前面服務區停一下。"
停好車后,我習慣性地拿出加油卡,表弟卻沒有任何表示,只是說:"我去趟洗手間,你先加吧。"
一箱油加滿,花了530元。我在收銀臺前刷卡時,瞥見表弟已經在便利店里悠閑地挑選零食了。
回到車上,我故意說:"這一箱油530,照這個油耗,來回估計得加4次油,不少錢呢。"
"嗯,確實挺貴的,"表弟含糊地應了一聲,然后遞給我一包薯片,"給你買的,嘗嘗這個新口味。"
我默默地接過薯片,心想可能他打算到了再一起結算吧。
中午我們在服務區吃飯。表弟看了眼價目表,皺起眉頭:"這也太貴了,68一碗牛肉面,簡直搶錢。"
"服務區嘛,貴點正常,"我說,"要不咱們吃點泡面隨便對付一下?"
"別別別,"表弟連忙擺手,"開這么久的車,得好好吃一頓。表哥,我看那邊有家湘菜館,咱們去嘗嘗?"
我本來有些猶豫,覺得服務區本來價格就貴,但是表弟說長途跋涉,也要適當犒勞犒勞自己,我就跟著過去了。
我們點了四個菜,兩瓶啤酒,最后賬單顯示312元。服務員拿來賬單時,表弟突然拍拍口袋:"哎呀,我錢包好像落車上了,表哥你先結一下唄?"
我只好又一次掏出手機支付。剛出餐廳,表弟就接到一個電話,聊了好一會兒才回來,對錢包的事只字未提。
下午繼續趕路,雨越下越大。表弟靠在座椅上睡著了,趙晴用眼神示意我看后視鏡——表弟的錢包正露出褲子后兜的一角。
晚上八點,我們抵達襄陽,決定住一晚再趕路。表弟刷著手機,突然說:"表哥,這邊有家四星級酒店好像不錯,才700多一間,要不咱們去那???"
"太貴了吧?"我猶豫道,"我看路邊這家快捷酒店就挺好,200多一間。"
"別別別,開車這么累,就別委屈自己了,"表弟堅持,"都過年了,別不舍得花錢,住個四星酒店不算啥。"
最終我妥協了。酒店兩間房,每間738元,共計1476元。辦理入住時,表弟在大堂的沙發上自拍,對我付款的過程完全視而不見。
"這酒店不錯吧?"進了房間,表弟滿意地打量四周,"我去前臺問了,早餐很豐盛,明天咱們好好吃一頓再上路。"
當晚,我和趙晴躺在床上,忍不住抱怨起來。
"你表弟這也太理所當然了吧?"趙晴小聲說,"從上車到現在,連一分錢都沒掏過。"
"是啊,"我苦笑,"本來以為他只是一時手頭緊,結果看樣子是真把我當冤大頭了。"
"要不你提醒他一下?畢竟之前說好了AA的。"
我點點頭,決定第二天找機會和表弟談談。
第二天一早,酒店自助早餐,一人128元,又是我結的賬。退房繼續趕路,在高速上又加了一次油,480元。
這次我故意讓表弟拿著加油槍,自己則去便利店買了瓶水。回來時,他已經等在車里了,加油小票放在中控臺上。
"480啊,這油是越來越貴了,"我拿起小票,暗示道,"咱們一路上的費用也不少了。"
"是啊,油價漲得太快了,"表弟隨口應道,然后轉移話題,"對了表哥,你說老家那塊地拆遷,每戶能賠多少錢?"
我只好把費用的事暫時擱置一旁,自己拿著小票去交錢。
等到了老家,表弟拎著行李就往自家院子走,頭也不回地說:"謝了表哥,這次真麻煩你了,改天請你吃飯!"
那個春節,每次在村里碰到表弟,他都是笑呵呵地打個招呼,問我什么時候回城,說要找我喝酒,但對一路上的費用只字不提。
我算了一下,整個來回的油費、過路費、住宿費和餐費,總共花了我3860元。本想當面問清楚,但看到親戚們其樂融融的樣子,又不忍心破壞節日氣氛。
返程那天,表弟理所當然地又坐上了我的車。一路上,我有意提起:"小東,這次回老家開銷挺大的。"
"是啊,現在什么都貴,"他無所謂地回應,"不過算了,一年就這么一次,不差這點錢。"他的語氣仿佛這錢是我們共同花的,而不是我一個人掏的腰包。
回到城里,我把表弟送到了他住處,臨下車他拍拍我肩膀:"表哥,辛苦了!等我發了工資請你大吃一頓!"
那頓飯,我等了一年也沒等到。
02
今年春節前兩周,表弟的電話又打了進來。
"表哥,聽說你今年又要開車回老家?"他開門見山地問。
這個問題讓我瞬間回想起去年那段不愉快的經歷。一年過去了,表弟不僅沒有提出補償去年的費用,現在居然又理直氣壯地來問我能不能搭車。
"是啊,今年高鐵票更難搶了,"我平靜地回答,"不過今年就我和趙晴兩個人回去,車后座要放不少東西。"
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表弟似乎理解了我的暗示:"你是不想帶我一起回去?"
"小東,去年一路上的費用,全都是我付的,"我直截了當地說,"你一分錢都沒出,甚至連句謝謝都敷衍了事。今年我確實不太想再帶你了。"
"???"表弟的聲音突然提高,"你跟我計較這個?我們可是親表兄弟??!"
"不是計較,"我努力保持冷靜,"是基本的尊重和公平。去年我們明明說好費用AA,結果全是我一個人承擔。而且你還非要住貴酒店,吃貴餐廳,這些額外的花銷,你也完全沒有承擔。"
"我哪有..."表弟開始為自己辯解,"去年我確實手頭緊,剛交了房租...再說了,不就幾千塊錢嗎?你開著20多萬的車,住著大房子,至于跟我計較這點小錢?"
"問題不在錢多錢少,"我感到無奈,"是你的態度。如果你真的手頭緊,可以直接和我說,但你不能一聲不吭,然后又理所當然地認為我應該請你。"
"好啊,"表弟的語氣變得尖銳,"原來在你眼里,我就是那種占便宜的人是吧?虧我還一直把你當親哥看,沒想到你這么小氣!"
"你..."我被他顛倒是非的態度激怒了,"我不是小氣,是講原則。這和親情無關,是最基本的為人處事。"
"算了算了,"表弟冷笑道,"不用你帶我,我自己有辦法回去。以后也別說什么表兄弟了,我交不起這個'親情費'!"
他啪地掛斷電話,留下我一人愣在那里,又氣又委屈。
晚上,我的母親打來電話:"兒子,聽說你不愿意帶小東一起回家?他可是你表弟啊。"
"媽,你知道去年他蹭我的車,一分錢沒出嗎?"我苦笑道,"還要住貴酒店,吃好的,結果全是我結賬。"
"那他畢竟年輕,工資也不高..."母親試圖為表弟開脫。
"媽,不是錢的問題,"我打斷她,"是態度。他從來沒覺得自己應該分擔,還覺得理所應當。這次我不想再被這樣對待了。"
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母親嘆了口氣:"行吧,你們年輕人的事情自己解決。不過我得提醒你,他媽媽可能會不高興,畢竟在她看來,你是表哥,應該多照顧弟弟。"
果然,第二天我就收到了姑姑的微信:"小峰啊,聽說你不帶小東一起回來?他工資低,日子過得緊張,你就不能幫襯一下?這么多年,我們家對你也不錯吧?"
我不知道表弟是怎么和家里人說的,但顯然他把自己塑造成了受害者。
我耐心地向姑姑解釋了去年的情況,但她似乎并不在意這些細節:"那又怎么了?親戚之間,哪能計較那么多?你都是當哥的人了,難道還跟弟弟斤斤計較?"